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求凰

朴实

<p class="ql-block">美篇号:7098021</p><p class="ql-block">文/歌曲翻唱:朴实</p> <p class="ql-block">《凤求凰》是汉代司马相如为追求卓文君而创作并弹唱的琴歌,表达了司马相如对卓文君的无限倾慕与热烈追求,成为中国古代求爱经典。现代音乐家在传统基础上进行创新,以古琴、箫等传统乐器为基础,融入现代编曲手法,创作了多个曲调的歌曲版本。朴实翻唱的是李砚作曲的《凤求凰》。</p> <p class="ql-block">汉景帝年间,成都才子司马相如受邀赴临邛富商卓王孙家宴,众宾客皆知卓王孙之女卓文君才貌双全,却无人敢近。唯有司马相如敏锐捕捉到她通音律、善诗书之灵气,认定这位才女恰似他心底寻觅的知音。为表倾慕,酒至半酣,相如抚琴而歌,指尖流淌的正是即兴创作的《凤求凰》:</p><p class="ql-block">有一美人兮,见之不忘。</p><p class="ql-block">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p><p class="ql-block">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p><p class="ql-block">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p><p class="ql-block">将琴代语兮,聊写衷肠。</p><p class="ql-block">何日见许兮,慰我彷徨。</p><p class="ql-block">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p><p class="ql-block">不得于飞兮,使我沦亡。</p><p class="ql-block">司马相如的琴音清越,歌词炽烈——以“凤”自比孤高才士,以“凰”喻心中佳人,明言“室迩人遐毒我肠”(你就在隔壁,我却难诉衷肠,愁断肠)。卓文君本就慕其才名,闻琴音识其意。当夜,这位新寡才女毅然与相如夜奔,成就了“文君当垆卖酒”的佳话。</p> <p class="ql-block">新生代作曲家李砚被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深深震撼,使他萌生了用现代音乐语言重现这份炽热情感的念头,于是他反复研读文本韵律,最终构建出兼具古雅气韵与当代张力的旋律框架。在创作技法上,他采用民族d羽七声雅乐调式,旋律从平稳的中低音区娓娓道来,随规整节奏缓缓流淌,恰似告白时的情难自禁,再将求而不得的苦闷推向极致。这种旋律起伏与原赋情感曲线高度契合,让千年之前的相思之情有了可感的听觉维度,同时也能使人们感受到对自由爱情的赞颂。</p> <p class="ql-block">歌曲让司马相如的深情告白有了全新的艺术载体,为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提供了范式。2023年6月15日,在中南民族大学光谷音乐厅,这首李砚作曲的《凤求凰》,作为“诗乐雅韵”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巡演的压轴曲目,首次公开演唱,且迅速走红网络,其点击量超159亿次,让“暖心”“泪目”等热词成为古典艺术的现代注脚。歌曲的意义已远超其音乐本身,它是“古诗新唱”的典范,它打破了雅乐与通俗的壁垒,既保留了原赋“凤求凰”的比兴意象,又以现代作曲技法适配当代审美,使年轻受众得以跨越时空,共情古人的爱情追求。它不仅是一曲爱情之歌的延续,更是中华文化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生动见证。作品被国内多所音乐高校纳入教材,更是走出国门被俄罗斯、韩国、波兰等国外音乐院校列入声乐教学曲目,成为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亮丽名片。</p> <p class="ql-block">下面是朴实翻唱的由李砚作曲的《凤求凰》,钢琴伴奏:美国哈特音乐学院教授岳彩轮;MV制作:朴实(图片与视频素材来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