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深秋的清晨,薄雾似半透的轻沙笼罩着皖南小城,大巴在柏油路上疾驰,车行至狸桥镇,青石板路在薄雾中泛着水光。新四军二支队的旧址静默地立在晨风里,墙上的弹痕像岁月的印章。那位新四军后代讲述的故事,让八十年前的烽火骤然清晰——不是教科书上的铅字,而是带着体温的记忆。当他的手轻抚过铜像的底座,我们忽然懂得,所谓传承,原是让滚烫的往事在血脉里继续奔流。</p> <p class="ql-block">在革命先烈的凝视下打一套太极拳,是奇妙的时空对话。起手式推开晨雾,野马分鬃划开历史的烟尘。这些白发习拳者的一招一式,何尝不是另一种坚守?如同当年战士紧握钢枪,他们用稳健的马步丈量着晚晴的人生。</p> <p class="ql-block">转道孙埠蔬菜基地时,日光正好。玻璃温棚里,紫苏与冰菜在立体架子上舒展,像竖琴的琴弦。那个戴草帽的年轻创业者说起智慧农业,眼里有光,这让人想起张老先生讲述父辈革命时同样的眼神。原来红土地上的理想主义从未退场,只是从战场转移到了田间。</p> <p class="ql-block">水东镇的秋色最是醉人。明清老街的青瓦披挂着枫藤,石拱桥下绿水如碧。我们在亲心谷的草坪上展拳,二十四式如云卷云舒,太极剑划出银亮的弧线。山水间习练的这群老人,本身就成了风景——他们用舒展的肢体书写着生命的散文,每个招式都是对时光的温柔对话。</p> <p class="ql-block">归途上我忽然明了:红色是历史的底色,绿色是当下的生机,而我们这些银发学子,正是连接两种颜色的桥梁。在见证过烽火的土地上练习养生拳法,在洒过热血的山川间谈论有机农业,这本身就是最动人的中国故事。</p> <p class="ql-block">当夕阳把车厢染成暖金色,有人轻声哼起年轻时的歌。这一刻,革命岁月的豪情与太平年代的静好,在歌声里完成了交接。</p> <p class="ql-block"> 2025.11.7</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