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5-11-06</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从范仲淹墓园出来,原本想去二程(程颐程颢)墓园看看,但导航一看,还有20多公里的路程,且越走离家越远,此时已下午近一点半,我晚上还要赶回学校去。于是果断决定以后再去,先返回洛阳城吃午饭,然后去二里头遗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吃饭的当儿,我担心家队友走了一上午路又开车会太累,提议就不去二里头遗址了,以后有机会再去,直接回家得了。可家队友坚持要去,只好让他在车上稍事休息,然后直奔位于偃师的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到达博物馆门口已是下午3:40。之前我已经看过周边不少遗址或博物馆,诸如三门峡渑池的仰韶文化遗址博物馆、三门峡市区的虢国博物馆、郑州的大河村遗址博物馆、郑州荥阳的青台遗址博物馆、洛阳的周王城天子驾六博物馆等。其实我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很是混乱,总是理不清头绪。但每到一处看实物,都是挺震撼的,也寄希望于通过身临其境,让自己能有更切身的感受,增长见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如果说仰韶文化(约公元前5000年—前3000年)的发现填补了中国新石器时代的认知空白,为中华文明起源研究提供实物依据,那么二里头遗址则将中国信史推进至公元前2000年左右,为夏王朝的存在提供了重要考古证据,使中国五千年文明史得到国际广泛认可。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由于自己历史知识的浅薄与局限,所以在走进博物馆之前,先做了一番功课,看了很多篇文章介绍,算是对二里头遗址的考古价值做了大致了解。这样参观起来就不至于摸不着头脑或者一知半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二里头遗址,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区,是东亚大陆最早的广域王权国家遗存、迄今为止可确认的中国最早的王朝都城遗址,被誉为“华夏第一王都”、“中华文明总进程的核心与引领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二里头文化与二里头都邑的出现,使中国历史由"多元化"的邦国时代进入到"一体化"的王国时代,奠定了古代“中国”的基础,被称为“最早的中国”,其文明底蕴通过商周时代王朝间的传承扬弃,成为华夏文明的主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二里头遗址对研究华夏文明的渊源、国家的兴起、城市的起源、王都建设、王宫定制等重大问题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是学术界公认为中国最引人瞩目的古文化遗址之一。(以上信息转自百度百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但同时也存在不同的声音,有两个争议:二里头遗址到底是夏都还是商都?传说中的夏朝,真的连成熟文字都没有吗?因为<span style="font-size:18px;">西方学界曾认为“文字、城市、青铜器”是文明的三大标准,但从二里头出土的文物看,始终不见一个“夏”字,也就是没有直接文字证明“这里是夏”。</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但考古学家许宏说:“二里头的价值,不在于它是不是夏都,而在于它是‘最早的中国’——它第一次出现了王朝的雏形,第一次把‘天下’的概念,变成了实实在在的宫殿、城池和礼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争议还在继续,争议的解决有赖于考古拿出实证。但作为我们普通人,能从考古发现中了解文明的演进,知道我是谁,从哪里来,又将往何处去,就足矣😅</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以下图片展示的是二里头博物馆的“镇馆之宝”</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前的广场特别宽阔且空旷,而两侧的大片芦苇,更是形成了独特的景观。此时正值深秋,芦苇下端叶片青黄相间,顶端则开着洁白的芦花,与博物馆建筑相映成趣,营造出旷远幽邃的访古探源氛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博物馆的外观设计也很有特色,<span style="font-size:18px;">以 “考古探方” 为灵感源泉,其外观呈现出不规则的几何形态 ,恰似遗址发掘现场的原生状态,又</span>融合“钥匙”“盘龙”等二里头文化元素,象征其作为中华文明起源钥匙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走进博物馆, 一种古朴厚重又神秘感就扑面而来。空间很大,给人一种辽远幽深感,色调则以夯土色和紫铜色为主,既有历史厚重感又体现现代建筑美学。</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博物馆里有五个基本展厅,“第一王朝”展示的是夏王朝发展脉络及历史地位。“赫赫夏都”(第二至四展厅)聚焦二里头文化祭祀、战争、城市布局及生产生活。第五展厅“世纪探索”回顾夏文化研究历程及国家学术工程成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们就按照展厅的顺序一一看过来。<span style="font-size:18px;">石器、陶器、玉器、铜器,</span>一件件文物静静地躺在陈列柜里,却承载着历史的记忆,还有更多的文字说明,辅助我们理解。最早的宫城、最早的双轮车辙、最早的城市主干道网络、最早的青铜礼器群、最早的都邑网格化式布局,这些“中国之最”让人确信,这里就是最早的广域王权国家——最早的中国。 </p> <p class="ql-block">文创产品</p> <p class="ql-block">土夯的外观与四周盛开的芦苇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夕阳西下,月挂电线杆,归家已是晚上7点多,再回到学校已是晚上近10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日之间,从龙门石窟到香山寺再到白园,从范仲淹墓园再到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所看所览跨越几千年,思绪也神游在上下五千年间。孟郊一日看尽长安花,我们则一眼千年见华夏😄</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