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江平的美篇

王江平

<p class="ql-block"> 关怀常在 . 善意长存</p><p class="ql-block"> 新安江街道沧滩社区沧中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周五固定日志愿服务。</p> <p class="ql-block">周五之约,爱满沧中——记心手相牵文明实践志愿服务</p><p class="ql-block"> 清晨的阳光,温柔地洒在沧中文明实践点,像是提前知晓了今日的约定,特地赶来为这场温暖的相聚镀上一层金边。又是一个周五,心手相牵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志愿者们,已然早早到来,摆好工具,放好座椅,用满腔的热情,迎接一群“老熟人”的到来。</p><p class="ql-block"> 今天,前来参加活动的老人格外多。他们或拄着拐杖缓缓而行,或由邻居搀扶结伴而来,脸上洋溢着孩子般的期待。这个周五的约定,早已成为他们生活中一份甜蜜的惦念。</p><p class="ql-block"> 一、刀剪上的“光阴故事”</p><p class="ql-block"> 磨刀磨剪子的区域,总是最富“烟火气”的地方。志愿者的身边,很快就堆起了各式各样的刀具和剪刀。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伯,小心翼翼地将一把略显陈旧的剪刀递给志愿者。他静静地站在一旁,目光紧紧跟随着志愿者磨刀的动作。</p><p class="ql-block"> 当磨刀石与刀锋摩擦,发出“嚯嚯”的声响,溅起细碎的火星时,老伯的眼神里闪过一丝光亮。那声音,仿佛不是磨在刀上,而是敲在了记忆的琴键上。我们仿佛能听见,这把剪刀曾裁剪过儿女的新衣,也曾修剪过院中繁茂的花枝。刀刃在志愿者的手中渐渐变得锃亮锋利,老伯的嘴角也慢慢上扬,舒展成一个欣慰的弧度。他接过磨好的剪刀,用拇指轻轻试了试刀锋,那满意的、如获至宝的神情,是对志愿者辛勤付出最动人的褒奖。</p><p class="ql-block"> 二、指尖流淌的“温情脉脉”</p><p class="ql-block"> 推拿按摩区,是舒缓与放松的港湾。志愿者们手法专业,力道恰到好处地落在老人们的肩颈和背脊上。一位奶奶微微闭着双眼,起初紧蹙的眉头,在志愿者轻柔的按压下,一点点地舒展开来。她脸上的皱纹,像是被春风抚过的湖面,漾开柔和而安详的涟漪。</p><p class="ql-block"> 偶尔,她会发出一声满足的轻叹,那是一种积压已久的疲惫得到释放的舒畅。当志愿者轻声询问“力度可以吗?”时,她只是连连点头,嘴角噙着笑,仿佛所有的言语都化作了这无声的感激。那一刻,她享受的不仅是身体上的松快,更是一种被晚辈悉心关照的、久违的幸福感。</p><p class="ql-block"> 三、发丝间的“焕然新生”</p><p class="ql-block"> 理发区总是排着队,有着专业理发手艺的志愿者手中的推剪上下翻飞,动作麻利而细致。一位爷爷坐在椅子上,系着围布,显得格外安静。银白的发茬簌簌落下,镜中的面容逐渐变得清爽、精神。理完发,志愿者拿着一面小镜子,让他看看后面的效果。他左右端详,有些不好意思地摸了摸自己光滑的后颈,随即露出了腼腆又开心的笑容,连声说:“好,好,真精神!感觉年轻了十岁!”那笑容里,带着一份对崭新形象的满意,更带着一份被尊重、被呵护的喜悦。</p><p class="ql-block"> 四、头疗中的“安神时光”</p><p class="ql-block"> 新兴的头疗服务,成了许多奶奶们的“新宠”。她们舒适地靠在椅背上,志愿者将温和的精油涂抹于她们的头部,配合着精准的穴位按摩。一位奶奶起初还有些拘谨,但随着轻柔的按摩,她彻底放松下来,眼帘低垂,呼吸变得均匀而绵长。她仿佛沉浸在一个无人打扰的美梦里,周遭的喧嚣都已远去。那片刻的宁静与安适,清晰地写在她无比柔和与满足的脸庞上,仿佛所有的烦恼都随着这指尖的温柔而烟消云散。</p><p class="ql-block"> 驿站里,谈笑声、剪刀的咔嚓声、按摩的拍打声,交织成一曲最动听的生活交响乐。老人们的脸上,或是绽放着灿烂的笑容,或是洋溢着宁静的满足。每一个细微的表情,都在诉说着同一种情感——他们需要的,或许不仅仅是这些便民服务本身,更是这一份热热闹闹的陪伴,这一种被社会惦记着的温暖。</p><p class="ql-block"> 这个周五,阳光温暖,岁月静好。我们与老人们的“周五之约”,未完待续……期待下一个周五,我们仍在沧中,用爱,继续书写这些温暖的故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