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学

北方狼

<p class="ql-block">《我的大学》</p><p class="ql-block">——选自《秦川》《攻书莫谓难》</p><p class="ql-block">全国科学大会召开。</p><p class="ql-block">这一切,正在改变着一批青年人的命运,高考制度恢复,全国科学大会召开,一个个惊喜的消息传来,是那样如晴天霹雳,陈光明曕念前途,处于一种莫名的激动中。</p><p class="ql-block">在乡下的一个农舍,陈光明见到了他的语文老师雷梦达,雷老师说:“光明,机会来了,你要正确把握好方向,千万不能坐失良机,党史部分,重点学习党的六大以来的内容。中国历史,世界历史,你重点要做的,是先列出年表,然后你就扩大视野,扩大知识面,逐步展开。语文部分,毛主席的一篇文章《愚公移山》,你要重点复习,因为那里面包含有古文部分,千万千万记住。一定要背熟弄懂,不敢有半点马虎。高考在即,你把困难就考虑的大一点,把对手就估计得强一点。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坚定和努力。你底子硬,功夫强,不能轻言放弃,悔恨终生,前路茫茫,你就自己走吧。”</p><p class="ql-block">从雷梦达老师那里告别,陈光明对G君说:“你想报考大学你考,我没有这个勇气和把握。我就报考中技,说不定考试题还能出得简单一点。因为一个农村娃,咱见识就少,打不下老虎,咱就打个野兔吧!能考上一所什么学校,这就要看一个人的命里有没有。”</p><p class="ql-block">恰恰相反,那一年的陕西,大学文科的考题偏于简单,百分不弃,零分不录,语文考题正好是古文《愚公移山》的翻译。</p><p class="ql-block">G君手持录取通知书去一所大学报到了。</p><p class="ql-block">在中技试场上,题卷发放到桌面上,陈光明顿时慌了手脚,那些公式概念丢了好几年,把算式关系都搞不清楚,一场考试,陈光明名落孙山,败下阵来。他捶胸顿足,深深自责没有听雷梦达老师的话,与触手可及的高考成功仅差一念,失之交臂。</p><p class="ql-block">下一步怎样复习成了大难题,别说丢下这四季庄稼没有经济收入,只是在外边学习,每天吃饭都成了大问题。</p><p class="ql-block">G君从高校寄来了一夲蓝色封面的《中学史地考练题》,就互不打扰,各忙各的事了。</p><p class="ql-block">陈光明相约了几个社会学友,有家庭条件好的,爸爸是水利局长。有家庭条件差的,爸爸是农民。他们来自不同的几个公社,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八方打探,四处捕风,寻找着旁听讲坐的可能和机会。早出晚归,实在太晚,就在外边设法借宿。而相对于陈光明,那就是不断的混饭,走到哪里就吃到哪里。</p><p class="ql-block">在那乡间的公路上,他们骑着自行车急驰如飞,远方的田野,河流,山原,林木依次被他们甩过,路旁的野菊开得正艳,风声呼呼,流水淙淙,汽车从身过快速擦过,扬起了好大的一片灰尘,刮得人摸索前行,睁不开眼。</p><p class="ql-block">在北塬的土窖洞里,在庄稼地头的大树下,在乡村的农家小院,在某中学的某个角落。几个社会考生相聚在一起,好象总有争执不完的知识点,讨论不完的书夲中的问题。一会儿争执得面红耳赤,一会儿又张嘴哈哈大笑。是参加高考的共同追求把他们聚拢在一起。</p><p class="ql-block">时而南湾中学,时而北塬中学,时而张庄中学,时而晨光中学,你追我赶,一路竞骑,一天就是150多华里。</p><p class="ql-block">一天下午,太阳就要落山了,陈光明想,明天早上学校里还要举办一个数学讲座,在附近村子找个地方先住下,也不会浪费太多时间。 </p><p class="ql-block">他手握书卷来到田野,走近一个牧羊人,说出借宿一晚的意思,那是一个16岁的小青年,他很友好,陈光明一开口,他就爽快地答应了。陈光明想,家里可能应该还有其他什么人,一进门,该够婆婆妈妈的应付一阵子了,谁知道到了那人的家里,把羊赶回羊圈驰进几锨土,再没有见到其他人,而那五间厦房,却是青砖蓝瓦,高大气派,坐落有致,整齐一新。</p><p class="ql-block">陈光明问:“这房这么新,盖得这么好,是谁给你盖的?”</p><p class="ql-block">那人说:“生产队的干部。”</p><p class="ql-block">陈光明又问:“家里还有什么人?”</p><p class="ql-block">那人说:“孤儿,就我一个。”</p><p class="ql-block">原来是部队飞机打靶,把一个炮弹误落到他家的院子里。幸亏他正好不在家,就炸了一些不值钱的东西,部队来人连忙道歉,和生产队长说好,赔偿损失800元。1975年的800元那可不是一个小数字,亲戚来人向生产队要钱。经大队、生产队几个干部商量,年轻人成家在即,没有几间房子怎么行?就用那800元给他盖了五间新房子。说明了在那个村,还是求真务实,民心向善的。</p><p class="ql-block">陈光明说:“看来你小子是时来运转,因祸得福呀。”</p><p class="ql-block">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召开,在大会闭幕式上,宣读了郭沫若的文章《科学的春天》。</p><p class="ql-block">“我们民族历史上最灿烂的科学的春天到来了。我是上一个世纪出生的人,能参加这样的盛会,百感交集,思绪万千。在旧社会,多少从事科学文化事业的人们,向往着国家昌盛,民族复兴,科学文化繁荣。但是,在那黑暗的岁月里,哪里有科学的地位,又哪里有科学家的出路!科学和科学家,在旧社会所受到的,只不过是摧残和凌辱。封建王朝摧残它,北洋军阀摧残它,国民党反动派摧残它。我们这些参加过“五四”运动的人,喊出过发展科学的口号,结果也不过是一场空。大批仁人志士,满腔悲愤,万种辛酸,想有所为而不能为,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我们不少人就是在这种暗无天日的岁月中,颠沛流离,含辛茹苦地度过了大半生。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领导中国共产党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建立了新中国,人民得到了解放,科学得到了解放。”</p><p class="ql-block">“毛主席和周总理又亲自为我国规划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对科学事业和科学工作者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我国的科学事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回忆起这些情景,一桩桩、一件件的往事都涌上心头,好象就在眼前一样。饮水思源,我们怎能不万分感激和无限缅怀伟大领袖毛主席和敬爱的周总理呢!万恶的“四人帮”对科学工作百般摧残,对科学工作者横加迫害,妄图重新把我们的祖国拉回到愚昧、落后、黑暗的旧社会去。但是蚍蜉撼树谈何易。” </p><p class="ql-block">“你们是初升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革命加科学将使你们如虎添翼,把老一代革命家和科学家点燃的火炬接下去,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我的这个发言,与其说是一个老科学工作者的心声,毋宁说是对一部巨著的期望。这部伟大的历史巨著,正待我们全体科学工作者和全国各族人民来共同努力,继续创造。它不是写在有限的纸上,而是写在无限的宇宙之间。春分刚刚过去,清明即将到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让我们张开双臂,热烈地拥抱这个春天吧!”</p><p class="ql-block">拜读着郭老的讲话稿,陈光明的心情处于无限激动中,他勉励自己,一定要刻苦学习,珍惜这高考到来的最后一班車,这班车,将会使自己脱下草鞋,穿上皮鞋。告别农业粮,吃上商品粮。这班车,将会把自己带向大城市,带向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p><p class="ql-block">陈光明低下了头,他似乎是在思考着什么。在某高校的那幢教学大楼里,有一个窗明几净的教室,教授们懂得好几个国家的语言,正在那里滔滔不绝地给大家上课,那教授,即使吃一个鸡蛋,一个苹果,一个西瓜,一瓶牛奶都是从国外进口的,当然,跟随他左右的夫人,比他年轻10多岁,花枝招展,才华横溢。小鸟依人,气质非凡。教授用的都是国家专门配发的红旗牌小轿车,有专人司机,阳台上盛开的几盆鲜花,一定是蓝中有红,红中有黄,黄中有白,白色似雪。教授喝着用飞机运来的外国牛奶,杨振宁,李正道都是他的大学同学。说不定,周总理还亲切接见过他。</p><p class="ql-block">中南海的丰泽园,书架上一定有教授的专著。在那个教室里,桔黄色的课桌,桔黄色的椅子,也许是浮白色、淡蓝色、碧绿色、粉红色。不过我更喜欢蔚蓝色,和大海的颜色一模一样。那里边的一个座位,一定是属于我的。如果说没有,淡黄色的课桌,椅子就行。估计应该是单人单桌,上课学生向老师提问题,一定不会是举手提问,而是向老师递交条子。至于什么是活动黒板,阶梯教室,到了那里一切就知道了,反正,在高中没有。</p><p class="ql-block">夏风吹拂着他那疲惫不堪的脸,他恢复了意识,回归到现实存在中的敢问路在何方?一步一个脚印。</p><p class="ql-block">在北塬中学,下课晚了,陈光明就住了下来,适逢正是夏天,离学校操场不远处就是几丘土原,林木丛生,沟坡纵横。适逢在操场边上有个乒乓球案子,陈光明就地取材住了下来,到了晚上十一点,远处走来一个人,是学校的烧水工人,那人叮嘱,“晚上睡觉把裤子缠到脖子上,这附近原上有狼,让狼咬到喉咙麻烦可就大了,你不敢睡得太死,一定要灵醒一点,一般情况下,狼咬人,它先用尾巴试探,看你睡着不动,它才敢下口。”</p><p class="ql-block">陈光明从地上摸了两块砖头放在身边,就头枕书包,呼呼大睡了,蒙昽中,月亮一会儿在天的东边,迷呼了一会儿,月亮就爬升到了头顶,他嘴里背诵着:“且问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p><p class="ql-block">在地里看过庄稼,野外一个人露天睡觉,对他而言并不生疏,即使没有被褥,也能马马虎虎的睡上一晚,至于在那个用水泥做成的乒乓球案子上怎么睡?从教室拿两张旧报纸就行了,狼,它不敢吃我,因为我是它哥,我是陈光明。</p><p class="ql-block">第二天一觉睡醒,一队跑操的学生在哨音的指挥下,已经列队跑到了自己身边,他赶忙起身,摸了摸头:“妈的,昨天晚上,我这是睡在哪里?睡得正香,真扫兴。”</p><p class="ql-block">一种精神的力量感召着他,叶剑英元帅的五言诗,这样的豪言警句时时提醒他,困难只是暂时,成功就在前头。</p><p class="ql-block">攻城不畏坚,</p><p class="ql-block">攻书莫畏难。</p><p class="ql-block">科学有险阻,</p><p class="ql-block">苦战能过关。</p><p class="ql-block">在晨光中学,墙上的黑板报,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考练题,陈光明站在那里用夲子记,一站就是两个小时,暂时搞不清楚可以,拿回去慢慢研究。</p><p class="ql-block">在陈光明农村的房子里,贴着一张醒目的条幅:“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墙壁上贴满八开白纸,上面有地图、公式、概念、填充、选择、题型论述、名词解释。他用红色的铅笔在上边勾划了一杠又一杠,觉得不妥,再补充两句。他如饥似渴,从知识的源泉中吸取着智慧和力量。”</p><p class="ql-block">春节到了,他亲自给大门上贴了一副对联:“着意迎春春定到,逆水行舟步步高”。横联题:“自强不息。”</p><p class="ql-block">终于滴水穿石,成功一步一步向他接近,那一年,他考入古城的一所重点大学,村里人说:“陈光明几年都没有摸书了,不知道他是怎样考上重点大学的?”</p><p class="ql-block">古城的那所大学,陈光明填写了个人高考志愿,他失意地对自己说:“咱就尽个心吧,对于上大学那种事,咱连想都不会想,去哪个工厂当个工人倒还可以。”</p><p class="ql-block">当邮递员实实在在地把高校录取通知书送到他手里时,他甚至连一句感谢的话都说不出来,淡然一笑,已索然无趣,几近麻木了。</p><p class="ql-block">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当代范进,历经1977、1978两次高考落榜的沉重打击,他已是万念俱灰,精神疲惫,笑不出声了。</p><p class="ql-block">一排排的法国梧桐,一株株的秀美塔松,高楼栋栋,翠柏挺立,红红的花,绿绿的叶,中国西北地区一流的图书馆,一流的高校办公大楼,整洁宽敞,窗明桌净的大教室,香甜可口的饭菜,美丽壮观的阶梯教室,到处是匆匆行走的脚步,到处是一片欢声笑语,商店里的服务员,面带微笑,热情大方,把一件件色彩鲜艳的电壶,脸盆,牙缸,牙刷,毛巾,香皂递到新生手里。这里的一切都令人心花怒放,美不胜收,来自祖国西北五省区的莘莘学子们,就要插上理想的翅膀,在知识的海洋里迎风破浪,奋力拼搏,扬帆起航了。</p><p class="ql-block">昔日龌龊不足夸, 今日放荡思无涯。</p><p class="ql-block">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遍长安花。</p><p class="ql-block">清晨打开窗户,校园的广播里播放着甜美动人的歌曲《我们的生话充满阳光》。中午林间散步,《我们的生活比蜜甜》、《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九九艳阳天》歌声清脆、悦耳,回荡在整个大学校园。</p><p class="ql-block">高校体育场,蓝球队进行着你争我夺的激烈竞赛。</p><p class="ql-block">在学校行政大楼前,一批又一批的新生,一张张的笑脸,一颗颗兴奋不己的心,在那里忙不停机地合影拍照。</p><p class="ql-block">远方的鸿燕,请你快快飞,把一个高校新生的喜悦送到父母亲身边,寄给思念中的兄弟姐妹。</p><p class="ql-block">校园小径,几个学生手里捧着厚厚的书,一边走,一边向教授提出问题。</p><p class="ql-block">阶梯教室里,正在进行着一场别开生面,独具见解的学术报告,李天芳,一个中国文坛响亮的名字,《延河》杂志社的编辑,陕西作协专业作家,陕西省文联副主席,陕西妇女文化研研究会会长,学院中文系的荣誉教授,正在讲台上介绍着她的散文作品《山连着山》、《打碗碗花》、《种一片太阳花》的创作经过。从阶梯教室里边传出热烈的掌声一片。</p><p class="ql-block">她说:“师大是培养和造就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摇蓝,它是一所母鸡大学,在这所大学里,不仅能孵化出支撑我国四个现代化走向未来的教育科研体系,孵化出一只只甘于奉献,默默无闻,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小鸡,但是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在我们的这所大学里,一定能够飞出白天鹅,飞出金凤凰,飞出展翅雄鹰,它将会飞得很高,很远,飞得超出了我们大家的共同企盼和想象。继往开来,时不我待,让我们大家充满自信和热情迎接这一天的早日到来,因为路就在脚下,自豪和荣誉属于我们这所社会主义的新型大学!”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怀念老局长穆斌海先生》</p><p class="ql-block">惊悉老局长穆斌海同志去世的不幸消息,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p><p class="ql-block">穆斌海先生是渭北大荔县两宜镇南健村人,于2025年10月10日不幸因病离开了这个世界,终年八十八岁,我想,在他逝世前,一定承受过巨大的身体痛苦,在他去世几天之后,远在深圳的一位朋友给我转发了一条消息。</p><p class="ql-block">最后见到老穆一面,是在2024年八月间,那天我领着夫人去县城的一家医院看病,刚走出医院大门,突然手机铃声响了,我仔细一看,是教育局老局长斌海兄长打来的,他说:“你到我这里来一下,我有一个忙要请你帮。”</p><p class="ql-block">把夫人送回小区,刻不容缓我就赶去了他那里。</p><p class="ql-block">这几年,他和夫人居住在县城敬老院的一个公寓楼里,虽然说居住面积不大,倒也住得安逸与清闲,他不抽烟,也不喝酒,但每当我到了他那里,他总准备有香烟,他说:“我不抽烟,但对你的抽烟习惯我会包容,烟还是少抽一点好。”</p><p class="ql-block">穆局长最初不在大荔教书,他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毕业于省城政法学院,大学毕业以后被分配到西安外国语学院从事汉语言文学教学工作。他和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赵文润是大学同班同学,赵文润老师是教授唐史的,他的教学深入浅出,字正腔圆,知识掌握全面,深受学生欢迎。</p><p class="ql-block">2013年因一次大学同学聚会,我有幸在古城西安见到了赵老师,我说:“在历史系79级全班61个学生中,我是最坏的一个学生。”</p><p class="ql-block">赵文润教授说:“不,在我的印象中,你反应灵敏,处事果断,应变能力强,是那一级最好的一个学生。”</p><p class="ql-block">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斌海兄由于长期两地分居,为了照顾家庭困难,他毅然放弃在省城高校优越的教学工作环境,回县任教,他的工作被安置在大荔县教学研究室,一开始他就担任县中教组组长。</p><p class="ql-block">在1983年9月,我从省城师范大学毕业以后工作分配回大荔,斌海时任中教组组长,我毕业以后被分配在教研室中教组工作,负责历史和地理两科的教研工作,当时中教组还有四个老牌大学生,有傳德兴,上海复旦大学毕业,负责物理教研工作,吴寅生,陕西师大中文系毕业,他是从陕北清涧联系回大荔工作的,夫人是教师,陕北人,和他一同回大荔,吴老师负责语文教研工作。吴万红,朝邑大寨子人,负责化学教研工作,吴万红的身体有病,在不长时间内因家里盖房劳累就因病过早地去世了。董炳章家住大荔县城,负责数学教研工作。老穆主持政治组教研工作,由于升职为县中教组组长,后补充了一位政治教研员名叫李新成,大荔县许庄镇许庄村人,宝鸡师院毕业,他是当时最年轻的一位中教组成员,他接替了斌海同志的政治教研员工作,一年后去了大荔县党校工作。</p><p class="ql-block">当时县上的工资水平比较低,毕业第一年,我的工资为47元五角,第二年一个月加了十元钱资,月工资57元5角。</p><p class="ql-block">1984年9月,穆斌海调去大荔县委宣传部工作,当时他把房子里的许多不值钱的东西全都拉走了,我说:“你还真舍不得那些旧东西,点一把火烧了吧。”</p><p class="ql-block">老穆说:“旧物件有感情,敝帚自珍留着还能用,扔了太可惜。”</p><p class="ql-block">1985年春天,我去了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那边工作,月薪170余元,当时斌海的大儿子在宁夏当兵,他来信告诉我,儿子去了南边打仗,以后他的成长情况,我会来信告诉你。</p><p class="ql-block">时间到了1986年春天,由于宁夏那边的承诺没有兑现,我在清明节那一天借故要回陕西原籍祭祖,和大荔籍的一位姓马的老教师离开了那里。</p><p class="ql-block">在此之前,当时的陕西省人民政府出台了一项新政策,凡是出走在外地的临时工作人员,手续办妥了的人员,没有必要再回陕工作,凡是在外省没有办妥工作手续的,在五一节之前必须回陕工作,超过时限一概不予受理。</p><p class="ql-block">我在外省工作,陕西的情况我一点都不知道,当时在大荔县委工作的斌海兄看到《陕西日报》刊登的“各地不再另行下发文件通知,以当日陕报通知为准的消息以后,他的心里很着急,当即把报刊内容剪裁下来,亲自交给我在大荔县城工作的一位重要亲属,并特别强调说:“那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县上有一些干部认识不到位,你务必想尽一切办法把这个人给我弄回来。”</p><p class="ql-block">我在宁夏那边接到陕西来信,当即去了固原,从平凉转车回到大荔。</p><p class="ql-block">1988年,斌海同志担任大荔县教育局长,由于计划生育原因,我在大荔县朝邑中学的工作受到了排挤,限制和打压,校方停止了我的教学任务,我成了那所中学的一个被边缘化了的闲人。</p><p class="ql-block">有一天,时任县教育局长的穆斌海同志来朝邑中学指导检查工作,简单过问了一下学校工作情况以后,穆局长在那个学校消失了。</p><p class="ql-block">那天为了特意招待穆局长,朝邑中学校长特意作了具体生活安排,特意加了几道菜,但是吃饭时却找不见穆局长。</p><p class="ql-block">穆局长那天来到我的房子里,一走进房门出口就批评我的房子赃乱差,后来他说,今天中午我那里都不去了,吃饭就在你这里。”</p><p class="ql-block">我说:“那很简单,我从朝邑街上提来一些饭菜,这事不就解决了吗?”</p><p class="ql-block">穆局长说:“不行,你得亲自下厨房给我做一顿饭,今天中午咱就吃大肉水饺,让我看看你的手艺。”</p><p class="ql-block">从街上买回了大葱和大肉,一边说着我在宁夏的见闻,气候变化,风土人情,斌海的兴致很高,问我去过没有去过银川老城,去过没有去过金积堡,青铜峡,吴忠的城市变化大不大。”</p><p class="ql-block">学校来了几次人,督催穆局长去学校餐厅吃饭,穆局长说:“你们先吃,就不用考虑我的吃饭问题了,今天中午我的饭由老罗管。(我比穆局长年龄小18岁,穆局长一直称我为老罗)。”</p><p class="ql-block">饭做好了,给老领导做了一碗我亲手包的大肉水饺,穆局长说:“看来你的生活能力还行,今天的这碗水饺,是我在这几年以来,吃过的最香的一碗饺子,由此看来,你会做饭,饿不死了。”</p><p class="ql-block">以后断断续续,在县上见过他几次,由于当时的教育内部人事关系比较敏感和复杂,一些关系搞得很对立,听人说他很爱耍脾气,工作上事事有阻力,当时县上有一种说法:“一把手又吵又闹,二把手横行霸道,三把手随叫随到。”</p><p class="ql-block">斗转星移,物是人非,当年的那些人和人之间的恩恩怨怨,早已成为了过眼烟云,但是穆局长为人正派,高风亮节,关心同志,一心为公的光辉形象依然铭刻在我的记忆中。</p><p class="ql-block">前两年,穆局长把我叫到他那里,他对我说:“有几个局长,包括管人事的韩文俊,都先后去世了,王法合局长也走了,李万长几位老领导他们都不在了,我有一个想法,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天会死的,我不怕死,就怕死了以后我的结论没有人下,县教育局的新任领导人家根本就不了解我,我也不想麻烦组织,我的悼词还是由你执笔来写吧,我信得过你。”</p><p class="ql-block">听到那样的话,我说:“马克思很忙,阎王爷也不待见你,一时还通知不到你这里,你就安心多活几年吧。”</p><p class="ql-block">退休以后,我写了一部长篇小说《秦川》,斌海同志对我说:“看来党内的许多事情,你了解的比我多,赶快把《秦川》写出来,告诉那些奋斗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朋友们,教书把人教不死,复杂的内耗和内斗会把一个人活活拖死。”</p><p class="ql-block">我问:“《秦川》中的肖局长,你认为写得怎么样?”</p><p class="ql-block">穆局长说:“关心和保护知识分子,我做得很不够,我知道肖局长的形象离我很近,但是我不如他,没有他立党为公的模范形象,没有看出来。在我的手下,还出了一个倍受全国网络关注的小说家,不管《秦川》能够出版与否,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p><p class="ql-block">穆局长还交给我一项任务,把他在这些年以来编写的获奖楹联让我给他作成电子文档,发送给大荔县的楹联协会领导。其中内容积极,文字规整,写作功力之强,不失为一位久经考验的老干部,老党员的优秀之作。</p><p class="ql-block">感到安慰的是,穆局长交办给我的几件小事,在他的生前我都一一照办了,人的生命,有可能在天地间的某一地某一时会突然消失和终止,但是兄长情,同志义是在很长时间之内难以忘怀的。</p><p class="ql-block">穆斌海先生去世之后,网上有这样一首悼念诗写得很好:</p><p class="ql-block">曾领教坛施善政,</p><p class="ql-block">又携联墨著华章。</p><p class="ql-block">谦和处世邻皆赞,</p><p class="ql-block">磊落为人青史扬。</p><p class="ql-block">骤雨惊传星陨落,</p><p class="ql-block">联坛痛送德声长。</p><p class="ql-block">同州有幸存高义,</p><p class="ql-block">千古流芳姓字香。</p><p class="ql-block">——沉痛悼念渭南联坛泰斗穆斌海先生!(甜泉水敬上)</p><p class="ql-block">谨以此文纪念老局长穆斌海先生,愿天堂没有悲愁,一路走好。</p><p class="ql-block">陕西/北方狼</p><p class="ql-block">2025-10-14</p><p class="ql-block">星期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