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高平二郎庙

洛阳老晋

<p class="ql-block">山西高平二郎庙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高平市寺庄镇王报村。有着中国现存最古老的金代戏台,可能不像一些大名鼎鼎的寺庙那样广为人知,但它却是一个 “小而精”的国宝级单位,拥有一样在中国戏剧史上堪称“活化石”的宝贝。</p> <p class="ql-block">始建年代:具体创建年代不详,但根据庙内碑刻和建筑结构判断,至晚在金代(公元1115-1234年) 就已经存在。</p><p class="ql-block">供奉对象:主供奉的是二郎神(通常指秦代蜀郡太守李冰之子,协助父亲治水的李二郎,而非《西游记》里的杨戬)。</p><p class="ql-block">搬迁保护:和法兴寺类似,也曾因煤矿采空区问题进行过整体搬迁保护,确保了文物的安全。</p> <p class="ql-block">金代戏台让王报村二郎庙名扬四海、并成为“国保”的镇庙之宝。</p><p class="ql-block">在戏台的石质束腰上,清晰地刻着“金大定二十三年(1183年)”的字样。这就像给这座戏台发了一张精确的“出生证明”,让它成为中国现存古戏台中有明确纪年最早的一座,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p><p class="ql-block">建筑特色:单檐歇山顶:屋顶样式比较讲究,显得古朴大气。台基较高:戏台下面有高高的台基,既方便台下观众看戏,也起到了扩音的作用。石柱木构:四根粗大的石柱支撑起整个屋顶,结构稳固。三面观:早期的戏台多是三面开放的,观众可以从正面和两侧观看表演,互动性更强。</p><p class="ql-block">这座戏台的存在,以实物证明了在800多年前的宋金时期,中国的戏曲艺术已经非常成熟,并且有了专门用于表演的固定场所。它为我们研究中国戏曲史、剧场史提供了无比珍贵的实物资料。</p> <p class="ql-block">“中国戏剧舞台的祖师爷”——高平二郎庙用一座有明确“身份证”的金代戏台,见证了戏曲在民间生根发芽的悠久历史。</p><p class="ql-block">如果您对戏曲史或山西古建筑有特别的兴趣,这里绝对是一个不容错过的宝藏之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