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历史进入了宋元明清时期。</p><p class="ql-block"> 从宋朝到清朝,随着开封和北京先后成为王朝都城,一向远离京师的山东地区跃身近畿重地。大运河的凿通,又使山东成为南北贯通的咽喉要津。地处海、陆丝路的交汇节点。因此,这里曾经帆影幢幢,驼铃声声。</p><p class="ql-block"> 作为儒风浩荡的山左名邦,这里自古底蕴深厚,文脉绵长。居于沃野千里的黄河下游,这里向来河川并流,遗迹星列。</p><p class="ql-block"> 在近千年的王朝更迭中,这片沃土物产富庶,经济发达,文化昌盛,民风醇厚,多族融合,在中华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书写了辉煌的篇章。</p><p class="ql-block"> 很喜欢博物馆的这段前言,突出了山东地区在宋元明清时期的特殊历史地位。</p><p class="ql-block"> 宋金时期,山东地区是王朝依恃的重要经济区,富甲一方。纺织业、尤其制瓷业达到兴盛阶段。窑址分布于淄博、泰安、枣庄、临沂等地,所产瓷器更是丰富多彩。</p> <p class="ql-block"> 白釉黑花虎形枕,金</p><p class="ql-block"> 虎为百兽之王,做枕可以消灾降福,也是阳性的象征。外观上,枕作卧虎状,虎头垫于上方,虎尾盘于腹部。神态上,粗眉圆目,虎视眈眈。阔口露齿,霸气十足。外表绘制虎皮花纹,形象逼真,是一件难得的瓷器精品。</p> <p class="ql-block"> 白釉凤纹罐,高27.4厘米,口径18厘米,底径12厘米。</p><p class="ql-block"> 器物通体施白釉,肩部绘菊花和网纹,近底处饰弦纹两道,腹部勾绘展翅飞凤并衬以祥云,黑白相映,明快疏朗。</p> <p class="ql-block"> 大官庄金墓壁画,金</p><p class="ql-block"> 1999年,济南市考古研究所在历城区港沟大官庄村西南发现了这座墓葬。</p><p class="ql-block"> 墓内有精美的壁画,其中东壁绘有墓主夫妇像。</p><p class="ql-block"> 女墓主的位置由置于椅子上的魂帛代替。墓内有两具骨架,推测为夫妇合葬,头向东,仰身直肢。</p> <p class="ql-block"> 宋代白釉刻花梅瓶是中国古代瓷器中的珍品,属于传统名瓷,以其独特的造型和精美的装饰艺术闻名。梅瓶是一种小口、短颈、丰肩 、瘦底、圈足的瓶式,以口小只能插梅枝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 一些珍贵的古籍、文本、书画</p> <p class="ql-block"> 精美的瓷枕</p> <p class="ql-block"> 描金云龙纹玉佩,明朝,邹城鲁王朱檀墓出土</p><p class="ql-block"> 玉佩由垂珠联11枚玉饰组成,佩为白玉,玉质细润,通体线刻云龙纹描金,雕刻精美、线条流畅,图案具有宋元遗风。</p> <p class="ql-block"> 孔庙牌坊</p> <p class="ql-block"> 郑燮《双松图轴》,纸本墨笔,画心纵201厘米,横101厘米。画面中有两棵一远一近的松树居中擎天而立,遒劲挺拔;旁边竹子清瘦,风姿俊迈;怪石、兰草浓淡有致、错落分明。</p><p class="ql-block"> 画作结构巧妙,利用留白手法,给予观者无限遐想空间。通过黑白对比,突显了松树生命力顽强之美。</p><p class="ql-block"> 说起郑燮,也许很多人并不熟悉,但说起郑板桥,那可是大名鼎鼎。创作这幅作品时,时年67岁的郑燮已从潍县县令任上卸职6年,回到扬州专心作画,他感慨“松之质本于性生,非可强为也”,便画了《双松图轴》送给肃翁,喻指二人“相好相倚”的情谊。</p><p class="ql-block"> 《双松图轴》是国家一级文物,山东博物馆的十大镇馆之宝之一。</p> <p class="ql-block"> 山东博物馆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张试卷,即赵秉忠状元卷。这是赵秉忠在万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的殿试中回答《问帝王之政与帝王之心》的殿试卷,是中国大陆唯一保留下来的状元卷。</p><p class="ql-block"> 赵秉忠的殿试卷是由三层宣纸制成,前一部分是关于他及其上三代的简历,后一部分为正文,共2460字,用馆阁体写成,状元卷“无一误笔”,卷首有“第一甲第一名”六个大字,万历皇帝亲笔批写,卷尾印有大学士及礼部尚书、编部尚书等9位阅卷官和1位印卷官的官职和姓名。</p><p class="ql-block"> 赵秉忠以犀利的文笔、简洁的语言和独到的见解论述了他的治国思想,把实心与实政结合起来,即把治国理论与经国措施结合起来。</p><p class="ql-block"> 状元卷在后代被传承,被家族视为传家之宝。1983年,由赵秉忠第13代孙赵焕彬捐献给青州市博物馆,现藏于青州博物馆,1991年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也是该馆“镇馆之宝”之一。</p> <p class="ql-block"> 梁冠,古称进贤冠,古代首服中使用广泛、影响深远的一种冠式。</p><p class="ql-block"> 该梁冠高27厘米,筒高18.5厘米,由冠额、顶、耳组成,正中海棠花形金池内饰宝相花,两侧为金凤。冠额及冠耳四周为贴金框架,中间嵌铜丝网,缀有金质纹饰。</p> <p class="ql-block"> 黄河之水天上来,东流入海不复还。黄河一路奔腾,在山东东营入海,携带大量泥沙堆积形成了黄河三角洲,是中国第二大河口三角洲。</p> <p class="ql-block"> 斗彩缠枝莲纹折肩贯耳尊,清乾隆年间</p><p class="ql-block"> 通体纹饰多达十一层,青花明艳优雅,红彩浓淡有致,纹饰繁缛却严谨清晰,不失细腻,底有青花“大清乾隆年制”篆书款。</p> <p class="ql-block"> 青花粉彩花鸟纹扁瓶,胎骨轻薄,色如白脂。通体以粉彩绘制纹饰,采用工笔画的技巧,图案细腻、形象</p> <p class="ql-block"> 黄地粉彩云龙纹盖豆</p> <p class="ql-block"> 精美的粉彩秋操杯</p> <p class="ql-block"> 展厅的最后一部分,是博物馆的一个名为《瓷韵》的特别展览,即馆藏明清官窑瓷器展。</p><p class="ql-block"> 展厅中,无论是展厅的布置、设计,还是展品的选取、摆放,都令人眼前为之一亮。</p><p class="ql-block"> 黄釉、青釉、釉里红、五彩、斗彩、粉彩、青花等等,这一时期你所知道的官窑瓷器,在这里几乎都找得到,可谓明清时期官窑瓷器大观。</p><p class="ql-block"> 一座山东博物馆,丰富的馆藏令人目不暇接。红陶兽形器、蛋壳黑陶杯、甲骨文、亚醜钺、颂簋、鲁国大玉璧、银雀山汉简、东平汉墓壁画、九旒冕、郑燮双松图轴等是博物馆的十大镇馆之宝。</p><p class="ql-block"> 除了鲁王朱檀墓文物展临时关闭,错失了国宝“九旒冕”,其余的镇馆之宝都有幸看到。</p> <p class="ql-block"> 几个小时逛下来,也不过是走马观花,仅仅参观了博物馆的几个展厅。</p><p class="ql-block"> 攻略时看到玩家们走出博物馆,都会在附近的超市吃午餐。我们也随波逐流去了超市,不过平常的快餐,大多店家在我们的城市也有。熟悉、更吃过,俩人各自点了想吃的套餐。</p><p class="ql-block"> 参观博物馆,不啻于美美地享受了一顿精神大餐;而参观结束,又实实在在地饱餐了一顿,今天上午的行程收获满满、完美收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