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跟随曹爱华同学的脚步走进大自然那美伦美焕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清晨的湖面像一面未被打扰的镜子,把天光云影、远山近树全都温柔地揽入怀中。我站在岸边,风从水面上滑过,带着一丝凉意,却让人格外清醒。湖中央那两座雕塑静默矗立,形状抽象,像是某种远古的图腾,又像在向天空诉说大地的秘密。四周的山林被晨光染出层层叠叠的色彩,绿中透黄,黄里泛红,仿佛大自然正悄悄更换季节的衣裳。这一刻,世界安静得只剩下呼吸与心跳,仿佛连时间也放慢了脚步。</p> <p class="ql-block">沿着山坡往上走,阳光洒在金黄的树叶上,像是给大地铺了一层碎金。小路蜿蜒向前,石墙低矮,几座现代建筑藏在树影之间,不张扬,也不突兀。右边那座塔状的装饰物随风轻晃,五彩的旗帜噼啪作响,像是在和路过的人打招呼。空气里有草木的清香,也有远处野花的微甜。这里不像景区,倒像是某个隐居者悄悄藏起来的家园,不为世人所知,却自有一番圆满。</p> <p class="ql-block">山脚下的亭子红檐翘角,飞檐下挂着风铃,风一吹,叮咚作响。游客三三两两聚在周围,有人拍照,有人倚栏远望,脸上都带着一种松弛的笑意。最惹眼的是一只穿着红色小褂的牦牛,懒洋洋地卧在石板上,眼睛半眯,仿佛在晒太阳,又像在打盹。它不躲人,也不怕人,反倒成了这景里最生动的一笔。远处山势起伏,蓝天下白云缓缓流动,像是一幅缓缓展开的水墨长卷。</p> <p class="ql-block">一只白牦牛站在山间小道上,红鞍具在阳光下格外醒目。它安静地站着,像一位守山的精灵,又像某个古老传说里的信使。身后是连绵的山脉,前方是一片清澈的湖,湖水映着天光,波光粼粼。阳光洒在它身上,毛色泛着银白的光泽,仿佛被镀上了一层柔光。那一刻,我忽然觉得,它不是在等谁,而是在守护这片土地的宁静。</p> <p class="ql-block">山谷里的河弯弯曲曲地流着,像一条青色的丝带缠绕在群山之间。两岸的树林浓密,叶子颜色丰富得像是调色盘打翻了——绿的、黄的、红的,层层叠叠,一直铺到山顶。最有趣的是河边那块蓝色路牌,上面写着“我在叠溪海很想你”,字迹清秀,还画了几片绿叶做装饰。这句告白不像是对某个人说的,倒像是大自然在悄悄表白:你看,我这么美,你不该忘记我。</p> <p class="ql-block">河水在山谷中静静流淌,两岸山壁陡峭,树木葱茏。天空是那种纯粹的蓝,没有一丝杂质,阳光毫无保留地洒下来,照得河水发亮。岸边有座红顶小屋,掩映在树影里,屋前几棵灌木随风轻摇。远处山脊上立着电线塔,冷峻的金属结构与柔美的自然形成奇妙的对比。可奇怪的是,它们并不违和,反而像是在说:人类来了,但我们也学会了轻手轻脚地生活。</p> <p class="ql-block">雪山脚下,金黄的树林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像是大地披上了一层金箔。山顶白雪皑皑,与湛蓝的天空形成强烈对比,几朵白云懒洋洋地漂浮着,仿佛也被这美景迷住了。几辆汽车停在路边,车窗映着雪光,说明这里已是热门的观景点。可即便如此,山野依旧静谧,风一吹,树叶沙沙作响,像是在低声吟唱一首无人听懂的歌。</p> <p class="ql-block">曹爱华同学身穿红外套站在观景台上,右手高高举起,像是在拥抱整座雪山,左手握着一杯热饮,雾气袅袅上升。她笑着,笑容被阳光镀上一层金边,整个人像是从画里走出来的一样。玻璃护栏外,云雾在山间游走,远山若隐若现,像梦境,又像仙境。她不说话,可她的姿态已经说尽了一切:这一刻,她属于这片天地。</p> <p class="ql-block">远远望见那块标志牌,蓝底白字写着“九寨沟 JIUZHAIVALLEY national park”,像是大地的一枚印章,宣告着这片山水的归属。背景是朦胧的山林,天空淡蓝,空气清冽。站在这里,还没进景区,心却已经静了下来。有些地方,光是名字就让人心生向往,而当你真正站在它面前,才明白——原来美,真的可以让人屏住呼吸。</p> <p class="ql-block">“弓杠岭”三个大字刻在巨石上,红漆鲜明,像是用热血写下的誓言。石上还标着经纬度和海拔,仿佛在说:这里是世界的某个确切坐标,不容错认。台阶一路向上,通向巨石,也通向远方的雪山。蓝天高远,雪峰静立,像是守护者,又像是见证者。站在这里,人忽然变得很轻,也很重——轻的是身躯,重的是心境。</p> <p class="ql-block">学为所用,根据曹爱华同学的轨迹用A1所创作。</p><p class="ql-block"> 制作 致 远</p><p class="ql-block"> 摄影 曹爱华</p><p class="ql-block"> 2025年十一月七号</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