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巴巴多斯的岛上,豆科植物随处可见,像是金凤花、凤凰木、酸角树等,它们散落在岛屿的各个角落,形态各异的豆荚随处可见,大小不一,种类繁多。有几株粗壮的酸角树,尤其令我印象深刻。</p><p class="ql-block">第一次见到酸角树,是在巴巴多斯总理府外的草坪边。那里的海滩风光绝佳,蔚蓝的远海上泊着各式大型游轮。每当夕阳西下,本地居民和游客便会在海滩游泳、嬉戏。当时艳无意中提到,总理府门前的几棵大树似乎是酸角树——听说当地人也像我们一样,会用酸角制作类似酸角糕的食品。虽然我们都尝过酸角糕、喝过酸角汁,却从未见过酸角树本身,心中不免充满好奇。于是我们几人跑到总理府前的大树下,只见枝头挂满褐色的酸角,草坪上也落满了豆荚。我们捡起成熟的豆荚剥开,里面就是酸甜的果肉抱着种子,滋味鲜美,令人难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另一处酸角树,位于 Chinados 后面的山坡上。它矗立在一栋荒废的屋旁,枝叶茂密,树下同样散落着掉落的酸角。站在树下,可以俯瞰整条 Chinados 街道:色彩缤纷的房屋、花园里盛开的花朵、在院子里嬉戏的来福和贝塔,甚至连远方的大海也尽收眼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还有一处,是在 Chinados 后方一片闲置的空地上。那里常有附近居民放养的牛羊在吃草,一旁慢慢建起了一栋橘色的新房子。空地中央有两棵大树,以往散步经过时我从未留意,直到某天惊喜地发现,树上竟挂满了果实。我高兴地回去告诉大家,随后带上工具摘回不少酸角。后来,艳把它们做成了酸角糕,味道竟和我在国内吃过的一模一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回到重庆两年后,我竟再次尝到了来自巴巴多斯的酸角。一位在当地认识的朋友来北京学习,假期时顺道来重庆游玩。临别前,他特意给我带来了家乡的特产——是他爷爷亲手制作的酸角食品,有两种口味,一种是酸甜的,另一种是甜辣的。我的英语已生疏不少,只听懂大概是直接吃或泡水喝,看到他展示的照片,才明白那就是我熟悉的酸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