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天是2025年11月8日,星期六,农历九月十九,今天小雨,西南风4级,最高温度零上8℃。最低温度零下2℃,空气质量良。</p><p class="ql-block"> 又是一年立冬。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人法地,地法天。自然用它的方式告诉我们,是时候放慢脚步,开启“低欲、低耗、低调”的生命节奏了。</p><p class="ql-block"> 既然寒冷的日子是岁月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那就不如学着接纳,学着共处。把过冬当成是一场修行。低欲以养生,低耗以延年,低调以藏锋。不贪婪,不放纵,不炫耀,人生方能行稳致远。</p> <p class="ql-block">清晨的露水还挂在花瓣上,我站在院中,看着那朵红菊静静绽放。它不声不响,却把整个秋天的气韵都收拢在层层叠叠的花瓣里。水珠滚落,像是时间轻轻滑过,不惊扰一丝安宁。这花,不争不抢,却活得饱满而清醒,像极了人到中年才懂的道理——养生,不在药石,而在心静。</p> <p class="ql-block">另一朵深红的菊花紧实而庄重,仿佛把所有的精力都藏在花心,不轻易示人。我常想,人的身体也是如此,外在的活力,终究要靠内在的积蓄。那些晶莹的水珠,不只是清晨的馈赠,更像是自然在提醒:润养,要从一点一滴开始。不必大动干戈,只需每日静心看一朵花,呼吸匀称,便是最好的调息。</p> <p class="ql-block">粉色的那朵开得柔软,细长的花瓣舒展如指尖轻抚晨光。它不似红菊那般浓烈,却自有生机在水珠间流转。我蹲下身,看它依偎在绿叶之间,忽然明白:养生不是对抗衰老,而是学会与时光共处。像这花,不惧露湿,反而借水珠映出更清亮的自己。</p> <p class="ql-block">那朵放射状的粉菊,卷曲的花瓣像是伸向阳光的手掌,中心泛着淡淡的黄,像是藏着一缕初升的日光。我每天早晨都会来这儿站一会儿,深呼吸,感受空气里微凉的湿润。身体的节奏,其实和花开花谢一样,自有其律动。顺应它,比强行改变更有效。</p> <p class="ql-block">橙黄与红交织的花瓣卷曲如丝,簇拥成一团热烈却不喧闹的生命。我常觉得,人的情绪也该如此——可以热烈,但不必张扬;可以绚烂,但要根植于平静。每天走这一段路,看花、听风、调息,情绪便也跟着舒展了。这,或许就是最朴素的养心之道。</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又一朵红菊,花瓣边缘微微卷起,纹理分明,水珠在上面轻轻颤动。我伸出手,接住一滴滑落的露水,凉意从指尖蔓延到心头。这感觉,比任何保健品都来得真实。养生,说到底,是让身体重新学会感知自然——冷暖、干湿、呼吸的深浅,都是生命的语言。</p> <p class="ql-block">几朵红黄相间的菊花并立着,细长的花瓣向外伸展,像是在彼此呼应。它们的颜色由深渐浅,如同气血在经络中缓缓流动。我坐在石凳上,闭眼调息,耳边是风掠过叶片的轻响。这一刻,我不再是旁观者,而是和这些花一样,成了秋日里自然运转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沿着小路往深处走,秋林斑斓,晚霞染红了湖面,山影静静倒映在水中。我放慢脚步,感受脚底落叶的柔软。这样的路,走久了,心也变得轻盈。原来养生不只是调养身体,更是让灵魂有处可栖。一条小径,一片秋色,足以让人忘却烦忧,回归本真。</p> <p class="ql-block">金黄的落叶铺满小径,阳光穿过树梢,洒下斑驳光影。我踩着落叶前行,每一步都像在叩问季节的节奏。石墙静立,像一位沉默的老者,见证着年复一年的轮回。我忽然觉得,人的衰老并不可怕,只要像这秋日一样,活得明亮而从容,便是最好的状态。</p> <p class="ql-block">阳光透过树叶,在小径上投下跳动的光斑,薄雾中远处的树影若隐若现。我停下脚步,做了一组简单的拉伸。身体舒展开的那一刻,仿佛也和这清晨的天地一同苏醒。养生,不在远方,就在这每日的行走与呼吸之间,在每一个愿意停下来感受的瞬间。</p> <p class="ql-block">小径两旁的树影婆娑,石栏古朴,落叶在脚下沙沙作响。我扶着栏杆缓步前行,膝盖虽有些微酸,但心情却格外轻快。年纪大了,更要动,但要懂得节制。像这秋日的阳光,温暖而不灼人,才是最宜人的滋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