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福建舰(舷号18),是中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标志着中国航母技术实现历史性跨越。作为全球首艘采用常规动力与电磁弹射系统相结合的航空母舰,福建舰突破传统蒸汽弹射技术路径,成功实现高效储能与系统稳定运行的完美融合。其平直通长飞行甲板上配备三座电磁弹射器和四道阻拦索,不仅提升了舰载机起降效率,更赋予其搭载歼-15T、歼-35、空警-600等多型先进舰载机的能力,为中国海军迈向远洋作战体系注入强大动能。</p> <p class="ql-block">福建舰的建造历程彰显中国造船工业的坚实步伐。2018年启动建造,2022年6月17日于江南造船厂正式下水命名,同年9月开启系泊试验,稳步推进建设进程。2023年成功完成电磁弹射“小车”试验,验证核心技术可行性。2024年5月1日,福建舰驶离码头,开启首次航行试验,并于8天后圆满完成任务,动力与电力系统表现优异。2025年9月穿越台湾海峡赴南海执行科研训练,同月22日,歼-15T、歼-35与空警-600三型舰载机成功完成弹射起飞与着舰训练,标志着全甲板作业能力初步形成。11月5日,福建舰正式入列,开启中国海军航母发展的崭新篇章。</p> <p class="ql-block">从辽宁舰的改装起步,到山东舰的国产化突破,再到福建舰的全面自主创新,中国海军正式迈入“三航母时代”。这一跨越不仅是装备水平的跃升,更是国家战略能力的体现。福建舰的入列,极大增强了中国在远海机动作战、区域制空与海上威慑方面的综合实力,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提供坚实支撑,也为中国在全球海洋格局中发挥更大作用奠定坚实基础。</p> <p class="ql-block">中国海军始终坚持“积极防御”战略,但面对日益复杂的海洋安全环境,建设强大海军刻不容缓。福建舰的诞生,源于对海洋权益的坚定守护与建设海洋强国的使命召唤。回望1999年购入未完工的“瓦良格”号,历经艰辛改建为辽宁舰,再到今日完全自主建造电磁弹射航母,中国航母之路步步为营、自主创新,书写了从追赶到引领的壮丽篇章。</p> <p class="ql-block">作为中国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国产航母,山东舰实现了总体设计、船体建造与主动力系统国产化的重大突破,为后续航母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而福建舰则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成为我国首艘具备电磁弹射能力的航空母舰。满载排水量超8万吨,采用平直飞行甲板与先进电磁弹射系统,福建舰不仅是中国造船工业的巅峰之作,更是国家科技实力与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p> <p class="ql-block">2022年6月17日上午,江南造船厂彩旗飘扬,中国第三艘航空母舰下水命名仪式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许其亮出席仪式。11时许,国歌奏响,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随着剪彩仪式完成,这艘承载民族梦想的巨舰正式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福建舰”,舷号18。经中央军委批准,福建舰作为我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母,配置电磁弹射与阻拦装置,满载排水量逾八万吨,下水后将按计划开展系泊与航行试验,迈向战斗力生成的新征程。</p> <p class="ql-block">2025年11月5日,海南三亚某军港旌旗猎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福建舰入列授旗仪式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仪式并登舰视察。下午4时30分,国歌奏响,全场肃立,五星红旗缓缓升起。仪仗礼兵护卫八一军旗正步行进,习近平庄严地将军旗授予福建舰舰长与政治委员。接过军旗的那一刻,象征着这艘国之重器正式加入人民海军战斗序列。仪式结束后,习近平与全体官兵合影留念,巨舰巍然矗立,见证历史时刻。</p> <p class="ql-block">授旗仪式在雄壮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声中落下帷幕。习近平登上福建舰,实地了解航母体系建设与电磁弹射系统应用情况。宽阔的飞行甲板上,四道阻拦索与三个弹射位清晰可见,歼-35、歼-15T、空警-600等新型舰载机整齐列阵。他听取甲板功能布局介绍,驻足察看保障设施,亲切慰问舰载机飞行员,详细了解电磁弹射的技术优势与作战效能。在弹射综合控制站,习近平亲自按下弹射按钮,空载动子如离弦之箭疾驰而出,象征中国航母技术的飞跃。他还深入舰内,走访餐厅与士兵舱室,关切官兵生活保障,勉励大家苦练本领、建功深蓝。离舰之际,全舰官兵列队敬礼,齐声高呼“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声震海天。</p> <p class="ql-block">福建舰满载排水量达8万余吨,跻身全球“超级航母”行列。按国际通行标准,排水量8万吨以上即属超级航母,而福建舰不仅吨位达标,更在技术路线上独树一帜——作为全球首艘采用常规动力搭配电磁弹射系统的航空母舰,它实现了动力效率与作战效能的最优平衡。平直通长飞行甲板、三弹射位、四阻拦索的配置,使其具备高强度、多机型 simultaneous 起降能力,为中国航母编队未来作战模式开辟全新可能。</p> <p class="ql-block">弹射杆是舰载机实现电磁弹射起飞的关键装置。歼-15T专为弹射起飞设计,其前起落架配备特制弹射杆,可牢固连接甲板上的电磁弹射器。起飞时,弹射杆牵引战机沿滑轨高速加速,在数秒内将数十吨重的战机从静止加速至数百公里每小时,犹如“拉弹弓”般将其投射升空。弹射系统由动力装置、往复车与导向滑轨构成,往复车紧锁前起落架,借助电磁力驱动,实现平稳高效弹射,极大提升舰载机出动效率与作战灵活性。</p> <p class="ql-block">2024年1月2日,央视首次公开福建舰甲板画面:洁净甲板上三条弹射轨道清晰可见,舰尾停放着全尺寸舰载机模型,海试脚步日益临近。4月,遮蔽弹射器的防护罩悉数拆除,舰载机模型就位,预示系统调试基本完成。自2022年6月下水以来,福建舰顺利完成系泊试验与设备调试,具备出海试验条件。5月1日上午8时许,福建舰缓缓驶离上海江南造船厂码头,奔赴远海开展首次航行试验,重点检验动力、电力等核心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此次海试由海军官兵与造船专家共同执行,将在真实海况下全面验证舰体性能,为后续交付使用打下坚实基础。</p> <p class="ql-block">2024年5月8日下午,福建舰圆满完成为期八天的首次航行试验,顺利返回江南造船厂码头。试航期间,全舰动力、电力及辅助系统运行稳定,各项测试数据符合预期,标志着福建舰已具备进一步开展海上试验的能力。截至2025年5月,福建舰正紧锣密鼓推进多轮海试,加速向战斗力转化。入列后,其作战模式将更加灵活多样,成为中国海军远洋作战体系的核心力量。</p> <p class="ql-block">2025年8月,融媒体片《攻坚》披露,福建舰正处在入列前的最后冲刺阶段,科研团队全力攻克滑跃与弹射起降模式的无缝衔接难题,力求最大限度优化作业流程,缩短战斗力生成周期,实现“交装即形成战斗力”的目标。9月22日传来捷报:歼-15T、歼-35与空警-600三型舰载机成功完成在福建舰上的首次弹射起飞与阻拦着舰训练,全面验证了我国自主研制的电磁弹射与阻拦系统与多型舰载机的高度适配性。这一里程碑式突破,标志着福建舰初步具备全甲板作业能力,为中国海军航母发展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