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家浜研学一日游

春暖花开

<p class="ql-block">拍摄/文字:春暖花开</p><p class="ql-block">拍摄时间:2025年11月6日</p><p class="ql-block">拍摄地点:江苏常熟沙家浜</p> <p class="ql-block">今天跟随老年大学,参加了沙家浜研学一日游,收获满满,感触深深。</p><p class="ql-block">沙家浜景区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是一个集红色教育、生态观光、文化体验、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它因京剧《沙家浜》而闻名全国,是“芦荡火种”的发源地,拥有独特的“红色传奇、绿色生态、水乡风情”三重魅力。这里是抗日战争时期苏常太抗日游击根据地的重要区域,新四军伤病员在此依靠当地群众,与日伪军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p> <p class="ql-block">瞻仰广场: 广场上的大型雕塑群像气势恢宏,是缅怀革命先烈、举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重要场所。</p> <p class="ql-block">第一站,我们走进了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馆内通过大量的历史照片、文物和多媒体技术,生动再现了当年新四军和“江抗”部队的英勇事迹,以及沙家浜人民与军队的鱼水情深。那些逼真还原的历史场景,仿佛将我们带回了那段烽火岁月。看着那些简陋却充满力量的遗物,听着那段艰苦卓绝的历史,我们更加懂得了什么叫“铭记”,也更加珍惜今天和平安宁的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p> <p class="ql-block">从纪念馆出来,正巧遇上一群幼儿园的小朋友们也来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他们一个个天真可爱,正在拍集体照。看着这些祖国的“小萌芽”和承载历史的纪念馆同框,那种传承的意味不言而喻。周围的游客们都忍不住露出慈祥的笑容,纷纷举起手机、相机,记录下这充满希望的一幕。</p> <p class="ql-block">随后,我们乘船驶入沙家浜最核心的自然景观区就是广袤无垠的芦苇荡,被誉为“华东地区最大的湿地公园”之一。小船悠悠,在水巷中穿行,两岸是茂密高耸的芦苇,随风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这曾经是抗日军民天然的屏障,如今是我们眼中优美的风景。阳光洒在水面上,波光粼粼,岁月静好,大抵如此。</p> <p class="ql-block">第三站,我们漫步在横泾老街。这里是一条复原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风貌的影视基地,青砖黛瓦,旗幡招展。街上有酒坊、布庄、铁匠铺等老店铺,工作人员身着旧时服装,营造出浓厚的民国风情。也非常适合拍照,随便一个角落都很“出片”。这里也是多部影视剧的取景地。沿着老街往深处走,便来到了风景最为旖旎的水上芦苇荡自然风景区。</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景色,堪称今日之最。水中,成排的芦苇宛如天然铸成的一道道防护墙,挺拔而坚韧;水面上,数座小桥纵横交错,将整片水域勾勒成一幅绝美的江南水墨画。而岸上,深秋的画笔早已将树叶染得五彩斑斓,红色、黄色、绿色交织在一起,为这幅静谧的水墨画添上了最浓墨重彩的几笔,美得让人心醉。</p> <p class="ql-block">最后一站,我们观看了《芦荡烽火》历史革命实景演出。这是一场利用现代声光电技术,在真实的芦苇荡水域中上演的沉浸式实景剧。当经典的智斗桥段上演,阿庆嫂与刁德一在戏台上斗智斗勇,那句“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唱响时,全场都沸腾了。演员们精彩的表演,生动再现了当年革命战士与敌人周旋并最终取得胜利的历史场景,让我们在震撼与感动中,为这次研学之旅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p> <p class="ql-block">这一日,我们既接受了红色的洗礼,又沉醉于绿色的诗意。沙家浜,不只是一片风景,更是一段活着的历史,一次深刻的感动。不虚此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