<p class="ql-block">泰山,又名岱山、岱宗、岱岳、东岳、泰岳,为五岳之一,有“五岳之首”、“五岳独尊”、“天下第一山”、“华夏神山”之称,位于山东省中部,隶属于泰安市,主峰玉皇顶海拔约1545米。</p><p class="ql-block">泰山相伴上下五千年的华夏文明传承历史,集国家兴盛、民族存亡的象征于一身,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东方文化的缩影,“天人合一”思想的寄托之地,承载着丰厚的地理历史文化内涵,被古人视为“直通帝座”的天堂,成为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p> <p class="ql-block">今天是2025年9月24日,我要从这里开始践行我的登山诺言。</p><p class="ql-block">这次我是一个人从惠州出发专程来登泰山的。22号早晨乘火车抵达泰安,由于天气下雨就在泰安等了两天。这两天我冒着小雨游览了泰安岱庙,去曲阜游览了孔府孔庙。</p><p class="ql-block">今天天气晴朗,风和日丽。吃过午饭我便打车来到了泰山红门游客中心。</p> <p class="ql-block">58年属狗的我在这里享受免票登山待遇。</p><p class="ql-block">泰山是我心目中的一座神圣的山,在我心里仰望许久,以前皆因种种原因未能成行。现在终于解脱工作和生活的拖绊,在未约到合适的同伴,我还是一个人毅然前往了。</p> <p class="ql-block">红门游客服务中心,作为泰山风景区四大官方入口之一,从这里开始是一条经典登山路,全线全长约9.5公里,含7863级台阶,普通游客需4-6小时登顶。</p><p class="ql-block">我是下午14点整通过游客服务中心,正式进入泰山景区,我一个人边走边欣赏美景,于下午19时整到达南天门,历时5小时完成登山。</p> <p class="ql-block">五岳真形图是道教符箓,相传为太上道君所创,兼具护身辟邪与地理图示功能。据《汉武帝内传》记载,西王母将其授予汉武帝,后流入民间作为入山护符。</p> <p class="ql-block">孔子登临处位于泰山一天门北侧,为四柱三门式跨道石坊建筑,建于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石坊额题"孔子登临处"五大字,柱联刻"素王独步传千古,圣主遥临庆万年",两侧分立明代"登高必自"碑与"第一山"碑。此处现存300年树龄紫藤攀附石坊,形成古藤掩映的典雅风貌,现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泰山古建筑群组成部分。</p><p class="ql-block">这也是泰山登山起点石坊!</p> <p class="ql-block">泰山一天门始建于明代,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由山东巡抚李树德重建并题额“一天门”,是泰山中路登山路线的起点,象征从人间进入天堂的界限。</p> <p class="ql-block">红门宫,位于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南麓王母池西北,为攀登泰山之起点,因西北悬崖上有两块红门,形似门扉而得名,历史悠久,庙宇错落有致,集自然风光与人文古迹于一体,是登山朝圣的起点,以其古朴风貌和丰富传说吸引无数游客。</p><p class="ql-block">宫前建有“一天门”、“孔子登临处”、“天阶”三重石坊;</p> <p class="ql-block">两院间高阁名曰“飞云阁”,阁下为拱门,登山通道穿行其间。整个宫内冬青滴翠,牡丹艳丽,红绿掩映,古意盎然;举首远望,泰安风光尽收眼底,每日晨曦辉映半山,景色极为壮丽,被称之为泰山“红门晓日”胜景。</p> <p class="ql-block">走过飞云阁红门后,沿盘道台阶拾阶而上,前面有一个小型广场,北侧盘道中央矗立一高大巍峨的门楼式建筑,呈两层式布局,这就是万仙楼。民间有“进山拜万仙,先拜王灵官,拜了王灵官,一路保平安”之说。</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泰山万仙楼,被誉为“群仙聚集地”,距今已有400年历史。</span></p> <p class="ql-block">万仙楼作为红门路线的起点之一,至中天门的直线距离约4.6公里,对应2271级台阶,属于泰山中路登山线的精华段。</p><p class="ql-block">该段路线以石阶盘道为主,无平缓路段,途经斗母宫、经石峪、壶天阁等古迹,人文景观密集,坡度较陡。</p> <p class="ql-block">经过万仙楼(实际上泰山登山检票口是在此)沿途看到许多的摩崖石刻。</p><p class="ql-block">泰山摩崖石刻是泰山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分布在泰山风景区的山体及周边寺庙。根据权威数据,石刻现存1800余处,包括碑碣800余块和摩崖石刻1000余处</p> <p class="ql-block">斗母宫,古称龙泉观,又称斗姥宫,别称妙香院,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是泰山上现存唯一的佛教寺院建筑。</p><p class="ql-block">2006年5月25日,包含斗母宫在内的泰山古建筑群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壶天阁,位于泰山中路回马岭下,明嘉靖年间称升仙阁,乾隆十二年拓建改名壶天阁,取自道家以壶天为仙境之意,1979年重建阁楼。壶天阁跨盘道而建,为城门楼式。门洞上镶石匾额“壶天阁”,是乾隆皇帝登泰山时所题。</p> <p class="ql-block">回马岭位于泰山登山中路中段,壶天阁之上、中天门之下,海拔800米,是泰山风景区的核心景点之一。现存刻有"回马岭"三字的石坊及清代乾隆皇帝题诗石刻,古称"石关""瑞仙岩",因地势陡峭、峰峦迂回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爬完这个陡坡就要到中天门了。</p> <p class="ql-block">中天门位于泰山山腰,是登山东、西两路的交汇点,海拔847米,从红门(海拔约240米)出发至此约为全程一半路程,被视为登顶半程的必经之地。此处为盘山公路终点,可步行或乘索道前往南天门。</p><p class="ql-block">我由红门游客中心至此用时整两小时,我选择继续步行前往南天门。</p> <p class="ql-block">中天门作为公路后转乘缆车上山与徒步登山道的交汇点,在这里建有少量的宾馆和商店,给登山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休息场所,是登泰山半程的一个驿站。</p> <p class="ql-block">中天门建于清代,为两柱单门式石坊,坊北原有黑虎神庙,现塑财神赵公元帅像。此处东临中溪山,西接凤凰岭,可远眺岱峰、傲徕峰及城郭风貌,设有中天门索道站。</p> <p class="ql-block">到了中天门是一个大型转折站。步行上南天门步行还要三个小时左右,中天门到南天门之间的主要景点包括快活三里、云步桥、五大夫松、望人松、对松山等,沿途还有十八盘等标志性路段。</p><p class="ql-block">从这里也可以坐缆车上到南天门,缆车运行还是挺繁忙的。</p> <p class="ql-block">迎天门坐落于泰山中天门以北的“快活三里”区域,是连接中天门与南天门的重要节点,标志着登山者从“人间”进入“仙界”的过渡。其历史可追溯至明嘉靖年间(约1522-1566年),最初为全石结构牌坊,但原建筑已坍塌;1994年依据历史记载重建,基本保留了明代形制。</p> <p class="ql-block">斩云剑是泰山景区云步桥南侧的天然奇石景观,因形似利剑且镌刻"斩云剑"三字得名。现存"民国十六年重立"刻字证实其曾倾倒后被扶立。此处位于海拔近1000米的山谷凹狭地带,特殊地形导致山下暖云与山顶寒云交汇,常形成云雾骤散成雨的气象奇观。岩体经长期风化剥蚀呈现剑状形态,两组垂直节理和球状风化作用塑造了独特外观。当地流传着青年驱云化身石剑的传说,赋予景观人文内涵。</p> <p class="ql-block">沿途的摩崖石刻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泰山石刻是中国文化史中的一枝奇葩。它不仅仅是中国书法艺术品的一座宝库,而且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珍品。历代帝王到泰山祭天告地,儒家释道传教授经,文化名士登攀览胜,留下了琳琅满目的碑碣、摩崖、楹联石刻,而泰山摩崖石刻是名山之最。</p> <p class="ql-block">云步桥位于五松亭下,快活三里北首,原为木桥,几经其变后,民国年间才改为石桥,名之“云步桥”。</p> <p class="ql-block">桥畔景观以飞瀑著称,瀑布沿岩壁潺潺流下,水势平缓,伴以山风送爽,形成独特的清凉体验。</p> <p class="ql-block">泰山迎客松位于泰山东路盘道的五大夫松西侧的山腰上。泰山迎客松树冠下一长枝形同披伞,形态仿佛翘望迎接八方来泰山旅游的游客,故名泰山迎客松,也称泰山望人松。</p> <p class="ql-block">下午6点左右我来到了龙门牌坊,过了这个牌坊后面就是十八盘了。</p><p class="ql-block">泰山十八盘是泰山登山盘路中最险要的一段,共有石阶1633级,是泰山的主要标志之一。此处两山崖壁如削去了一块,陡峭的盘路镶嵌其中,远远望去,恰似天门云梯。泰山之雄伟,尽在十八盘,泰山之壮美,尽在登攀中。</p> <p class="ql-block">泰山十八盘位于泰山风景名胜区对松山至南天门之间,为登山盘路最险要路段,此处两山崖壁如削,全程分‘慢十八’‘不紧不慢又十八’‘紧十八’三段,共有石阶1633级,不足1公里内垂直高差达400米,岩层倾角70至80度。明祁承濮以‘拔地五千丈,冲霄十八盘’形容其险峻,沿途分布‘天门云梯’‘层崖空谷’等摩崖石刻,南天门为标志性建筑。</p><p class="ql-block">泰山十八盘也是最考验人的意志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夜色中灯光照耀下的十八盘山道,与远处璀璨灯光中的泰安城遥相辉映,站在这美丽的夜色里,让我忘记了登山的辛苦,沉浸在这绚丽的景色之中。</p> <p class="ql-block">下午7:00整我顺利的通过了南天门楼,在这里我稍事休息了一会儿,买了一杯姜糖茶,吃了一个泰山大饼卷葱,我就继续向玉皇顶进发了。</p> <p class="ql-block">过了南天门转一个弯上坡就到了泰山天街。</p><p class="ql-block">大量的香客游人上山,需要住宿吃饭,天街应运而生,天街具体形成何时,已不可考,但是较大规模的朝山始于西汉,为香客服务的天街大约也应于之同步。清代形成繁华市集,被列为国内十大特色市场,街北侧存乾隆行宫及苏源明读书处旧址,街南可眺望泰城夜色,云海、落日景观与商铺灯光交融,形成“天上街市”意境。</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夜色中的西神门更显得高大巍峨。</p><p class="ql-block">西神门始建于北宋时期,是碧霞祠建筑群的组成部分,与碧霞祠(初建于1009年)共同承载泰山道教文化。作为碧霞元君信仰的象征,它见证了历代帝王封禅泰山的宗教活动,门洞设计寓意“天门自开”,强化了泰山的“神山”地位。在历史照片中,其结构自20世纪初至今保持稳定,成为泰山变迁的实物见证。</p> <p class="ql-block">泰山是历代帝王、文人墨客的往来胜地,留下了众多文物古迹。除了庙宇、塑像之外,山上共有2000多处摩崖石刻,其中“五岳独尊”就是众多古迹石刻中最具代表性的杰作,现已成为泰山的标志!</p><p class="ql-block">趁着夜深人少,我拍下了这张照片,第二天早晨这里是人山人海,我就没有去抢这个镜头了。</p> <p class="ql-block">今晚必定是个不眠之夜,来自五湖四海的登山人,为了占据一个很好的观日出位置,不惜整夜蹲守在这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经过一晚的蹲守,一轮红日终于从天际线喷薄而出,映红了整个天边,在云海的衬托下冉冉上升,人们欢呼雀跃。</p> <p class="ql-block">初升的太阳把玉皇顶照得更加鲜艳夺目。</p><p class="ql-block">玉皇顶,旧称太平顶,是“东岳”——泰山主峰之巅,因峰顶有玉皇殿而得名。玉皇庙始建年代无考,明成化年间重修。</p> <p class="ql-block">玉皇顶旧称“太平顶”,这里是泰山绝顶,是历帝王登高封禅的地方。玉皇庙建于泰山的极顶,为泰山地势最高的建造物,由山门、玉皇殿、迎旭亭、望河亭和东西禅房组成。</p> <p class="ql-block">太阳慢慢升高,人们也渐渐散去。我也随着人流从玉皇顶下来走向天街。</p> <p class="ql-block">早晨初升的太阳温暖照人,在南天门拍了这张照片,我也就从此下山了,顺利的完成了这次登山之旅!</p><p class="ql-block">明天我将乘火车前往山东省府泉城济南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