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阳光斜斜地洒在砖石小路上,我和孩子并肩走着,脚下的影子被拉得很长。她推着那辆小车,咯咯笑着,裙摆随风轻轻摆动,像一朵在绿荫间移动的云。我背着包,手里攥着她刚捡到的粉色发卡,看她专注地指挥小车绕过一片落叶。一只小白狗不知从哪儿冒出来,亦步亦趋地跟在我们身后,仿佛也成了这趟散步的成员。树影斑驳,风里有草香,这一刻,时间慢得刚刚好。</p> <p class="ql-block">这样的午后在同湾并不少见。公园的小路总在阳光最温柔的时候苏醒,绿树成荫,光影交错。人们三三两两走过,有的低头看手机,有的牵着孩子,有的只是静静地走。我常觉得,这里的每一片叶子都在记录一种生活——不疾不徐,不争不抢。成年人与孩子并肩而行的画面,像是这片土地最自然的注脚,无需言语,亲密已在脚步间流淌。</p> <p class="ql-block">后来,孩子忽然停下,指着水边:“看,鸭子!”一只白鸭正从池塘边踱步而来,摇摇晃晃地跟上我们。她蹲下身,把小铲子轻轻递过去,仿佛在进行一场郑重的交接。我笑着蹲在一旁,看她与那只鸭子对视,那一刻,她眼里的世界,大概比整个公园还要大。同湾的温柔,就藏在这些不经意的相遇里——人与人,人与动物,人与自然,都在无声地对话。</p> <p class="ql-block">有一次,我见一位老人独自坐在石桌旁,手指轻触棋子,嘴角含笑。阳光落在他手背上,映出斑驳的岁月痕迹。他没有对手,却依然摆着残局,像是在与记忆对弈。那一刻,我忽然明白,同湾的“乐”,不只是热闹的欢聚,更是这种独处时的安然。它允许人慢下来,允许人发呆,允许人与自己和解。</p> <p class="ql-block">我们继续往前走,脚下的砖路延伸向柳树深处。她牵着我的手,偶尔蹦跳一下,小裙子像花瓣一样张开。我依旧背着那个浅色背包,里面装着水壶、纸巾,还有一本她非要带出来的绘本。阳光穿过树叶,在她发梢上跳跃,像撒了一层碎金。远处有孩子在奔跑,有老人在长椅上打盹,还有自行车清脆的铃声从林间传来。这是一幅无需修饰的日常画卷,而我们,正走在其中最柔软的一笔。</p> <p class="ql-block">偶尔,几位老人围坐一桌,边下棋边聊天,笑声惊飞了树上的鸟。他们穿着随意,有的戴帽子,有的穿短袖,脸上皱纹里都藏着笑意。棋局未定,争论已起,可谁也不恼。这种轻松的氛围,像极了同湾的气质——不较真,却认真生活;不张扬,却自有温度。</p> <p class="ql-block">傍晚时分,柳树下的池塘泛起微光,远处高楼的轮廓在暮色中渐渐柔和。我牵着孩子往回走,她有些累了,脚步慢了下来。我蹲下背起她,她趴在我肩上,小声说:“明天还来吗?”我笑着点头。当然要来,这里是我们共同的角落,是她童年里的绿洲,也是我在城市中寻到的宁静。</p> <p class="ql-block">同湾之乐,或许就是这样简单:母亲与孩子在垂柳下散步,老人在长椅上读报,棋子落在石桌上的轻响,鸭子摇摆着走过小径。它不宏大,却足够真实;不喧嚣,却充满回响。在这里,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每一段关系都能在自然中舒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