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长江发现轮最后一站一参观三峽大坝

天地一片A

<p class="ql-block">  我们乘坐的长江发现轮停靠秭归码头,全体游客带行李登岸,准备参观长江三峽大坝。这是长江三峽游的最后一站。</p> <p class="ql-block">我们乘坐的登岸缆车</p> <p class="ql-block">  每个游客必佩戴的标牌,代表你乘游轮的身份,号码也是你乘坐的大巴车车牌号。</p> <p class="ql-block">客车经过大桥</p> <p class="ql-block">导游在车上介绍三峽大坝</p> <p class="ql-block">汽车经过三峽船闸</p> <p class="ql-block">下车后准备登上三峽大坝观景点</p><p class="ql-block">游览顺序是“坛子岭”→“185观景平台”。</p><p class="ql-block">我们去坛子岭景区,在此处乘坐免费三段扶梯上去。</p> <p class="ql-block">三峡大坝</p><p class="ql-block"> 三峽大坝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三斗坪镇三峡坝区三峡大坝旅游区内,地处长江干流西陵峡河段,三峡水库东端,控制流域面积约100万平方千米,始建于1994年,集防洪、发电、航运、水资源利用等为一体,是三峡水电站的主体工程、三峡大坝旅游区的核心景观、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建筑之一。</p><p class="ql-block"> 三峡大坝主要由挡水泄洪主坝体、发电建筑物、通航建筑物等建筑组成,坝体为混凝土重力坝,坝轴线长2309.47米,全长2335米;坝顶高程185米,最大坝高181米;正常蓄水位175米,总库容393亿立方米,其中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发电总装机容量2250万千瓦,年发电量超1000亿千瓦时。三峡大坝可以改善长江航运条件,使长江年单向通航能力由1000万吨提高到5000万吨,运输成本降低35%—37%。</p><p class="ql-block"> 2015年12月,三峡大坝入选长江三峡30个最佳旅游新景观之一。</p><p class="ql-block"> 截至2024年5月21日,三峡枢纽货运量达20.81亿吨。</p><p class="ql-block"> 2025年1至6月,三峡枢纽通过量达8307.7万吨,同比增长10.4%。</p> <p class="ql-block">  2022年10月28日,我们一行二人跟随长江三峡游,登上三峽大坝观景台,俯瞰雄壮的三峽大坝。</p> <p class="ql-block">建设沿革</p><p class="ql-block"> 1984年,经过国务院16个部委和鄂湘川3省以及58个科研施工单位、11所大专院校的专家审查通过,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了蓄水位为150米的三峡方案,三峡工程建设进入施工准备阶段。</p><p class="ql-block"> 1992年4月3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决定修建高程185米的三峡大坝。</p><p class="ql-block"> 1994年12月14日,经过长达40年论证的长江三峡工程正式启动,三峡大坝开工建设。1998年底,三峡大坝进行混凝土浇筑。 2002年,三峡大坝左岸坝体浇筑竣工。2003年7月,开始浇筑三峡大坝右岸坝体。 2006年5月20日,三峡大坝全线竣工。</p> <p class="ql-block">三峡大坝坛子岭观景台‌</p><p class="ql-block"> 三峽大坝坛子岭观景台是三峡工程标志性观景点,作为国家首批AAAA级景区(2000年评定),其主体建筑形似倒扣坛子,海拔262.48米,可俯瞰大坝全貌及五级船闸。</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坛体周围是一组大型浮雕,展现的是大禹治水和三峡大坝建设、库区移民的场景等等</span>。与185观景平台相比,坛子岭侧重全景视角,而185平台更强调平视大坝的压迫感。</p><p class="ql-block"> 三峡大坝坛子岭观景台核心看点</p><p class="ql-block">‌建筑象征‌:主体观景台造型源自三峡地区传统泡菜坛,倒扣于山巅的设计呼应“高峡出平湖”意境。‌‌</p><p class="ql-block">‌水利工程展陈‌</p><p class="ql-block">截流四面体:23吨混凝土四面体模型,展示长江截流工程技术原理。‌‌</p><p class="ql-block">坝基岩芯:取自大坝基底的8亿年前花岗岩,直径1.2米,见证地质稳定性。‌‌</p><p class="ql-block">三峡工程沙盘:1:1000比例模型,动态演示船闸运行机制。‌‌</p><p class="ql-block">‌观景视野‌:东望双线五级船闸,西瞰大坝主体,北眺秭归新县城,天气晴朗时可远眺西陵长江大桥。‌‌</p> <p class="ql-block">截流四面体:23吨混凝土四面体模型,展示长江截流工程技术原理。‌‌</p> <p class="ql-block">通航建筑</p><p class="ql-block"> 三峡大坝通航建筑由船闸和垂直升船机组成;船闸为双线五级连续船闸,主体结构段总长1621米,单个闸室有效尺寸为长280米、宽34米、最小槛上水深5米,年单向设计通过能力5000万吨;升船机最大提升高度为113米,承船厢有效尺寸长120米、宽18米、水深3.5米,最大过船规模为3000吨级。</p> <p class="ql-block">登坛子岭观景台观景</p><p class="ql-block"> 坛子岭是了解三峡文化、观赏三峡美景、宣传三峡工程的旅游景区,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绝佳场所。三峡坛子岭,江泽民、李鹏、朱镕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登临。</p> <p class="ql-block">坛子岭揽胜书</p> <p class="ql-block">  整个园区以高度的递增从上至下分为三层,主要由模型展示厅、万年江底石、大江截流石、三峡坝址基石、银版天书及坛子岭观景台等景观,还有壮观的喷泉、秀美的瀑布、蜿蜒的溪水、翠绿的草坪贯穿其间,放眼望去,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仿佛置身于美妙的乐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万年江底石</p><p class="ql-block"> 江底石,花岗岩质地,重达20多吨,我们习惯称为“万年江底石”,“万年”并不是说它只存在一万年或几万年,“万”只是个概数,说明它的历史悠久,实际上,经科学家们考证,它距今已有8亿年的历史了。人们可以从它身上了解长江古老的过去,让人们站在它面前感慨世事变迁,沧海桑田的变化。石头上还有一些钻探机留下的钻孔,它们是最早的一批水电专家、地质勘探者在考察坝址时留下的。它凝聚着中国几代人的梦想,现在梦想正在慢慢成为现实,使无数中国人不断激励自己,勇往直前,开拓新的未来。这块石头就是从围堰基坑里挖出来的。可能有些朋友会问这块巨石为什么是这个形状,它像什么?又有什么意义呢?实际上这是它的本来面目,挖出来的时候就是这个样子,经过长期的江水冲刷而形成的。</p> <p class="ql-block">万年江底奇石介绍</p><p class="ql-block"> 万年江底奇石形成于约8亿年前,出土于1997年11月8日。 ‌</p> <p class="ql-block">三峽大坝模型室</p> <p class="ql-block">坝体</p><p class="ql-block"> 三峡大坝坝体为混凝土重力坝,坝轴线长2309.47米,从右岸非溢流坝段起至左岸非溢流坝段终全长2335米;坝顶高程185米,坝顶宽15米,底部宽度为124米,最大坝高181米;正常蓄水位175米,总库容393亿立方米,其中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p> <p class="ql-block">建筑格局</p><p class="ql-block"> 三峡大坝主要由挡水泄洪主坝体、发电建筑物、通航建筑物等建筑组成,包括一座混凝土重力坝、泄洪闸、一座堤后式水电站、一座永久性通航五级船闸和一架升船机;各坝段布置从右至左依次为:右岸非溢流坝段、右厂房坝段、泄洪坝段、左厂房坝段、左岸非溢流坝段等,其中泄流坝段长483米。</p> <p class="ql-block">  三峡大坝按千年一遇洪水流量9.88万立方米每秒设计,相应的挡水位为175米;校核按万年一遇洪水加大10%洪水流量12.43万立方米每秒设计,相应的挡水位为180.4米。泄洪坝段布置在河床中部,泄洪设施为深孔和表孔。泄洪坝段前缘总长483米,分为23个坝段,每个坝段中部设宽7米、高9米的泄洪深孔,进口底高程90.0米;2个坝段之间跨缝布置净宽8米的泄洪表孔,溢流堰顶高程158米。为满足施工导流及截流要求,在表孔的正下方跨缝布置22个导流底孔,出口宽6.0米、高8.5米,中间的16个孔进口底高程为56米,两侧各3个孔的进口底高程为57米。</p> <p class="ql-block">三峡大坝平面布置图</p><p class="ql-block"> 三峡大坝泄洪坝段两侧的厂房坝段及坝后厂房共布置26条电站引水压力管道,进水口位于大坝上游侧,进口底高程为108.0米,直径为12.4米,在其下部布置7个直径4.5米的圆形排沙孔,进口底高程为70米及90米。在泄洪坝段与两侧厂房坝段相接的导墙(右侧兼作纵向围堰)坝段各布置1个排漂孔,孔宽10米,高12米,进口底高程为133.0米;右岸厂房二坝段设1个排漂孔,孔宽7米、高10米,进口底高程为130米。两岸非溢流坝段与厂房坝段相接,在左岸非溢流坝段内布置升船机上闸首和临时船闸坝段。临时船闸坝段为2孔冲沙闸(进口底高程102米,出口宽5.5米,高9.6米)</p> <p class="ql-block">船进船闸</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乘坐景区观光车到</span>三峡大坝185观景台观景。</p> <p class="ql-block">高峽出平湖</p><p class="ql-block"> 当江水奔流至此,被驯服成温柔碧波,"高峡出平湖"的壮美画卷,在眼前徐徐铺展。</p> <p class="ql-block">三峡工程枢纽概况。</p> <p class="ql-block">长江流域防洪示意图</p> <p class="ql-block">三峽船闸工程介绍。</p> <p class="ql-block">三峡蓄水后情况介绍。</p> <p class="ql-block">三峡船闸介绍。</p> <p class="ql-block">三峡大坝185观景台</p><p class="ql-block"> 三峡大坝185观景台位于长江北岸,因海拔高度与大坝坝顶齐平(均为185米)而得名,是游客近距离平视三峡大坝坝体、感受工程宏伟的核心观景点之一。</p><p class="ql-block">位置与命名由来</p><p class="ql-block"> 185观景台坐落于三峡大坝坝顶公路左岸端口(长江北岸),其名称直接源于海拔高度——185米,与大坝坝顶高程完全一致,这一设计使游客能以等高的视角零距离观察大坝主体结构。</p><p class="ql-block">观景特点与体验</p><p class="ql-block">‌ 独特视角优势‌:作为三峡景区内唯一可实现平视观坝的平台,游客无需仰视或俯视,即可直面大坝的混凝土坝体、泄洪闸门及升船机等设施,感受“高峡出平湖”的壮阔景观。‌‌</p><p class="ql-block">‌视野范围‌:</p><p class="ql-block">向上游:可眺望海拔175米的高峡平湖水库,水面开阔如镜。‌‌</p><p class="ql-block">向下游:是观赏三峡升船机运作的最佳点位,可目睹船只过闸的震撼场景。‌‌</p><p class="ql-block">环顾四周:坝体、坛子岭、电厂及周边山体尽收眼底,形成360度全景视野。‌‌</p><p class="ql-block">‌感官体验‌:泄洪时能近距离感受水雾弥漫与轰鸣声,增强身临其境的震撼感。‌‌</p> <p class="ql-block">高度185米</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大坝后,乘车到宜昌。</p> <p class="ql-block">行驶在长江上的货船。</p> <p class="ql-block">宜昌市沿江大道</p> <p class="ql-block">宜昌市一景</p> <p class="ql-block">宜昌城长江大桥</p> <p class="ql-block">宜昌城长江边上的高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