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赵永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岁月如歌,回眸过往;执笔数年,文章跃纸;釆访无数,见报万篇,我永远忘不了自己当记者所走过温暖且多情的岁月。用笔尖将阳光引进黑暗的角落、用镜头记录感人的瞬间、用报道反映百姓的疾苦欢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25年11月8日,也就是今天第26个中国记者节里,首先祝自己节日开心!也祝全国的记者们节日快乐!由此想到在已过去的岁月中,我曾非常荣幸的作为全国“两会”记者,分别参加了1999年3月5日和2000年3月5日那至高无尚、神圣庄严分别为期17天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的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及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当我胸挂全国“两会”记者证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入口处刷卡的瞬间,我的心都要蹦出来了。踏入庄严的人民大会堂,我便能感受到那份扑面而来的宏大氛围,在这里与党和国家领导人和代表们,共同参与国家大事议事中。人民大会堂金碧辉煌中,透着庄重典雅的气息,尽显盛大隆重。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辉煌的灯光下,每一位与会代表都是今日的主角,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新疆厅里,当国家领导人朱镕基、李鹏、温家宝分别来到代表中间的时候,我非常荣幸的双手握住朱总理和温家宝常务副总理的手时,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嘴里只蹦出了几个字“总理好”。朱总理看到我胸前挂着会议记者证时,说了句:“当记者好啊,倾听下面群众的心声,要做好这项工作可不容易呀”。每每回想起那幸福的时刻,眼角都湿润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两会”期间,我先后采访了军旅歌唱家彭丽媛、阎维文、宋祖英、李双江,并通过采访交流,从这些歌唱家的身上,深深的领悟道歌声代表着亿万人民的心声。于是,我用笔写下的采访歌唱家文章,先后刊登于《光明日报》和《解放军报》上。</span></p> 一、参加全国“两会”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里,我在人民大会堂的二楼,居高临下拍下了党和国家领导人步入全国“两会”会议主席台,会场全体代表起立鼓掌的场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是在1999年3月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两会”期间,喜迎“三八”妇女节到来之际,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兴高采烈的来到人民大会堂新疆厅,来到人大代表们中间。大家兴奋的围着朱总理身边,向总理问好。这时,新疆妇联主任叫我赶紧过去拍照,我先上前与总理握手问好,随后用相机拍下了这张总理与新疆部分人大代表的幸福合影,现在再看这张照片好幸福,好温暖的感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是在人民大会堂新疆厅人大代表会议室里,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右二)来到新疆代表团驻地,一起讨论总理工作报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右三);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右一)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阿木冬•尼牙孜 (右四)也一起讨论总理政府报告。我和新华通讯社的一位摄影记者,则站立在总理身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3月8日,在人民大会堂新疆厅人大代表会议室,参加代表讨论的全国人大常委会主任李鹏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陪同下步入新疆厅,我也因工作需要跟随李鹏身后进入会议室(右2)。</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图片中时任国务院常务副总理温家宝(右)在会议室听取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左)的工作汇报。我站在总理身后,人民日报社摄影记者抓拍到此景后,并将图片送我作为纪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是与我与现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夫人,全国政协委员、著名歌唱家彭丽媛在京西宾馆的小礼堂的合影。当彭丽媛一首《希望的田野上》高亢嘹亮的歌声,唱响了新时代的进行曲,赢得代表们雷鸣般的掌声。会后我与彭丽嫒攀谈起来,“您的歌声,家喻户晓,传遍祖国各地,我很喜欢您大气磅礴的歌”,我说道。彭丽媛笑了笑答道:“你过奖了,唱歌是我的职业,不唱好怎么对得起广大听众”……聊了几分钟,我说方便能合个影吗,彭丽媛爽快的答应了。这是我与歌唱家彭丽媛的合影照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说起我和全国政协委员、著名歌唱家李双江缘份,我们还有一段小小的故事情节。在京西宾馆用自助餐时,我们一起在夹自己喜欢的菜。解放军人大代表团与新疆人大代表团就餐的位置非常近,可以清楚的看到彭丽媛、宋祖英、李双江……吃饭的场景。“李双江,您好,我是会议记者赵永刚,方便聊两句吗?”我上去问道,“没问题,想聊什么话题”,李双江端着盘子,看了我胸前的牌子,回答着。“我是听您《红星照我去战斗》的歌长大的,平时都是在电视中看您听您的歌,今天终于见到真人了”,听我这么一说,李双江哈哈大笑了起来。聊了几分钟后,我们又各自打自己喜欢的菜了。在京西宾馆小礼堂,李双江也作为政协委员唱了一首“延安颂”,用歌声征服了代表的心,演出完毕,我与著名歌唱家李双江合影留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3月17日,当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圆满结束后,来自祖国各地的人大代表,信心满满,将回到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会议休息时间,我采访了歌唱家宋祖英。“宋祖英,你好!您的歌实在太美了,我非常喜欢您的歌”,我说着。“谢谢你,你是哪的人,”宋祖英问道”。“我是在新疆长大,老家是山西,”我答道。“哦,你常听我的歌吗?”宋祖英又问道,“是啊,听您的歌有无数遍了”我接过宋祖英的话说。宋祖英看了我胸前的牌子说道:“你是记者呀……”。在我们一起走出人民大会堂时,我认识的一位新华社记者准备给我们照像时,一位人大女代表也来凑热闹,与我们在一起合了影。</span></p> 二、中央新闻媒体 1、中国记者协会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是由中国记者协会组织的赴乌鲁木齐铁路局釆访团在新疆库尔勒车站前的合影。这支釆访队伍中有《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等中央级新闻媒体的知名记者和作家。由乌铁局南疆铁路临管处处长;党委书记陪同。我则站在(第二排左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与中国报告文学作家乔迈在库尔勒车站广场的亲切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是《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记者团来到乌鲁木齐铁路局黄芦岗车站前的采访合影。我则在(第一排左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是在北京铁道大厦门囗,乌鲁木齐铁路局局长吴昌元(一排左四);乌鲁木齐铁路局党委书记李广品(一排右二);乌鲁木齐铁路分局局长郭敏杰(一排右一);本文作者(二排左一)以及人民日报、经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中央级新闻单位的领导和部门主任一起的岁月合影。</span></p> 2、《人民日报》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是我与《人民日报》高级主任记者江世杰(右一)到南疆铁路釆访时的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是由中国新疆乌鲁木齐站始发往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首发列车开行仪式上,《人民日报》驻新疆记者站站长曾坤(右二)与我在机车前的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是我与《人民日报》驻新疆记者站站长李忱(左一)在阿拉山囗怪石峪的合影。</span></p> 3、《经济日报》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是《经济日报》总编辑(左六)和《经济日报》驻新疆记者站站长陈才来(左二)与阿拉山口车站领导和干部的合影。我则站在(右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是《经济日报》总编(左三)带队一行4人在阿拉山口车站,听取车站领导介绍情况。图右一是作者。</span></p> 4、《新华社新疆分社》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92年9月,新华通讯社新疆分社特聘我为特约通讯员。</span></p> 5、《法制日报》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当我接过北京中央新闻单位《法制日报》总编辑陈应革双手递给我《法制日报特约记者证》时,一种责任和担当从心底里油然而升。这是《法制日报》社领导和部门主任对我的信任,才有我在《法制日报》社的一席位置。我曾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北京《中国人民大学》,我毕业的论文曾在学校师生间交流过,学习的是新闻专业。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法制日报》是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机关报,是立足法制领域的中央级法制类综合性日报,《法制日报》与我有着特殊的情感,算下来也有十几年了,我去北京《法制日报》社也有20多次了,《法制日报》位于北京市朝阳区花家地街甲1号,地址较偏,去一次要倒好几次车,只要去北京,我总要去《法制日报》社交流一下,并带着报社安排给我的采访报道任务返回乌鲁木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曾写过纪实通讯《一个死囚犯的忏悔》,荣获《法制日报》全国好新闻一等奖。同时参与了几次《法制日报》社组织的异地釆访报道工作。多年来,我在《法制日报》刊发的文章186篇,其中有6篇新闻作品获全国好新闻一、二、三等奖。为了感谢我对《法制日报》的厚爱和支持,《法制日报》社副总编辑李明信、通联部主任周秉键、新疆记者站站长吴亚东及报社办公室秘书等四人专程从北京到来到乌鲁木齐的家中看望我和家人,并赠送报社纪念品和奖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法制日报》副总编李明信(左二)专程从北京飞到乌鲁木齐,并来到我(右一)的家中当面送上报社纪念品和奖金,感谢我多年来给予报社的支持。画面中间的是我的爱人和女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是在《法制日报》社特约记者表彰会上,报社总编辑陈应革给我颁发《法制日报》全国好新闻一等奖荣誉证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被评为1996年至1997年度《法制日报》优秀特约记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采访撰写的【乌铁局陆地联防“亚克西”】获第三届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好新闻二等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采访撰写的【火车上移交的案子哪去了?】获第六届全国社会冶安综合治理好新闻二等奖。</span></p> 6、《工人日报》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十五年来 与《工人日报》结下深情厚意;十五年来 与《工人日报》有海一样深情;十五年来 与《工人日报》有着情缘难分;十五年来 与《工人日报》一路风景无限;十五年来与中央十二家主流媒体结硕果;十五年来与省地方媒体融为一体成风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清楚的记得,1984年10月份,我撰写的【乌鲁木齐机务段改革成效显著】的新闻报道在《新疆日报》头版头条刊登后,并配发了短评,这是在自治区企业改革发出的第一信号。不久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到单位了解情况并调查作者,随后乌铁分局党委组织部也派人调查作者情况,一个月后我就从乌机段化验室下令调到段工会工作。在这期间,乌铁分局政治部副主任杨志明还给我定了几个题目,我按期完成。不到半年的时间又调到乌铁分局党委宣传部分管新闻宣传工作,当时我还不是党员,进党委宣传部,这在乌铁分局用人中破了先例,这在乌铁局也是前所未有。由于乌铁分局新闻工作搞的有声有色,在全局各大口新闻报道工作评比中,总是第一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89年年底,我又调入乌铁局党委宣传部新闻科,后来提为副科长、科长,又破格定职为高级政工师。这么多年就是因为执着新闻事业,执着笔耕风云,执着岁月点滴,才有了岁月的风彩。《工人日报》的文明窗口,让我的文笔有了施展的天地。记得中国记者协会组织的采访团到乌铁局乌鲁木齐客运段北京车队釆访,我全程陪同,其间认识了《工人日报》主任编辑李英,她临走时,给我留下了几个题目。后来的日子,我全力做好这几篇新闻稿件的采写,寄到《工人日报》社李英处,不几天我这三篇约稿,先后刊登在《工人日报》一、二和四版显著位置上,受到路局领导的好评和肯定。后来又结识了《工人日报》要闻版主任范瑞先及高晓林、秦少相、杨军等编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从此,我一发不可收拾,新闻宣传舆论阵地不断拓展。1990年至2016年,我在乌铁局党委宣传部任职期间,撰写的1200多篇文章(题材:消息、通讯、散文、报告文学及新闻图片)先后发表在《人民日报》、新华通讯社、《解放军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妇女报》、中国新闻社、《科技日报》、《经济参考报》、《法制日报》、《人民画报》;香港《文汇报》、《大公报》、《凤凰卫视》;国外一些主流媒体转载;《人民铁道报》、《新疆日报》、《新疆经济报》……等报刊也陆续刊登我撰写的文章。中央人民广播电台439播音室连继三天下午17点30分至17点40分,专题播报我撰写的报告文学:《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爱人》。主要写的是八个铁路刑警的故事,为此乌铁公安局组织全体干警集体收听,并组织讨论,影响很广。此稿荣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全国好新闻二等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欢快的乐曲声中,我与其他获奖的全国特约通讯员登台接受《工人日报》社领导颁发奖杯的画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05年度《工人日报》社十五冠优秀特约通讯员表彰大会在海南三亚美丽的城市隆重举行,我作为《工人日报》连续十五年评为优秀特约通讯员,并代表全国优秀特约通讯员在会上介绍了新闻采写经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以【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为题向二百余名来自祖国各地的特约通讯员代表倾诉写稿的甘苦与快乐。脱稿介绍分了三个部分内容。一是釆访是我写作的情;二是沉淀是我文章的源;三是收获是我耕耘的果,受到《工人日报》社领导及与会的广大特约通讯员一致好评和称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5年来,我给《工人日报》写下了大量新闻稿件,被《工人日报》采用了300篇左右,我有29篇获《工人日报》全国好新闻一、二、三等奖,被荣获“十连冠”、“十五冠”全国优秀特约通讯员,并分别颁发两个景泰蓝奖杯,这在全国也是不多见的。在《工人日报》“十五冠”的表彰会上,当场奖励四干元,在那个时代,奖励算是重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除此外,我还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法制日报》《人民铁道报》《新疆日报》《新疆经济报》……荣获全国、全路和全疆好新闻奖一、二、三等好新闻共有64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采访撰写的文章【哈密精神铸丰碑】荣获《国务院纠风办》征文二等奖。</span></p> 7、《中国青年报》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93年我被《中国青年报》评为优秀特约通讯员。</span></p> 8、中央电视台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张我(左二)和旅客们在列车员的辅导下再做广播操的画面,中央电视台《新闻联组》记者在列车上跟踪采访和拍摄,由我写的口播稿,并上了晚上19点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这是其中的一个画面。注:左一与左二图中间的摄像镜头就是央视电视台随车采访摄制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是我(右二)陪同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组》记者在吐鲁番高昌古城的合影。</span></p> 9、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部主任李红(左一)在乌铁局机关会议室里采访乌铁局局长吴昌元、党委书记徐福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部主任李红(左二)来到疏柳河车站采访,我站在(左一),站长(左三),哈密分局党委宣传部朱坤(左四)。</span></p> 三、《省、部级媒体》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当我在乌鲁木齐接过《新疆日报》社社长田玉棉和总编辑黄元才颁发的《新疆日报驻铁路局记者站《特约记者》聘书和《记者证》时,我不知怎么热血直涌,一种难言的情怀在心底里升腾,享受这样的待遇的人真是少之又少。本人还多次被《新疆日报》社评为优秀特约记者荣誉称号,受到表彰和奖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当我在北京接过《人民铁道报》社长、总编辑颁发给我的【全路百佳新闻工作者】荣誉称号,以及本人新闻作品多次获全国铁路好新闻一、二、三等奖时,我好骄傲和自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当我在乌鲁木齐接过新疆《工人时报》总编辑递给的红色骋书,上面写着【聘请赵永刚同志为工人时报特邀副总编】时,我真的有点不知所措。表示一定不辜负报社班子对我的信任,我将全力以赴做好本职工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当我在乌鲁木齐接过【新疆经济报】总编辑苏继赏颁发给我的《特约记者证》时,深感肩上担子的份量,表示尽职尽责,为报社提供优质文章,力争多上头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当我在乌鲁木齐接过【乌鲁木齐广播电台】党委书记和台长颁发给我的【特约记者证】时,心中一股暖流涌向心房,表示不辱使命,当好特约记者,提供优质稿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那新闻多情的岁月里,我可以说在干好乌鲁木齐铁路局党委宣传部新闻科科长的本职工作的前提中,还要采访撰写文章,给新疆新闻单位提供优质稿件,并积极参与各报社组织的各项活动。这些年来,我釆访撰写的各类文章刊发在《新疆日报》、《新疆电视台》、《新疆人民广播电台》、《新疆经济报》、《新疆法制报》、《新疆支部生活杂志》、《新疆法制周报》、《中国西部文学杂志》、《乌鲁木齐晚报》、《乌鲁木齐市人民广播电台》、《都市报》等报刊杂志【5000余篇】。其中获奖文章过百篇!</span></p> 1、《新疆日报》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是《新疆日报》社领导颁发给我的《新疆日报》驻铁路局记者站特约记者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王恩茂来乌鲁木齐铁路局检查工作用餐,我在其身后被《新疆日报》摄影记者拍个正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画面中的我(左二)与《新疆日报》社主任记者范西斌在哈密铁路机务段开出的内燃机车上采访体验生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是我荣获《新疆日报》优秀特约记者、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证书,并颁发奖金!</span></p> 2、路外报道人民铁道报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是我(左一)与北京《人民铁道报》社社长(中)和办公室主任在一起的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由我釆访撰写的文章《南疆铁路全线开通运营》获全国铁路好新闻一等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是本人连续两届被评为铁道部评为全国铁路“百优”新闻工作者。</span></p> 2、香港凤凰卫视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是香港凤凰卫视记者组专程到乌铁局采访报道(左一)是我。</span></p> 3、《工人时报》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是新疆《工人时报》总编辑颁发给我的证书,证书上写道:“聘请赵永刚同志担任工人时报特邀副总编”。</span></p> 4、《新疆记协》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是由新疆记者协会颁发于我的【新疆报刊釆访证】,可以到任何单位和企业进行釆访和报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是我到新疆某稽查队采访体验生活,像这样的机会真不多。</span></p> 5、乌鲁木齐人民广播电台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是乌鲁木齐人民广播电台领导颁发给我的【特约记者】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记者节里,纵观自己在新闻岁月中一路走来的惊喜,让我深深地感受到新闻事业的巨大魅力,走进新闻、感受新闻、采写新闻、体味新闻的过程就是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与人对话的能力,开拓智慧闸门的能力,提升自己的组织和应变能力。新闻不仅是知识的海洋,也是取之不完、用之不尽的词典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每当自己一篇又一篇精彩动容的新闻作品获全国大奖时,兴奋和喜悦交织而升,不仅能看到全国众多的读者来信如同雪片一样纷纷扬扬落在手中的时候,我才真正的体会到心满意足的感觉,真是棒极了!其中我撰写的报告文学【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爱人】,这篇报告文学主要写的是乌铁公安处8位刑警妻子的感人故事,中央人民广播电台439播音室连继三天在全国播放。乌铁公安处组织全体干警收听和学习,我也在很短的时间里收到来自全国二千多封听众的感谢信。这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让更多的听众走进铁路刑警的英雄妻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全文完)</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