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棒的故事

晓辰(王秀茹)(谢绝赠花)

<p class="ql-block"><b>  近日,我们《春之声》民族乐团的打击乐声部,新添了两副精致的小鼓鼓棒。这两副鼓棒,笔直而匀称,木质细腻,触手润滑,握在手中沉甸甸的,格外有分量。</b></p><p class="ql-block"><b> 你听——在这新制作的鼓棒敲击下,鼓声清脆饱满,富有张力,如珠落玉盘,似雨叩窗棂,一声声,敲进人的心里,让人不自觉地沉浸其中……</b></p> <p class="ql-block"><b>  然而,这动人的鼓音背后,藏着一个温暖的故事。</b></p><p class="ql-block"><b> 这两副鼓棒,出自我们乐团的团长——姜振清之手。前些时候,他得知团里打击乐声部缺一副称手的小鼓鼓棒,他便默默记在了心上。一日,他在小区散步时,看见一棵粗约四五公分的树枝躺在地上。姜团长停下脚步,细看那树枝,笔直修长、质地密实、富有弹性,正是制作鼓棒的好材料。于是,他小心地将它带回家中。</b></p><p class="ql-block"><b> 制作的过程是一场与耐心较劲的“修行”。他先用刀一点点地削去粗糙的外皮,再按小鼓鼓棒规定的直径和长度,削去多余的部分。经反复比量和加工,逐渐修出鼓棒的雏形。接着,用粗砂纸一遍遍打磨,再换细砂纸一遍又一遍……直到木质表面光滑如釉、细腻如脂,泛出温润的光泽。那不再只是两根木棍,而是注入了温度与心意的乐器延伸。</b></p><p class="ql-block"><b> 这两副鼓棒花去了他整整两天多的时间。手磨破了,肩膀也酸得抬不起来,后来甚至还贴上了膏药。但他不在意,只是笑着说:“做自己喜欢的事,不觉得累。”</b></p> <p class="ql-block"><b>  其实,姜团长这样“喜欢的事”,还远不止这一件。</b></p><p class="ql-block"><b> 他乐善好施,心灵手巧。知道团里弹中阮的乐友缺少得心应手的拨片,他便找来尼龙原料,剪成等腰三角形,再逐个精细打磨边缘、厚度和尖部的抹斜角度,制做出十余枚防滑又耐用的拨片,并一一送到乐友手中。要知道一个手工打磨的拨片价值百元左右。大家用着他亲手做的拨片弹出来的音符,仿佛也多了一层暖意。</b></p> <p class="ql-block"><b>  姜团长是个闲不住的人,也是个真正愿意为人着想的人。团里的指挥台用了多年,有些晃动,存在安全隐患,他看在眼里。某个休息日,便请来一位懂木匠活的朋友,两人一起动手修理。为了挪动方便还为指挥台安上四个轮子。这一修就是一小天。他虽有些疲惫,但能为团里做点事,就是他最大的快乐。</b></p><p class="ql-block"><b> 诸如此类的“小事”,在他身上,实在不胜枚举。</b></p> <p class="ql-block"><b>  这世上,一个人做一件小事并不难,难的是将温暖融入平凡,用双手一点一滴地堆砌起善意的高度。小事做得多了,便不再是小事——那是岁月里无声的佳话,是平凡人中不凡的风景。</b></p> <p class="ql-block">(乐队排练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