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同事是缘,并肩不曾忘

德发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前段日子,区政协办送来《静安政协志》征求意见稿。我拜读多遍,见书生情,那些年在政协老领导和机关共事的老同事们,一张张熟悉的笑脸浮现在眼前,遂落笔成篇,以寄相思。</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97年10月,我调入静安区政协机关从事文秘工作。就在这平凡的岗位上,我有幸结识了一批先来后到的老同事。如今虽已步入古稀,但那段共事时光里的点滴往事,依旧历历在目,清晰如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98年3月政协换届前,见到教育局党委书记吴月娟与政协党组书记王韵兰聊天。吴书记原是政协常委,政协教育专委会主任。怡逢她退休,换届后将退出政协了,想来仍不免感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自农场返城后进入学校、教育机关工作,近20个年头,有幸在吴书记领导下开展工作。 </span><b style="font-size:20px;">吴书记的人品,是我最为钦佩的,让我感念至今。她所传递的人格力量,成为我人生之路上的楷模,指引着我踏实向前走。</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记得才几个月前,我调往政协前特意请吴书记对我提点需改进的地方,她语重心长地叮嘱:“写材料不要急着赶;看人不要太厚道。” 吴书记是关心,并使我明白,识人要全面,不可只看长处而忽视不足。本人在农场曾任分场副指导员,因所谓的家庭问题,干部转正审政始终没通过,所受委屈,深切感受理解和尊重的重要。此后在学校、教育部门,我总觉得,发展党员,选人用人,要多看长处,重在其工作表现。并懂得给人一个机会,会使他获得新的人生。回头审视,确实没有什么偏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哈哈!人的秉性难改,这两点到了政协仍如此。有时人的缺点,似乎也是优点,要看它给本人和他人带来什么。是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政协二楼东头朝南的那间屋子,便是主席室。自我到政协机关工作,直至退休,十余年间先后结识了四任主席。他们皆心怀全局、运筹帷幄,兼具精准决策的魄力与严于律己的定力;待人真诚和善,处事务实有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b style="font-size:20px;">在我心目中,四位政协主席确是过得硬,使人信服党的好干部,让你格外敬重。在这些领导手下工作,你能懂得如何为人做事。</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梁光璧(静安第九届政协主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梁主席是原上海市妇联副主任,一位德高望重的离休干部。她热忱爽朗,善结良友,与社会各界有着广泛而深厚的联系,是名副其实的社会活动家。在她的积极牵线下,世界著名华人华侨领袖陈香梅女士结缘静安,设立“陈香梅基金”,专项资助教育、卫生、体育领域的杰出女性。此后,香梅女士便成了政协的常客,每年都会专程到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梁主席待人亲切温和,与她相处总能让人卸下拘谨,放松舒心,在机关后辈心中,她是一位真正让人敬仰的老革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王韵兰(静安区第十届政协主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王主席原是静安区委副书记,对区情自然十分了解,她始终认为,履行好三大职能,重在为区经济社会发展献计献策。她牵头提出的《关于推动我区信息服务业加速发展的设想和建议》《抓住世博机遇,打造国际静安》等调研报告,紧扣时代脉搏、贴合区域实际,报送区委区政府后,诸多建议被采纳落地。她统战意识很强,走访关心民主党派人士,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向上争取房源,妥善解决了统战部与党派等部门的办公用房。每年热情接待陈香梅女士,陪同在区里走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王主席不仅关注政协履职成效,也重视机关队伍建设,及时处理机关经商、食堂无编人员等历史遗留问题。她对机关工作人员关怀备至,曾逐一走访每一位在职及退休人员,那份温暖与牵挂,让大家铭记至今,倍感温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施耀新(静安区第十一届政协主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施主席曾任市委组织部干部处长,虹口区委副书记、副区长,对全局工作了如指掌。他深谋远虑,善于抓住关键问题寻求突破。他牵头会同市经济学会,对静安民营经济的情况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深入调查,并组织举办“都市民营经济发展论坛”。形成30篇、共十余万字的《静安都市民营经济论坛调研专辑》。人民日报、解放日报和上海电视台等10多家新闻媒体以进行了专题报道。政协撰写的《关于完善静安区政协委员构成及合理设置界别的建议》,在《联合时报》刊发。开设政协委员活动室,举办委员沙龙,组建社区政协委员联络小组,还召开外籍人士座谈会,使政协工作充满活力。创新办起“香梅画苑”,汇聚上海陈佩秋、高式熊等顶尖书画名家,与社会名流保持密切联系,成为政协工作的一大特色亮点。在政协还接待过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王光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施主席为人随和,善于与机关人员沟通交流,大家在他面前无话不谈、无拘无束。在内部管理上,他充分信任下属,大胆放手,极大地调动了全体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刘晓明(静安区第十二届政协主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刘主席来前是上海市政府办公厅副主任。他博学多识而又谦和温润,每逢决策议事,总愿广纳各方意见,尽显务实风范与开阔胸襟。换届之后,我虽已离开政协机关,但刘主席仍数次主动邀我面谈,既涵盖政协履职、机关建设等工作要务,也涉及家长里短的生活琐事,可谓推心置腹,无所不谈。这份信任和关怀,真挚而厚重,令人动容,难以忘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二楼朝南两间是政协副主席办公室,曾见识先后继任的多位领导,刘明模、王国青、周国瑾、徐礼满、黄森林等副主席。他们个个熟悉静安区情,凭借丰富的经验与智慧,为政协工作出谋划策、凝心聚力,推动政协事业一届接着一届干、一茬连着一茬兴,不断迈上新台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二楼中间朝南这间曾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室。一天见几位新老秘书长蔡一鸣、何仁初、魏荣成、阚光曜、刘鸣在合影。那就上去借个光,以作留念。此照片还是蛮珍贵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秘书长工作是组织协调,实施落实主席会议、政协常委会确定的各项任务。老秘书长开创打基础,新秘书长继承求发展,各有特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老魏是老领导,给我指点帮力;光曜(兼办公室主任)是新领导,予我关心送暖。忘不了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谈及政协机关,就会想到许多老同事。当时办公室非常重视制度建设,着力营造团结、进取、向上的和谐机关氛围。《每月工作安排》提前印发,让各科室明确目标,提升了工作协调性。《每月机关用车一览表》进行公示,做到透明,从而较好解决了长期困扰的公车私用、司机私用油等难题。办公室还很关心离退休老同志,每年都会登门拜访,新老同事相逢,其乐融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政协机关先后获得“上海市机关档案一级先进”、“上海市安全先进单位”、“区绿色机关”等多项荣誉称号,办公室更是连续多年在年度考核中获评区先进集体,这份荣光凝聚着机关每一位的心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沈元山(政协办公室副主任,分管秘书科工作,后借调区建委下属单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沈元山办事细致周到,无论是会议组织、材料处理,还是协调沟通,都一丝不苟,力求不发生差错。特别是在政协全体会议、常委会议等大型会务安排中,他总能注重环节、有条不紊,确保会议进程顺利推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沈元山在借调单位的工作也出趟,在静安寺地区开发等重点项目,参与全过程。由他负责全部文字工作,并协同组织实施,加班加点,不辞辛劳,为区的重大建设作出了应有的努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龚健(政协办公室副主任,分管行政科工作、机关党支部书记,后调至区公安局有关部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龚健在机关人员中年龄稍长,他工作责任心强,勤勉敬业,笔耕不辍,善于总结提炼工作经验。所写政协支部工作总结,多次在机关党委会议交流。在政协大院各单位合署办公调整优化及机关内部事务等工作,他都全力落实去处理,付出了大量艰辛努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龚健后调入区公安局有关部门,成为“某方面工作专家组”成员,所写百余篇稿件被录用,本人多次被中央相关部门嘉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李爱莉(政协副秘书长、办公室副主任、学习委员会主任、机关支部书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李爱莉调入前是区劳动局副局长,来后分管秘书、宣传、支部等多项工作。她积极进取、勤于思考,总能想出新思路、推出新举措,让许多工作焕发新活力。精心组织政协全体会议、常委会议等大型会务工作,确保顺畅进行。善于与区有关部门沟通协调,使各方更好地配合支持。尤其在宣传工作上,她倾注大量心血,主动组稿《静安政协》简讯,办出政协宣传的特色。她撰写的众多篇稿件在《联合时报》《静安时报》《人民政协报》刊发,有效提升了静安政协的社会知晓度与影响力。由此,她连续两年被市政协《联合时报》评为优秀通讯员。在她悉心努力下,机关支部被区机关党委评为先进集体,政协机关获得“上海市机关档案一级先进”的荣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让我想起她说过:“我就想,如何将分管工作出成效,就要虚事实做,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 说到做到,那么尽职的老同事,真的令我感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郭慧峰(办公室副主任,分管行政科工作,后调任区社团局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郭慧峰对待分管工作,尽心尽责,事事力求扎实到位。加强科室电脑配置,使机关信息化管理上台阶。落实区机关车辆管理改革要求,妥善安置司机人员的去留。尤其值得称道的是,由他牵头负责的三楼政协活动室改造项目,从方案规划、协调各方到落地推进,他全程投入,以务实的作风破解各类难题,最终高质量完成改造任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郭慧峰负责的后勤工作,凭借突出的工作成效,使政协机关获区绿化先进单位,上海市安全保卫先进单位,他也被评为市安全保卫先进个人。其业务能力与执行力,令人称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二楼西头朝南是政协专门委员会办公室。专委会主要工作是,履行政协职能,组织各种活动,积极为委员知情出力、履行职责创造条件。从事专委会的专职干部,大多是从区政府其他部门调来的,来时就是副处、正处老同志,能力极强,都能独当一面,开展工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林瑞安(政协副秘书长、专委会办公室主任,教卫文体、港澳台侨等专职专委会副主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林瑞安是民主党派人士,原是区教育学院科研室笔杆子,高级教师,在区教育界有一定知名度。他为人亲和友善,谈吐有文韵,擅长与各界人士联络沟通。他知识面广博,笔头功夫深厚,笔下的委员小传文采斐然、生动传神。所写《香梅女士在静安》,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并被美国“国会图书馆”和“肯尼迪图书馆”收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他具体负责香梅画苑的各项活动,退休后十来年,仍继续从事该画苑工作,联络服务陈香梅女士和陈佩秋、高式熊等著名书画家,为政协广结善缘、拓展影响发挥了独特的作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王觉成(政协教卫体等专委会专职副主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王觉成早年曾任区妇联主席,比我年长12岁,于我而言亦师亦长。我到政协机关不久,她便退休了。虽共事时光不长,但她却给我留下难忘的印象。她性情开朗直率、向来快人快语,待人处事真诚坦荡;对待工作满怀热忱,即便临近退休,仍与政协委员保持着密切联络,尽责的态度令人敬佩。她心怀善意,主动关心他人,为身边人排忧解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刚到政协时,除了王觉成外,还有舒梅玲、盛念祖从政府部门借调来任专委会专职干部。三位老同志,不久都退休了,确很想念的。噢!这三位老同事一直关注点赞我的游记美篇,不胜感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毕玉鸿(政协提案、法制等专委会专职副主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毕玉鸿是我到政协后的第一位老熟人,1978年,我们曾同为团市委团校的学员,多年后在政协重逢,自然倍感亲切。她1985年从团区委进政协到2009年退休,一干24年,真的可敬可佩!她办事周到入微、考虑问题既重部署更重落实,力求每项工作有成効。她善于联络协调,与政协委员保持着密切的沟通联系。在提案办理、社情民意信息收集等工作中,积极主动作为,上报的反映社情民意材料得到了市政协的充分肯定与好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毕玉鸿曾说:“我要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精神,不断更新知识,努力与社会发展同步,不断创新工作思路。” 其言如人,难能可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王则林(政协经科、城建等专委会专职副主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王则林1985年就任街道办事处副主任,他是非观念强,为人正直,表里如一。工作主动,勇挑重担,又任劳任怨,承担了许多额外工作。他笔头勤快,他主动挑大樑,政协全会负责简报,写出政协委员畅所欲言的生动场景。无论政协安排的课题调研,还是专委会的调研,都倾心投入,走访有关部门了解情况,所写材料精准到位有质量。政协之友社有什么需写的材料,也会请他执笔,他都笑而应答,按时交付。退休后发挥余热,担任两届之友社副干事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记得他说过一句:“不能善小而不为,不能恶小而为之。要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这样的老同志,确实很优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秘书科在二楼西头朝北那间,门前有大楼梯直上三楼。该科负责政协及办公室会议记录,文件起草,以重要会议和重要活动会务安排,负责政协年鉴、政协大事记、政协简报及文档管理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黄瑞于(秘书科长,后副处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黄瑞于作为秘书科长,全面牵头会议组织记录、领导日常服务、内外协调沟通等日常工作。她办事严谨细致,思考问题周全缜密,无论是政协各类会务的思考与落实,还是机关文电的收发、传阅、归档等基础性工作,都用心把控流程、细化环节管理,确保按部有序推进。不少文字工作,政协委员信息、委员通迅录、《静安政协》《政协年鉴》等材料,都能确保无误有质量。秘书科这一摊事,关乎政协事务运作,头绪繁多且责任重大,难度颇高。由她把关,真的让领导省心又放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裴琦(秘书科主任科员,档案管理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裴琦从事档案工作,经验丰富,档案收集、整理、保管等有方,助力政协机关成功获评“上海市机关档案一级先进”。由此,个人年度考核中,获“优秀”等次,也为不久后的光荣退休,划上了圆满的句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邵小萍(秘书科主任科员,人事干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邵小萍作为人事干部,要做好包括人员的薪酬,考核、奖惩、晋升及调动、招聘、调动的事项。以及人事档案管理,个人信息的记录、更新、保管等。此前,她长期在联络科工作,岗位职能与人事工作差异显著。面对全新领域,她从零学起、主动适应,其间所付出的努力,实属不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纪宏(秘书科办事员,副主任科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纪宏是一名转业军人,专职负责机关信件与文件收发工作。她秉持军人务实的作风,对待工作尽心尽责,做好进出机关的文件与信件管理、流转事宜,对每一份收发材料均细致完成登记备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刘秀莲(秘书科打字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90年代未,她就会电脑打字,肯定比大家超前。机关人员,无论写什么材料,非得在纸上写,然后请她打印,大家累她也辛苦。后来,机关人员都学会自己打印了,她也会轻松些吧。当然,政协重要的材料,到了打字员那里,还得不继地修改,容不得半点瑕疵。遇政协重要会议资料得抓紧要,她还得带家去,赶夜打字编排,第二天一早打印完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联络科在二楼中间朝北那间,服务政协委员,与委员联系沟通,信息传递和反馈;协助组织政协专委会各类活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孙华成(联络科长,专事政协提案办理,后副处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孙华成,负责委组界别委员服务联络等工作,协助组织各专委会活动。他办事认真,注重务实,不事张扬,尤其工作主动性特强,不待扬鞭自奋蹄,是一位独当一面的干将。他具体经办政协委员提案,能认真征集汇总,加强与区各部门联系,了解提案办理的状况,开展提案跟踪落实工作。每年提案办结率令人满意,并及时返馈相关委员,政协委员对政协提案工作非常满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叶蓓薇(联络科主任科员,经办港澳台侨等专委会联络事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叶蓓薇作为联络科老大姐,一位民主党派人士。她为人正直,敢于坦言,喜于交际,勤于动笔,常写委员风彩,在政协委员和党派人士中很有亲和力。还记得在政协机关期间,我主动无偿献血,她特意为此撰写了一篇报道,刊登于《静安时报》,说已50多岁,还带头献血。恭维吗?不久她将退休了,还需要吗?仍有感而发,心里话!对这位老同事,我始终满怀惦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邢剑(联络科副科长,经办政协经科委等专委会联络事务,后调任区市政配套局局长、区属国企集团董事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邢剑是一位大学生,小青年,风茂正华,善于交际谈吐,办事精干,能歌善舞,很得政协委员喜爱。又勤于动笔,写什么材料都能切题,让领导满意。他办什么事,尽可放心,高兴而去,满意而归。他凭年青人的特长,主动编制了《政协委员管理系统》,以电子邮件方式,加强与委员的沟通和联系,有效地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效率。他曾作为后备干部去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政府挂职工作。确是一位优秀机关干部,那么阳光,果然后生可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杨嫣(调研科科长,后调任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任副馆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杨嫣是我在机关工作后期,上面按排的轮岗干部,2005年,经党组同意,政协办向上申请,被调入政协调研科任科长。她思维明捷,办事利碌,善于协调,笔头勤快。</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顾闻闻(联络科办事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顾闻闻作为大学生,经社会招聘,考试通过,被政协机关事务中心录用。作为职场新人,她始终保持谦逊好学的态度,勤奋肯干、提升业务能力。待人接物微笑有礼、真诚热忱,主动加强与政协委员的沟通联络,以周到的服务赢得了委员们的一致称赞,大家赞许“这位小青年踏实靠谱、着实不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李同兵(联络科科员,经办政协成建委等专委会联络事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李同兵是我在机关时,最后一位从海军转业调来的。作为一名副团级转业军人,他将部队多年锤炼的优良作风与责任担当无缝融入新的工作场景。为人质朴谦和,办事认真,始终以“新兵”姿态虚心向身边同事请教,以掌握政协工作业务流程与履职技巧,在政协机关这个新的平台上继续践行着责任与使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行政科在一楼东头朝北,西侧有窄楼梯可上二楼。行政科是政协工作的后勤保障,其事务繁杂琐碎,却关乎机关运转的方方面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王建明(办公室行政科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王建明责任性强,办事细致,尽心落实政协各类活动的会务后勤保障,把好财务收支管理、财产物品设施设备的管理、机关办公用用车管理和调度及食堂日常运营等。在机关大院用房调整、修建三楼活动室、创建先进绿色机关安全机关等,做了大量不为人知的的工作。后勤工作繁多杂乱,但领导所交办他的工作,总能忙而不乱进行,一一落实到位。他所负责的离退休老同志干作,尽心尽责,深得老同志好评。2006年他获得区“敬老工作金榜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戴允芝(办公室会计,主任科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戴允芝作为一名会计,他能秉持“履职尽责、严格把关”的工作准则,推进各项财务核算工作,确保每一笔资金都用在实处、花得规范。他敢于直言不讳,对经费使用提出多项合理化建议,为提升经费使用效益、规范收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此外,他还承担区外政协来访的接待服务工作。接待中,既展现东道主的周到与诚意,又坚守勤俭节约的原则,做到招待简洁得体、安排周到有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冯良胜(办公室出纳,后接任行政科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冯良胜1980年从部队复员分配到政协机关,一干38年,直至退休,是机关工作最长的一位。作为一名出纳,他始终以严谨认真的态度对待每一份原始凭证,逐笔核确保每一项收支都契合现金管理相关规定。接任行政科长后,后勤服务管理、机关大院绿化、办公用房优化等有了明显提升。他是运动场活跃分子,参与市级半程马拉松比赛,在乒乓球赛场更是技艺精湛,成为全区机关公认的乒乓球好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余霞凤(行政科办事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余霞凤主要负责机关食堂工作,担任食堂财务会计。她干练利落,风风火火,精心调配膳食,让大家的餐桌丰富可口。同时协助行政科管理机关物资,从事物品采购、登记发放等事务,打理还是蛮有条理的。作为机关较早退休的,如今不知一切安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赵蔚敏(行政科办事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赵蔚敏曾在企业工作,通过社会招聘,考试遴选,被政协机关事务中心录用。他性情沉稳内敛,话语不多却句句实在,做事踏实勤勉、务实肯干。对办公用品进行详细核查、登记,摸清底数,并对长期搁置无用物品报请作报废处理。无论哪个科室有工作需求找他协助,他都毫无怨言,积极响应,全力配合,总能给大家一个稳妥满意的交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本人工作怎样?退休多年了,一次施主席发与我的短信说:“德发,中秋节好!转眼区政协十一届距今己十年了,回忆共事的几年,依然历历在目,感谢你当时对我工作的支持和协助。你是一位勤奋,厚道,默默无闻,不计名利的好同事。相处很不错,这是缘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b style="font-size:20px;">老领导这么惦记我,令我感动不已。语言的真挚,融在情感上;缘分的珍贵,藏在岁月里。衷心祝愿老领导安康快乐!</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今年4月,原我下乡的农场老领导牵线编辑知青回忆,我写了数文并制作美篇。 近日有一机关老同事发我的微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陶老师,我常看您的美篇,尤其是知青美篇,看后印象深刻,在农场您就那么吃苦肯干,以身作则,十分优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从教育系统调到政协,能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好处让给别人,困难留给自己。注重相容性、包容性、协调性,用人长处,发挥每个人作用,努力营造团结,进取,向上和谐氛围。在处理遗留问题时,不怕矛盾。对事不对人,客观公正,妥善将问解决,反响都很好。重视制度建设,使机关不少工作获得市、区嘉奖。作为一名当事人我真的很佩服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b style="font-size:20px;">谢谢老同事雅评,过奖了!我明白: 当年一起奋斗的岁月刻在记忆里,老同事用其之长,弥补了我之短,没有各位老同事配合支持,会让人一事无成。由此,制作本美篇,感恩!铭记!</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最后想说的是,机关不少老同志,他们起步早,工作又那么出色,总得关心吧。当年政协领导争取过,有的不尽如人意。我离开政协机关后,那时区委领导很重视,又遇上好政策,在后届政协主席努力下,当时没如愿的,及后来接任的大都如愿以偿。本人知道了很为老同事高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如今,当年的老同事,都奔七趋八了。往事如烟,都过去了。这就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人生之路有着各自的轨迹,尚能相遇在一起工作成同事,必定铸成我中有你共同的人生经历,那是一份缘。老同事当年一起奋斗的岁月是刻在记忆里的,无法抹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不忘缘分,感恩老同事对我的好。我在乎相遇的每一位老同事,也许联系不多,但不管怎样,我心里还是念着老同事,想你们安康,愿你们快乐!</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