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南京博物院是中国三大博物馆(北京故宫、台北故宫)之一,设立历史馆、艺术馆、特展馆、非遗馆、民国馆、数字馆六大馆。</p> <p class="ql-block">南京博物院大殿即历史馆,是南京博物院的正殿,也是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原国立中央博物院旧址”的重要组成部分 。 </p><p class="ql-block">1933年,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成立,蔡元培任理事长。1935年,徐敬直的设计方案被选中,后在梁思成的指导下完成设计。大殿采用仿辽式建筑风格,<span style="font-size:18px;">以辽宁锦州义县奉国寺为蓝本,</span>为九开间庑殿顶,屋顶覆盖棕色琉璃瓦,屋面平缓,斗拱粗壮。两侧低矮的盝顶厢房形似两翼,衬托出主体大殿的宏伟气势。</p><p class="ql-block">大殿虽外观为传统辽宋风格,但主体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为框架结构。室内柱网采用减柱造,既显辽风又使得大殿明亮开敞,楼梯水磨石单勾阑与室外月台遥相呼应,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建筑的特点。</p> <p class="ql-block">辽宁锦州义县奉国寺是中国辽代木构建筑的典范。它建于辽开泰九年(公元1020年),其建筑群的主要遗存为大雄殿,是国内现存最古老最庞大的佛殿。其建筑形态反映了辽代建筑的典型特征,既受到宋代建筑技术与规范方面的影响,又在文化价值上保存了唐代遗风。</p> <p class="ql-block">历史馆大厅采用减柱造设计,使空间明亮开敞 。红漆梁柱,鲜艳夺目,八角穹顶图案精美、色彩明快。</p> <p class="ql-block">历史馆共有两层,六个展厅 。二层是1展厅“远古印象”、2展厅“史前神韵 吴越春秋”、3展厅“郡国华章 汉家故里”。一层是4展厅“六朝迭兴 隋唐华彩”、5展厅“江淮多姿 宋元气象”、6展厅“盛世江南 明清辉煌”。</p> <p class="ql-block">1展厅“远古印象”,也是“江苏古代文明”展览的首个展厅 。该展厅旨在展现江苏地区远古时期的自然生态和人类活动。江苏地处长江下游,远古时期这里森林植被繁茂,动物种类繁多,是人类和众多史前生物的生存之地。有距今1.8亿年前早侏罗纪时代的双柏原蜥脚龙化石,其高大的骨架十分引人注目。</p> <p class="ql-block">2展厅“史前神韵 吴越春秋”,展示了江苏地区从史前到春秋时期的历史文化 。</p><p class="ql-block">展览内容:35万年前,南京猿人的出现,揭开了江苏大地人类活动的序幕。8000年前,江苏发现境内最早的新石器文化遗存。6000多年前,稻作农业发展,社会阶层分化,古城古国应运而生。夏商周时期,江苏地区逐步出现徐、吴、越等方国,在与中原文化的碰撞、交融中,创造了特色鲜明的地域文明。春秋中晚期,吴国称霸,越国后来居上,灭吴后北上称霸,江苏地区的地域文化逐步融入华夏文明。</p> <p class="ql-block">青铜四凤盘,器型很大,直径大概有0.8米左右,盘口铸有四个立凤,两两相对。</p> <p class="ql-block">战国错金银镶嵌丝网套铜壶,又叫陈璋圆壶,为战国中期的容酒器,1982年出土于江苏省盱眙县穆店乡马湖村南窑庄。该铜壶通高24厘米,口径12.8厘米,腹径22.2厘米,圈足径13.8厘米,重6250克,以长龙、梅花钉构成的三层网络立体镂空网套装饰,在考古中尚属首次发现,反映了当时青铜铸造工艺的高超水平。</p> <p class="ql-block">西周青铜尊 :现口径20.8厘米,足径16.2厘米,腹深18.1厘米,高25.8厘米。其为圆筒形,侈口、高颈、鼓腹、高圈足,腹部饰窄鸟纹带蟠虺纹一周,其余为瓦纹,颈下部、圈足上部各有二周弦纹。</p> <p class="ql-block">战国青铜立鸟几何纹壶整只壶上7只展翅欲飞的立鸟,这设计理念,放到现在能拿设计大奖!错金银几何纹青铜立鸟壶,下面是三只鸟足,盖上是三只小鸟中间一只大鸟。壶身是用错金银工艺镶嵌绿松石的几何纹饰。</p> <p class="ql-block">错金银兽形尊 没有拍展签,所以忘了犀牛还是貘了。但是这个尊的做工确实没的说,造型逼真,神态栩栩如生,两眼圆睁,口微张,身上的纹饰是嵌绿松石的,背部带盖。博物馆里的"网红担当"最萌担当:战国错金银青铜牺尊这头铜牛被称为"南博最萌",这造型...确定不是古代的"表情包"?</p> <p class="ql-block">3展厅“郡国华章 汉家故里”,主要展示了江苏地区两汉时期的历史文化 。秦朝末年,刘邦经过“楚汉之争”建立汉朝,实行分封与郡县并举的政策。江苏作为汉高祖刘邦的故乡和“龙兴之地”,北部地区经济发达,政治地位显赫,先后分封了多个诸侯王国,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存。</p> <p class="ql-block">东汉广陵王玺金印,1981年出土于邗江县甘泉二号汉墓。该印由高纯度黄金制成,重122.87克,通高2.121厘米,台高0.945厘米。其龟钮精致,纹饰精美,印文阴刻篆书“广陵王玺”,是迄今发现的唯一一枚汉代刘姓诸侯王的印玺,还破解了日本延续近200年的“汉委奴国王”金印真伪的悬案。</p> <p class="ql-block">银缕玉衣目前中国共出土过三具基本完整的银缕玉衣,分别出土于徐州土山一号汉墓、徐州火山汉墓、董园一号墓葬。其中徐州土山一号汉墓为东汉彭城王刘恭后裔的墓,出土的银缕玉衣全长1.70米,玉片2600余块,银丝约800克,形状与金缕玉衣相似,现藏南京博物院,是中国第一件经考古挖掘、科学复原且品相完好的汉代银缕玉衣。</p> <p class="ql-block">六朝古都,公元211年,孙权将治所自京城(今江苏镇江)迁至秣陵(今江苏南京),次年改名建业。其间两次短暂徒都武昌(今湖北鄂城)外,建业始终是孙吴政权的首都。西晋末因避愍帝司马邺之讳,改名建康。317年晋室南迁,又为东晋首都。而后宋、齐、梁、陈,均立都建康。六朝以建康(建业)为都,前后约330年。随着农业的发展,手工业和商业的兴起,城市的兴建和扩展,以及科技、文化、艺术的进步,建康城以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重要地位与辐射能力,汇聚了南北方大批杰出人才,吸引了许多异国使臣客商,成为国际上屈指可数的大都市。</p><p class="ql-block"> 著名的南朝辟邪 金陵的形象标志 类似无锡的玉飞凤。</p> <p class="ql-block">西汉金兽西汉金兽,于1982年出土于江苏省盱眙县南窑庄窖藏,是迄今中国出土文物中最大最重的金器。西汉金兽呈豹形,蜷伏状,豹头枕伏于前腿之上颈部戴三轮项圈,通体锤饰圆形斑纹,通高10.2厘米,身长16厘米,身宽17.8厘米,重达9100克,含金量达99%,是古代金属铸造工艺和金器捶击工艺这两种技法完美结合的产物。</p><p class="ql-block">西汉 金兽 重9.1千克,有两拳大小,厚壁中空,内壁上刻有黄六两个字,猜测黄指黄金,六指编号。金兽是单独一个房间,中间独立展柜,设有安全距离,只可远观。</p> <p class="ql-block">西汉铜缸灯</p> <p class="ql-block">东汉错银铜牛灯,1980年出土于江苏扬州市邗江区甘泉2号东汉墓。东汉错银铜牛灯通高46.2厘米,身长36.4厘米,全器作牛驮灯盏造型,整体纹饰运用流云纹、三角纹、螺旋纹图案为底,饰以龙、凤、虎、鹿以及各种神禽异兽等图案,是汉代众多青铜灯具中实用与艺术完美结合的上乘之作。</p> <p class="ql-block">西晋青釉神兽尊西晋青釉神兽尊,于1976年出土自江苏宜兴周处家族墓,为浙江越窑的经典代表。西晋青釉神兽尊高27.9厘米,口径13.2厘米,底径16厘米,体饰四爪、双翼、脊毛和尾,雕刻生动,在六朝青瓷中属于罕见的艺术珍品,显示了当时高超的雕塑技艺和丰富的想象力。</p> <p class="ql-block">竹林七贤砖印模画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于1960年4月在江苏省南京市西善桥南朝墓葬出土。该模印砖画由200多块古墓砖组成,分为两幅,竹林七贤中的嵇康、阮籍、山涛、王戎4人占一幅,向秀、刘伶、阮咸与荣启期4人占一幅,是我国发现最早、保存最好的一幅砖画。</p> <p class="ql-block">4展厅“六朝迭兴 隋唐华彩”,位于历史馆一层,展览以时间为线索,展现了江苏地区从六朝到隋唐时期的历史风貌 。</p><p class="ql-block">展览内容 :公元三至六世纪,吴、东晋、宋、齐、梁、陈六国相继在南京建都,史称“六朝”。这一时期社会相对稳定,北方人口南迁促进了江南经济开发,中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科学、技术、思想、艺术等领域成就辉煌。隋朝统一后,为唐朝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唐代江苏农业发达,成为全国最大的粮食输出地,大运河的开凿加速了经济中心南移,扬州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p> <p class="ql-block">唐三彩骆驼。</p> <p class="ql-block">造型鬼才:唐三彩双鱼瓶这个瓶子简直是把"抽象派"玩明白了!两条鲤鱼的肚子贴贴就组成了瓶身,鱼嘴当瓶口,鱼鳍钻个小孔当提手,鱼尾当瓶底。设计师的脑洞大到能装下整个太平洋!更神奇的是,不管你从哪个角度看,都能看到两条鱼。这技术含量,比现在的"3D绘画"还牛!唐代人爱鱼爱到什么程度?"年年有余"是基本操作,更重要的是"李"姓皇族觉得"鲤"就是他们的"指定周边"!</p> <p class="ql-block">5展厅“江淮多姿 宋元气象”,主要展示了江苏地区宋元时期的历史文化风貌 。</p><p class="ql-block">展览内容 :宋朝结束了长期群雄割据的局面,政治开明,工商业兴盛,文化科技发达。南宋时,江南地区成为全国经济重心,稻麦两熟制推广,丝麻棉业生产专业化,髹漆工艺提升,商品远销海外。元代,扬州是“十二省治所之一”,苏州、南京和松江成为全国丝织业和棉纺业中心,文人书画艺术勃兴。</p> <p class="ql-block">元代如意云纹金盘。</p> <p class="ql-block">6展厅“盛世江南 明清辉煌”,展示了明清时期江苏地区的繁荣景象 。</p><p class="ql-block">展览内容 :明清时期,江苏社会经济空前发展,市镇兴起,人口众多,交通便利,商贸繁荣,农业、水利、丝棉纺织业和制盐业等均处于全国的领先地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初见端倪。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科技、学术、文学、艺术的繁荣,江苏成为全国的书画中心,文学创作鼎盛,还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航海家、科学家和大学者。</p> <p class="ql-block">明洪武釉里红岁寒三友纹梅瓶,于1957年3月出土于南京市江宁区东善桥响龙山明代墓葬。该瓷器口径6.4厘米,足径13.5厘米,瓶高35.8厘米,腹深35.3厘米,瓶身装饰有七组图案组成,颈上蕉叶纹,肩部纹饰三道(如意云、卷草、缠枝菊花),正中以岁寒三友图为主题,夹饰芭蕉、山石、花卉,是现存唯一一件带盖子而且保存完整的洪武釉里红梅瓶。</p> <p class="ql-block">南京大报恩寺琉璃拱门,大报恩寺是明成祖朱棣为纪念明太祖朱元璋和马皇后而建,为了显示自己是孝顺儿子,得位正,明永乐十年重建,历时达19年。大报恩寺施工极其考究,完全按照皇宫的标准来营建。此座拱门是用明代大报恩寺琉璃塔的一套备用构建复原而成,门券上的形象为藏传佛教密宗所特有的法相装饰(六拏具),门顶端高举着神态威武的金翅大鹏鸟,两侧对称设置龙女、摩羯鱼、狮羊立兽、白象王等神像和神兽。据史料记载,在当年建造大报恩寺塔石共烧制的三套完整的塔身构建,一套用于施工,两套埋于地下,用于以后的维修。这座拱门就是当时备用两套中的一套。明成祖朱棣为了怀念妈妈马皇后,让郑和耗时19年修建的大报恩寺,里面的琉璃宝塔被称为"世界第七大奇迹"!78米高,九层八面,全身琉璃构件。这个拱门只是其中一小部分,但已经足够震撼:五彩釉色绚丽,上方金翅大鹏鸟,两边狮羊立兽、白象等佛教雕塑,栩栩如生展现明代"奢侈品"工艺!</p> <p class="ql-block">清朝青花釉里红水中八事纹盘。</p> <p class="ql-block">金蝉玉叶,1954年出土于江苏苏州五峰山博士坞张安晚家族墓地14号墓,为贵族女子头上的发簪,是明代中期琢玉工艺的杰出之作,同时也是目前国内出土的唯一一件。该展品造型为一只形神毕肖、金光闪耀的蝉立于玉叶上,玉叶系用新疆和田羊脂白玉精工琢磨而成,叶片打磨细薄呈凹弧状,分为八瓣,具有极高的鉴赏价值。</p> <p class="ql-block">民国馆还原了民国时期的南京社会生活风貌,内部装饰充满了民国风情。街道、店铺、车站等场景一应俱全,建筑采用了民国时期的风格,门窗、招牌、路灯等细节都经过精心设计,仿佛让观众穿越回了那个时代。馆内还布置了许多民国时期的老物件,如家具、电器、服饰等,进一步增强了场景的真实感。</p> <p class="ql-block">民国风街区一走进去瞬间穿越民国,这沉浸式体验比现在的VR还逼真!</p> <p class="ql-block">馆内的店员身着民国服装,既是服务人员,又是活态“展品”。观众可与店员互动、购物或接受服务,如照相、医诊、邮寄、喝咖啡等。</p> <p class="ql-block">南京博物院历史馆常设“江苏古代文明展”,全方位呈现江苏地区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馆藏文物上至旧石器时代,下迄当代;既有全国性的,又有地域性的;既有宫廷传世品,又有考古发掘品,还有一部分来源于社会征集及捐赠,均为历朝历代的珍品佳作和备受国内外学术界瞩目的珍品。青铜、玉石、陶瓷、金银器皿、竹木牙角、漆器、丝织刺绣、书画、印玺、碑刻造像等所有文物品类一应俱有,每一品种又自成历史系列,是数千年中华文明历史发展最为直接的见证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