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采风】中国唯一的直辖县——三泉县

快乐仙子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走出阳平关镇,迎面便是陡峭的山坡,蜿蜒而上,直抵古代三泉县城遗址——今宁强县擂鼓台村所在地。这里曾是唐初设立的三泉县治所,历经唐末五代战乱纷争,县名未易,建制不改,延续至宋元,历史脉络清晰可溯。北宋时期的三泉县,便是今日宁强县的前身,地处秦蜀咽喉,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三泉县之所以名垂青史,不仅因其悠久建制,更因它开创了中国历史上中央直辖县的先河。在长达百余年的直属京师岁月中,它成为中国迄今为止唯一一个由中央直接管辖的县。如今全国虽有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四大直辖市,却再无“直辖县”之设;然而早在千年前的北宋,三泉县已独享此殊荣,成为中国行政史上的孤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三泉县城遗址坐落于秦蜀交界的嘉陵江谷地,东倚龙门山,西临奔流江水,地势险峻,易守难攻,素为秦蜀水陆交通要冲。城址呈不规则长方形,东西长约千米,南北宽约五百米,总面积达五十万平方米。遗址依山就势,分为三级台地,俗称“擂鼓台”,现存城墙基址与护城河遗迹仍依稀可辨,诉说着昔日的雄踞之势。</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们踏着湿滑的黄泥,拾级而上,攀过数十级石阶,眼前却仅余一座孤寂土丘,荒草丛生,不见标识碑刻,亦无亭台遗构。唯有风过耳畔,似在低语千年往事。这片沉默的台地,曾是帝国边陲的行政中枢,如今唯余苍茫。</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下阶梯的时候,我和芳草先后滑了一跤,相机的U镜也被撞破裂了。下来后,我们俩赶紧向各位先人赔不是,无意打扰先人们,请他们见谅。</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幸而石壁之上,镌有铭文,字迹斑驳却清晰可读。三泉县城遗址位于宁强县阳平关镇擂鼓台村4组,初设于唐天宝元年(742年),由利州改属梁州,迁治于沙溪之东关城。北宋乾德二年(964年)十一月,宋太祖命王全斌伐蜀,次年孟昶归降。因三泉地处险远,军情传递受阻,遂于乾德五年(967年)五月初二下诏,令三泉县不隶州府,直隶京师开封。至道二年(996年)升为大安军,后复为直辖县,直至元初至元二十年(1283年)撤并,历时直辖长达165年,开中央直管县级政区之先河。此地曾出土《皇帝耤田手诏》《仪制令》及宋代瓷器等珍贵文物,见证其历史地位。</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未来,三泉县城遗址将借助多学科科技手段开展系统考古发掘,全面揭示古城及其周边聚落的文化内涵。这一工作不仅对厘清宁强地区的历史沿革具有重要意义,也将为研究秦蜀古道的交通变迁、军事布防与行政制度提供关键实证,让这段尘封千年的直辖县传奇,重新走入今人视野。</p> <p class="ql-block">摄影:快乐仙子</p><p class="ql-block">地点:宁强县</p><p class="ql-block">时间:2025.10.2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