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由行:第三十天(11月7日)

玻璃水

<p class="ql-block">秋日的拉萨,裹挟着高原独有的清冽气息,澄澈的蓝天之下,我们的旅程以布达拉宫为起点。深知参观这座世界海拔最高的宫殿群需提前预约,抵达后我们便直奔指定窗口,顺利订下次日上午9点的门票,为后续的探访做好了准备。</p> <p class="ql-block">稍作休整,我们便前往不远处被誉为“高原颐和园”的罗布林卡。彼时秋意已染遍园区,草木褪去了盛夏的葱郁,略显凋零的景致少了几分生机盎然,想要捕捉到满意的镜头着实不易。即便我放慢脚步、四处寻觅角度,尽力定格园内的藏式建筑与残存秋景,最终也未能留下太多心仪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提起拉萨,绝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便是巍峨耸立的布达拉宫,这座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宫殿群早已成为拉萨的标志性符号。但鲜为人知的是,在拉萨城西南隅,还藏着一座被誉为“高原颐和园”的瑰宝——罗布林卡,它与布达拉宫一庄一园、一冬一夏,共同书写着拉萨的历史与风华。</p> <p class="ql-block">罗布林卡坐落于拉萨城关区罗布林卡路21号,是西藏规模最大的宫廷式园林,也是历代达赖喇嘛的夏宫。如果说布达拉宫是庄严神圣的冬季理政之所,罗布林卡便是兼具清幽景致与政务功能的消夏胜地。其历史始于18世纪中叶,1755年七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兴建格桑颇章,此后历世达赖不断扩建,最终形成占地约36万平方米的宏大规模,成为集宫殿、园林、庙宇于一体的独特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这座“高原颐和园”的精妙,在于自然与人文的完美交融。园内布局精巧,分为东部宫前区、中部宫殿区和西区金色林卡,374间房屋以格桑颇章、金色颇章、达旦明久颇章为核心,藏式建筑风格鲜明,殿堂内壁的精美壁画与海量珍贵文物、典籍,沉淀着西藏深厚的文化底蕴。更令人称奇的是园内的植物景观,100余种花木在此扎根,既有拉萨本地常见绿植,也有喜马拉雅山南北麓的奇花异草,还有从内地及国外引进的名贵花卉,堪称一座鲜活的高原植物园,四季草木繁茂,尽显灵秀韵味。</p> <p class="ql-block">如今,罗布林卡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同时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4A级旅游景区。它虽没有布达拉宫的家喻户晓,却以“藏地园林之最”的独特地位,成为读懂拉萨的另一把钥匙——在这里,既能感受宫廷的庄重威严,也能领略园林的清幽雅致,更能触摸到西藏文化与自然共生的温暖脉搏。</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告别了被誉为“高原颐和园”的罗布林卡,我们转而奔赴拉萨的文化核心——大昭寺与八廓街。</p><p class="ql-block">今日恰逢立冬,离家多日的思念悄然蔓延,大家心有灵犀,不约而同提出:中午饭就循着家乡的立冬习俗,吃一顿热乎饺子。循着烟火气在八廓街寻觅许久,总算找到饺子店。一碗热气腾腾的饺子下肚,鲜香裹挟着暖意驱散了周身寒气,也让这份跨越千里的烟火气,温柔慰藉了想家的心情。</p><p class="ql-block">饭后,刚踏入八廓街,浓郁的藏式风情便扑面而来,转经道上朝圣者步履虔诚,街巷间游客络绎不绝,两种身影交织出独特的烟火气息。由于此前已走访过多座寺庙,大家难免生出几分审美疲劳,再加之大昭寺每人80元的门票,最终我们并未入寺探访,只是沿着八廓街缓缓漫步,在转经人的呢喃与商铺的吆喝声中,静静感受这份沉淀了千年的虔诚与鲜活。</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昭寺与八廓街是拉萨极具代表性的历史文化胜地,二者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拉萨的文化核心,承载着1300多年的厚重历史。</p> <p class="ql-block">大昭寺是藏传佛教最神圣的寺庙之一,藏族民谚“先有大昭寺,后有拉萨城”印证了其中心地位。主殿觉康大殿融合藏、唐、尼泊尔、印度多元建筑风格,顶层四座14至17世纪建成的金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寺内供奉的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是信徒心中的圣物,吸引着无数人千里朝圣,殿内珍贵的壁画与文物更沉淀着深厚的宗教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藏式服装</p> <p class="ql-block">环绕大昭寺的八廓街,藏语意为“中圈”,是拉萨三大转经道之一。最初为信徒顺时针转经踏出的小径,如今已发展为集文化、商贸、居住于一体的区域,56座古建大院保留着藏式白墙黑窗、雕花木棂的独特风格。这里既有唐蕃会盟碑、清政府驻藏大臣衙门旧址见证汉藏交融,也有琳琅满目的藏族服饰、工艺品店铺及玛吉阿米等特色餐馆,2009年入选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街”,2023年获评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每日朝圣者与游客交织,尽显多元文化活力。</p> <p class="ql-block">都是从柱子的左边通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