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奔赴黄金盛宴~额济纳之行(四)

深空浅海

<p class="ql-block">10月16日,额济纳之行第6天。</p><p class="ql-block">今日行程,额济纳旗→磴口。游览景点,黄河梦幻大峡谷。</p> <p class="ql-block">早上五点左右起床,七点钟离开宾馆,还是车早。今天又是长途跋涉的一天,从额济纳旗到磴口县的梦幻峡谷,基本走G7高速,全程600多公里。行驶在茫茫荒漠之中,真的是荒无人烟,车辆稀少。</p> <p class="ql-block">九点半左右在哈尔苏海服务区停车,司机给车加油,我们则下车放松一下并加点热水,休息一刻钟后继续前行。可能是冷空气来了,一下车就觉得寒风扑面而来,是今年第一次切切实实感受到了冬天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十一点半,行至乌力吉服务区,大巴从辅道进入,大家以为要停车休息吃午饭了,谁知道在里面转了一下未停车,又从出口上路了。又行驶了一个小时后,在红古尔玉林服务区停车休息,导游小余这才让大家下车用午餐。还是各显神通,面包泡面八宝粥或饼干样样都有。我们还是吃了速热米饭。</p> <p class="ql-block">其实服务区也供应35元一客的自助午餐,饭管饱,只是菜肴比较简单,三个荤菜是番茄炒蛋,煮红肠,还有以淀粉为主的肉丸子。素菜有炒蒜苗,炒洋葱,炒包菜等。共有八种菜,但其中一种菜只剩下了空盘子,估计是热门菜,吃完以后也不再添加了。</p> <p class="ql-block">一点钟重新开车。从服务区出来不久,高速公路两旁的地形地貌有了一点变化,从单一的沙漠转为间杂着一些乱石岗子,山体也出现在了视野中,据导游说,这里已经进入阴山山脉。</p> <p class="ql-block">二点钟,从纳林湖出口下了高速,去西部梦幻大峡谷的路有点绕,只能走乡村小道穿插而去。</p> <p class="ql-block">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农家场地上摊晒着黄灿灿的玉米。</p> <p class="ql-block">总算来到了阿拉善左旗敖伦布拉格镇,重又回到了大路上。</p> <p class="ql-block">早上在额济纳时的天气不好,气温较低,只有3℃,且有风,不过是干冷,穿了薄型羽绒服到室外试探了一下,体感倒也还好。但是一路前行中,九点多在哈尔苏海服务区停车时,特别是在红古尔玉林服务区停车休息并用午餐时,一下子就感觉寒气逼人。在红古尔玉林服务区时还下起了小雪珠,气温也进一步下降,加上冷风阵阵,体感更觉寒冷。让我们这批江南来的游客一下子从夏日跃过秋季,跳转到了冬天,身上虽穿了足够厚的冬衣,却还是冻得缩手缩脚,躲在服务区室内,不想到广场上遛达。后来的途中,还时不时来一阵雨或雨夹雪,到达大峡谷前一个小时还在下雨,让大家都担心今天的游览或许要泡汤了。然而,老天还是比较眷顾,在抵达梦幻大峡谷时,天已转阴,体感也没有那么冷了。</p> <p class="ql-block">三点钟抵达梦幻大峡谷,导游安排了二小时游览时间,让我们在峡谷里自由观赏。</p> <p class="ql-block">大峡谷去了好多,即便是以岩容岩貌见长的峡谷也见过不少,有人说大同小异,兴趣不大。</p> <p class="ql-block">但等到进入其中,还是感觉有其特别之处。只是时间有限,有些精美绝伦的景未能到达。</p> <p class="ql-block">大峡谷由深红色沙石构成,融雅丹地貌与丹霞地貌为一体,记录了百万年来地貌的变迁及地质的演化过程。二个小时的游览,是一次视觉享受。宏观之,可圈可点;微观之,维妙维肖!</p> <p class="ql-block">梦幻大峡谷形成于晚白垩世,早在1.3亿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古湖,后经地壳运动,湖床抬升,在风力、流水的持续侵蚀下,逐渐形成了如今的丹霞地貌。</p> <p class="ql-block">深红色的大峡谷全长约5公里。峡谷内的阴山被当地牧人誉为“七彩神山”,山体呈红、黄、灰、白等多种颜色,只要有阳光加持,更显流光溢彩。此外,峡谷中还有人根峰、石骆驼等奇特景观。人根峰在另外一条线没有前往。</p> <p class="ql-block">狭窄幽深的一线天最窄处仅容一人侧身通过,两侧岩壁高耸,高达数十米,从谷底望天,天空犹如一条细小曲折的裂缝,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压迫感。</p> <p class="ql-block">这处景观名为世纪之吻,从特定角度看,两座山体相互依偎,犹如一对恋人在接吻,因此被称为“世纪之吻”,是峡谷中浪漫且具有代表性的景观。。</p> <p class="ql-block">景区有三条游览线路。西线是阿拉善峡谷,全程3公里左右。中线是梦幻峡谷,自驾1公里至峡谷口,可步行或乘坐电瓶车游览,能看到“梦幻一线天”等景观。东线是神水洞峡谷,自驾1.5公里可至峡谷口附近。我们不偏不倚,走了中线。</p> <p class="ql-block">这是大峡谷的博士论坛景观。画面中左侧的岩石形似一位学者,仿佛正专注地进行学术研讨;右侧的岩石则像另一位学者在与之交流,二者组合起来形象逼真,如同两位博士在开展学术论坛。是中线极具代表性的自然奇观,充分展现了丹霞地貌在风力与流水长期侵蚀下形成的鬼斧神工之美。</p> <p class="ql-block">这是石骆驼景观。岩石造型酷似一峰骆驼昂首前行,位于百米高的山壁上,会随季节变化呈现不同体态,是丹霞地貌经长期风力、流水侵蚀形成的自然奇观。我拍摄的角度不太好。</p> <p class="ql-block">这是由红色丹霞岩壁夹峙形成的狭长水涧,岩壁经流水侵蚀形成层叠纹理,底部积水潭与岩壁间的小瀑布相映成趣。这里因有泉水常年涌出而被当地牧民视为“神水”,是干旱戈壁中难得的水蚀景观。</p> <p class="ql-block">这处景观由红色丹霞岩壁构成,岩壁上有天然洞穴,岩层纹理分明,是长期风力和流水侵蚀的结果。洞穴内曾有泉水涌出,岩壁上还能看到游客堆叠的祈福石堆,增添了人文气息。</p> <p class="ql-block">此处岩石造型酷似《西游记》中的唐僧,面部轮廓、神态栩栩如生,是一处自然奇观。</p> <p class="ql-block">梦幻大峡谷虽然没有雨岔大峡谷色彩斑斓,但也颇有特色,历经万年的风侵雨蚀、洪水冲刷,峡谷两边的山体断层和节理呈现出千姿百态的造型,岩壁上的每一道纹路都是岁月留下的痕迹,具有视觉冲击力。</p> <p class="ql-block">“巨蜥踏雄狮”景观是一处极具趣味的丹霞地貌奇观。岩石造型生动逼真,一只“巨蜥”仿佛正盘踞在“雄狮”之上,二者的轮廓、姿态在红色丹霞岩壁的映衬下惟妙惟肖。</p> <p class="ql-block">从峡谷入口处乘小交通车进入,导游说回来时仍可以乘车返回。但我们宁可累一点也不愿乘车,希望不要错过每一处绝佳的景致。</p> <p class="ql-block">五点钟自峡谷出来,车行不远,在敖伦布拉格镇的万泉大酒店用晚餐。</p> <p class="ql-block">用餐后又行车一个小时左右,于七点一刻来到了磴口县城。下塌于巴彦高勒大酒店,这是一家设施设备不错的酒店。与第二天住的阿拉善左旗的酒店一样,启用了小度智能化管理模式,饮用水也用了新颖的即烧即饮的饮水机,方便又卫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