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城里的月光</b></p><p class="ql-block"><b>作者:杜晓飞</b></p><p class="ql-block">宿舍楼下的玉兰落了满地,我总在深夜被歌声惊醒——是街角便利店的音响在循环播放《城里的月光》,女声裹着潮湿的晚风飘上来,“每颗心上某一个地方,总有个记忆挥不散”,尾音在空荡的楼道里打着转,像谁在轻轻叩门。</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桌角的台灯照着半本没看完的书,书页间夹着张褪色的电影票,是大二那年和苏晚去看的老片子。散场时刚过十点,她拉着我拐进学校后门的小巷,墙头上的月光淌下来,把我们的影子泡得软软的。“你听,”她突然停下来,侧耳听着巷口传来的歌声,“是《城里的月光》。”便利店的灯光在她睫毛上跳,她的帆布鞋尖轻轻点着地面,跟着旋律打拍子,“这首歌说,月光会把梦照亮呢。”</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那时我们总在晚自习后绕着操场散步。她的帆布包上别着片银杏叶标本,是秋天捡的,边角已经卷了边。月光透过香樟树叶的缝隙,在她发梢缀满细碎的银点,她会突然掏出画本,借着路灯的光涂几笔,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和着远处传来的歌声碎片,倒像是给旋律填了词。有次她把画本塞给我,纸上是两个牵手的小人,站在月亮底下,旁边写着:“城里的月光,能不能照到我们老的时候?”我捏着画本,看她的耳朵在月光下泛着粉,突然觉得跑道上的塑胶味都变得清甜。</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苏晚是美术系的,总在画本上记录月光。她画过图书馆前的白玉兰,花瓣上沾着月光像撒了糖霜;画过食堂门口的流浪猫,猫爪踩着月光的影子,像踩在棉花上;画得最多的是操场边的看台,台阶上总坐着两个模糊的身影,被月光浸成半透明的。我见过她对着月亮发呆,铅笔在指间转来转去,嘴里哼着“心若知道灵犀的方向,哪怕不能够朝夕相伴”,哼到最后几个字,声音会轻得像叹息。</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变故来得比毕业更早。大四那年春天,她接到家里的电话,说母亲病了,要立刻回老家。我去宿舍帮她收拾东西,看见她的画本摊在桌上,最后一页贴着张我们的合影——是在银杏树下拍的,她举着片叶子挡在我眼前,阳光漏下来,在她鼻尖投下小小的光斑。照片旁边抄着《城里的月光》的歌词,“若有一天能重逢,让幸福撒满整个夜晚”,字迹被眼泪洇过,晕成淡淡的蓝。</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送她去火车站那天,天空阴沉沉的,像要塌下来。她抱着我的胳膊说:“等我妈好点,我就回来。到时候我们还来操场散步,还听《城里的月光》。”我看着她把画本塞进鼓鼓的行李箱,拉链拉到一半,露出里面的银杏叶标本,突然发现她的手在抖。火车开动时,她从车窗里探出头,手里挥着张纸条,被风刮得猎猎响,我看清上面写着“月光记得路”,字迹被风吹得歪歪扭扭。</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后来的日子,《城里的月光》成了藏在抽屉里的秘密。她寄来的信里,总会提一句老家的月亮:“巷子里的月光好瘦,只能铺半条青石板路,不如学校的月光大方”“今天邻居家的收音机在放那首歌,我站在院里听,月亮把影子拉得好长,像能伸到你那边去”。我把信折成月亮的形状,塞进饼干盒里,盒底铺着她临走时留的画,两个小人站在月光下,手牵得紧紧的。</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有年冬天我去她的城市出差。出站时正飘着雪,她裹着驼色围巾站在路灯下,看见我就笑,围巾角上沾着的雪花,在月光里亮得像碎钻。我们沿着河边走,冰面反射着月光,像铺了层碎玻璃。她突然哼起那首歌,“城里的月光把梦照亮,请温暖他心房”,哼到“他”字时顿了顿,转头看我,眼睛里盛着的月光,和那年操场边的一模一样。</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分开那天她送我到站台,递给我个牛皮纸包。火车开后我拆开,是叠得整整齐齐的画,每张背面都写着日期,从她离开的那天开始,画的都是不同形状的月亮:弯弯的像笑眼,圆圆的像银币,还有被云遮了一半的,像块被咬过的月饼。最后一张画着两个拥抱的小人,旁边抄着完整的歌词,末尾添了行小字:“月光没迷路,我们总会再遇见。”</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如今我换了三次工作,搬了四次家,饼干盒始终放在衣柜最深处。有天深夜加班回来,楼道里的声控灯坏了,摸黑掏钥匙时,手机突然响起,是苏晚发来的视频。她那边正是傍晚,窗外的月亮刚爬上来,她举着手机转了圈,院子里的桂花开了,香气好像顺着屏幕飘过来。“你听,”她把手机对准墙角的收音机,熟悉的旋律漫出来,“邻居大爷总在傍晚放这首歌,说月光能照到远方的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我靠在门上,看着屏幕里她被月光染成金色的侧脸,突然想起大二那年的小巷,她踩着《城里的月光》的旋律,帆布鞋尖轻点地面的样子。原来有些旋律真的会刻进时光里,像月光一样,无论隔了多少山水,总能在某个深夜漫进来,照亮那些没说出口的惦念,和那些被岁月藏起来的约定。</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挂了视频,我走到阳台,城市的月光正淌过对面的楼顶。远处不知哪家的窗户里,又飘出“若有一天能重逢,让幸福撒满整个夜晚”的歌声。我摸出手机,给苏晚发了条消息:“这边的月光也很亮,等你回来,我们去操场走走吧。”</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发送键按下的瞬间,月光突然变得很稠,像化不开的糖,把两个城市的影子,悄悄连在了一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