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苏马荡的另外两只“候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苏马荡是个神奇的地方,她总有一些素材装在脑子里,避暑季结束,我回到原籍地,在我的秋冬阅读季里,不经意搜索出可写的东西,或许一本小说,一本散文集就写出来了。这似乎有些神奇,你可别不相信哈。今年我在大山苏马荡度假,虽然平静而无波澜,但依然让我的脑细胞活跃,我把所见所闻,拾捡起来,用不长时间完成了一本长篇小说《晚霞亦嫣红》,还写了一半几万字的散文集《晚霞亦嫣红》。小说与散文就同一个书名,但意思不一样。小说是情爱故事的。散文将外延扩大了,不但有候鸟们的一些情爱小故事,亦有热爱苏马荡的点滴小故事,我想了一下,散文就叫情感故事。这样子我的触笔就增加了宽度。“候鸟”们的情爱小片段,那要写多少篇才构成一本书哟?写到山穷水尽时,真还难为人的。如果用情感两个字编故事,那路子就多一点,或许就容易些。昨天我写了一篇二千字的散文《苏马荡有这样一只“候鸟”》,其实,这样对苏马荡情怀深深的,岂止是一只,是若干只“候鸟”,他们她们不一定呆的时间很长,依然衷情于苏马荡这个小地方,写出剧本来,居然整出了轰动效应,一台苏马荡大型音乐史诗剧《苏马荡》面世了,公开演出彰显出不同凡响和效果,赢得了巴巴掌。还有“候鸟”写出的长篇小说《崖畔的杜鹃花》,现正在“指间谋道”天天推出。这两只候鸟不能不说是把苏马荡爱在骨子里的人呐。你愿不愿意听?不妨听我娓娓道来,他们两人的点滴故事。《苏马荡》剧的编剧是王大爷,其实叫他王老爷不冤枉他。他就是名副其实的大爷。至所以叫他王大爷,他有那副大爷的范,就差穿一身长马掛。他每年来苏马荡就那么两三个月,可他心里装着苏马荡,他眼观六路,对苏马荡这个地方的发展格外上心。他惊呆苏马荡这个小不点,居然召来了三四十万候鸟来乘凉避暑。避暑的人多了,林中的鸟儿就有故事了。王大爷想到了写候鸟们的黄昏恋,他也触及了剧本,剧本的名字叫什么呢?唉,记性不好,搞忘了。后来他一想,别这样小打小闹,索性整点动静大的舞台剧,把苏马荡轰出去,让地球上的人都知道。所以他毛起胆子整,候鸟们自发的把一部大型史诗剧《苏马荡》公演了,赢得了好评如潮。这个剧开头难,走到后面似乎顺了,当地政府给予了精神和物资上的帮助。你说王大爷不对苏马荡一往情深,没得那情有独钟的感情,他会花精力,冬天就跑到苏马荡来,窝在自己的家里写剧本。那天冷啊!外面大雪纷飞。另外一只“候鸟”他还年轻,一文弱书生,他不喜欢用真名,用“草汤”两个字作为作者告示读者。草汤先生为啥子取个草汤吗?大学老师吗?得整点有意义的,喜欢和热爱苏马荡,怎么就不离“荡”字。搞醒豁没得吗?把两个字整在一起,丰富一下想象,它就是一个“荡”字了。这只草荡先主候鸟每年夏季来苏马荡更短的时间,因为他还在上班,放暑假了,赶紧跑过来住一段时间。可他啊,对苏马荡情意绵绵,不同的是,他大冬天的,学校放寒假了,他亦跑到苏马荡来住一段时间。他说对这个地方有感情了,莫办法,就想往大山跑。他把苏马荡这鄂西千年古镇比成沈从文笔下的《边城》,让谋道古镇弥漫着民国风。他在“谋道在线”时不时发表文章,一些文章颇有见解,敢说一些人家不敢说的事,但对苏马荡那是宠上天,全是赞美和讨好!喜欢大山苏马荡这个俏皮姑娘,不讨好怎么可以呢?心要诚嘛!记住那个时候他的笔名不是草汤,而是读雨听寒。我完全没有想到,今年他悄悄默默的写了一部苏马荡情感长篇小说《崖边的杜鹃花》出来了。嘿个咋,走到我前面去了。我大汉曾经想写一部长篇小说,反映苏马荡情爱故事的,久久没动笔,一直没有下文。这次草汤先生的小说面世了,把我将了一军,害我在芙蓉城花了9天时间亦写了一部十万字的小说《晚霞亦嫣红》。草汤先生不得了,小说亦搞出来了。如果他不对苏马荡有特别的情怀和特别的刻骨铭心的爱,他写得出来这部小说吗?恐怕难吧!我是有体会的。其实啊,对苏马荡在情感上打断骨头连着筋的痴情“候鸟”多多,不是远玲那巾帼不让须眉的一只,还有威猛的王大爷和那书生气的秀才草汤先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5,11,8 写于半夜醒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