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八十年代当土记者的往事

岁月如歌

<p class="ql-block">2025年11月8日,又是一年记者节。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书桌上,我翻出那本泛黄的记者证,指尖轻轻抚过“化州人民广播电台 化州电视台”的字样。三十年前的风尘与灯火,仿佛一下子涌了回来。那时我还在江湖镇政府,白天处理公文,夜里写稿子,人称“土记者”。如今岁月如歌,歌声未歇,只是唱的人,已两鬓染霜。</p> <p class="ql-block">那本编号009的记者证,是我最亲密的伙伴。梁振桥,男,38岁,籍贯广东省化州县——那是我,也是那个年代无数基层通讯员的缩影。证件上的照片已有些模糊,但眼神还亮着。那时跑新闻,没有相机,没有录音笔,全靠一支笔、一个本子,还有两条走得发烫的腿。铁路局、交通局、港务局的印章盖在背面,像是一张通行证,让我能走进田间地头,也能跨进机关大门。</p> <p class="ql-block">记得1986年起,我开始往《化州人民广播电台》《茂名日报》投稿。十二年,一千二百多篇稿子,每一篇都是煤油灯下熬出来的。稿费加奖金不过三千多元,我却拿出五百元捐给江湖中学建教学楼。有人笑我傻,可我知道,那不是钱,是心气。笔在手上,话在心里,就得说出来,写下来,不然对不起那些在晒谷场上跟我讲收成的老农,也对不起自己。</p> <p class="ql-block">1987年,我因农情资料工作得了第一张奖状。红金相间的五角星下,麦穗饱满,像极了那年夏粮入库超任务11.8%的喜悦。其实哪有什么秘诀?不过是每月收齐各村报表,一条条核对,数字不对就骑车去问。农情不准,政策就偏,我不能让数据“睡大觉”。后来连续三年被评为“先进农情资料员”“积极通讯员”,奖状一张接一张,像春天的麦苗,一茬接一茬地长。</p> <p class="ql-block">那年夏粮征购,全镇抽调75名干部下乡,我跟着跑遍十几个自然村,写了一篇《江湖镇夏粮入库超任务11.8%》。稿子登在县简报上,后来还被《茂名日报》刊登。那天我骑车回家,天黑了,车灯坏了,摸着夜路走,心里却亮堂堂的。不是为发表了稿子,是为这土地上的事,终于有人听见了。</p> <p class="ql-block">   作者岁月如歌于1986年4月15日任化州县江湖镇委宣传委员,肩上的担子重了,自己暗下决心,要在宣传这块园地里努力耕耘。</p><p class="ql-block"> 首先抓了宣传队伍建设,成立5人新闻报道组,聘请17人为镇广播站特约通讯员,成立镇广播电视站编辑小组,并举办镇新闻报道学习班,利用全镇有线广播喇叭600多个,镇政府所在地2个高音喇叭的优势,办好《江湖新闻》节目,7个多月来,镇广播站播出新闻稿件410篇,其中我采写本地专题新闻稿达190多篇。</p><p class="ql-block"> 为把镇委、镇政府当天召开重要会议及全镇重大新闻,当天晚上按时播出,收到了一定的效果。</p><p class="ql-block"> 我从1986年起开始热爱新闻报道工作,几年来我在《化州人民广播电台》、《茂名人民广播电台》、《茂名日报》、《茂名信息报》、《茂名税务报》、《广东农民报》、《广东农村信自报》、《广东小经济导报》、《广州科学文化报》、《湛江经济报》、《湛江科技报》、《佛山经济报》、《江西科技报》、《河南科技报》等20多家新闻单位投稿,采用稿件达1200多篇。由于我积极写稿被省、市、县7家报刊电台聘请为特约记者、特约通讯员,多次被评为市县优秀通讯员。被化州县委宣传部、茂名市委宣传部评为《优秀宣传干部》。</p> <p class="ql-block">1989年10月,镇里抓党报发行,书记挂帅成立领导小组,我也参与组织。写了一篇《江湖镇超额完成党报发行任务》,署名发了出去。稿子不长,但意义不小——党报进村,政策落地。那年我又被评为“积极通讯员”,奖状上盖着广播电视台的红章,像一枚火种,点燃了我对新闻的执着。</p> <p class="ql-block">退休后,我也没闲着。手机成了新“笔”,美篇成了新“报纸”。我拍家乡的稻田、老屋、节庆、人情,写那些渐渐被遗忘的乡土故事。到现在,我发表了1703篇作品,阅读量超过598万人次。有时候孙子笑着说:“爷爷,你比网红还红。”我摇摇头,哪是什么网红?不过是个舍不得放下笔的老家伙,还在为这片土地轻轻鼓掌。</p> <p class="ql-block">前些天整理抽屉,把那些红封面、金边框的荣誉证书一本本拿出来,摆在桌上。阳光斜照进来,照在那一排排“荣誉证书”四个字上,金光闪闪。它们不说话,可我知道它们记得——记得我骑车下乡的风雨夜,记得我伏案写稿的煤油灯,记得我为一句标题反复推敲的执拗。这些证书,不是终点,是路标,标出了一段用笔和心走过的路。</p> <p class="ql-block">作者岁月如歌于1973年1月参加工作,曾经任陈谢大队会计员,大队党支部书记兼公社革委副主任;1980年1月调到江湖公社办公室工作,曾经任统计员,资料员,镇委办公室副主任,主任,镇委宣传委员,镇政府副镇长;1999年9月调到化州市畜牧水产局工作,曾经任副主任科员兼人事股长,计财股长,工会主席。于2013年8月退休,在平凡工作里,40年间,积极做好本职工作,得到领导信任,评为先进工作者,有28个荣誉证书。</p> <p class="ql-block">如今我回到家乡江湖镇政府大楼前,拍拍照片,发个美篇。穿件干净的短袖,笑一笑,竖个大拇指。不是炫耀,是欣慰。这片土地变了,楼高了,路宽了,可有些东西没变——比如我对它的爱,比如我依然愿意为它写点什么的冲动。从“土记者”到“美篇创作者”,变的是工具,不变的是那颗想说话的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天是记者节,我打开美篇,写下这篇小文。不为别的,只为纪念那个骑着“飞鸽”牌自行车、背着帆布包、在田埂上奔跑的自己。岁月如歌,我愿一直是那个哼着小调、记录真实的“土记者”。只要心还跳,笔就不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