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有座骷髅庙

洛阳老晋

<p class="ql-block">骷髅庙,又名“白骨庙”、“骷髅王庙”,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高平市谷口村(又名“哭头村”、“省冤谷”)。战国时期“长平之战”,赵国四十余万降卒被秦将白起坑杀之地。一座为超度、祭祀长平之战中死难赵国将士亡魂而建的庙宇。</p> <p class="ql-block">  长平之战:公元前260年,秦赵两国在长平(今山西高平一带)爆发战略决战。最终赵国战败,主将赵括阵亡,超过四十万赵国士兵向秦军投降。秦军主帅白起认为赵国士兵反复无常,为防止兵变并沉重打击赵国国力,下令将除240名年幼士兵外的所有赵国降卒全部坑杀。这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极其惨烈的事件。 </p><p class="ql-block">传说在唐朝时期,唐玄宗李隆基在即位前曾任潞州别驾,巡幸至高平。他夜宿此地时,经常在梦中听到战场厮杀和鬼魂哭嚎之声,看到“骷髅遍地”的幻象。为安抚这些惨死的亡魂,稳定地方,同时也为彰显帝王仁德,唐玄宗下令在此地修建一座庙宇,用以祭祀和超度长平之战中赵国的死难将士。</p><p class="ql-block">他将山谷命名为“省冤谷”,将村庄命名为“哭头村”(后演变为“谷口村”),并正式敕建“骷髅庙”。</p> <p class="ql-block">骷髅庙是一座传统的中国祠庙建筑,其主要结构包括:</p><p class="ql-block">山门: 庙宇的入口。</p><p class="ql-block">正殿: 这是庙宇的核心。殿内主要供奉的是“骷髅大王”。这位神祇并非传统道教或佛教中的神明,而是被神格化的赵国主将——赵括。民间传说认为,赵括作为军队统帅,其魂魄仍在统领着这四十万军魂。将他奉为“骷髅大王”祭祀,是为了安抚他的怨气,并让他继续管理这些亡魂,使其不再作祟。</p><p class="ql-block">骷髅台: 位于正殿中央,是庙宇最独特、最核心的遗存。虽然现在的骷髅台可能已非原貌,但它依然是那段历史最直接的物证。</p><p class="ql-block">东西配殿: 通常会供奉一些相关的历史人物或神祇。</p> <p class="ql-block">骷髅庙不是一个普通的旅游景点,来此感受我国唯一祭祀战争的庙宇的独特氛围,它是一个承载着沉重历史与无数亡魂记忆的场所。它以其独特的名称和背后的故事,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战争史上一个极为特殊的文化地标。有人考证,明代之前骷髅庙只是祭祀战争亡灵,到了明代人们期待赵括能像生前统帅三军一样,在地下统帅这些亡魂;于是赵括被奉为骷髅王,连同他的妻子一起被“请”到了骷髅庙的正殿里,以此来寄托对四十万亡灵的抽象哀悼。</p> <p class="ql-block">骷髅庙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最惨烈的歼灭战——长平之战的直接地面见证。它以一种非常独特和震撼的方式,将两千多年前的历史悲剧具象化地保存了下来。</p><p class="ql-block">祭祀与安抚: 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慎终追远”、“安抚冤魂”的思想,是对战争残酷性的深刻反思和对生命逝去的哀悼。</p><p class="ql-block">如今,骷髅庙是长平之战古战场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吸引着大量历史爱好者和游客前来凭吊。它作为一个生动的历史课堂,警示后人战争的可怕与和平的珍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