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时间过得真快!上一次到韶山冲还是风华正茂的学生时代,时值文革红卫兵大串联期间。那时候全国各地都有红卫兵接待站,只要有学生证食住免费,火车客车都是一厢厢满满的串联学生。我和同学结伙到韶山冲瞻仰“毛泽东同志故居”。在株州第一次看到下雪,返回时正好过年又是大串联的未期,若大的车廂空荡荡的。</p><p class="ql-block">小小的韶山冲,出了中国的大伟人。1893年</p><p class="ql-block">12月26日,毛泽东在这里诞生,并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故居是座“凹”字形土木结构农舍,东边14间小青瓦房为毛泽东家,屋前一块小坪,坪前有两口相连的水塘,毛泽东少年时代常在此游泳。每年,有无数人们带着敬意来到这里,缅怀这位伟人。</p> <p class="ql-block">6月7日:离开南岳附近的民宿,走了一条水泥路面破碎的省道,下坡都放弃天然的动能,<span style="font-size:18px;">小心冀冀,</span>刹着车慢慢溜。进入240国道,这是一条新建的快速道,路面平整宽阔,可惜几十公里没点树荫,艳阳高照柏油路面热气腾腾,上灸下蒸,人都被晒干了!喝了五、六瓶水还不解渴。途中在路边的民居休息,善良的房东大妈让我们到厅上坐,特地为我们开了电风扇。途经彭德怀元帅故里烏石镇,陈庚大将故里湘乡市泉湖村。</p><p class="ql-block">天气炎热人很疲惫,坚持到快到达目的地时,右大脚一用劲就感觉要抽筋,只好调低速度慢慢踩。在进景区的路口找了一家有客房的饭店住宿。</p> <p class="ql-block">离开大路拐进乡间小道,感受迷人的田园风光。</p> <p class="ql-block">六月的风拂过大地,百亩荷塘已悄然绽放,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p> <p class="ql-block">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p> <p class="ql-block">6月8日:早上起来外面下着雨,吃过早饭雨还没停,大家都穿上雨具,准备冒雨出发,还好雨很快停了。民宿到韶山全域旅游咨询集散中心很近,在中心拍了几张照片,沿着自行车道骑行四、五公里到达毛泽东故居。今天来瞻仰毛泽东故居的人特别多,有军事院校的军人,有高校的学生,还有一百多号七老八十,坐着轮椅,柱着拐仗的,胸前挂满勋章纪念章的纪念援越抗美60周年的原高炮63师的退役军人。我们排着长队(70岁以上有绿色通道)参观了故居内部的陈设,到毛泽东广场瞻仰毛主席塑像。</p><p class="ql-block">整个区域只有我们四部车,没看到其他骑行者。</p><p class="ql-block">下午骑行35公里到花明楼镇,入住后稍事休息,即前往刘少奇故居炭子冲参观学习。</p> <p class="ql-block">岁月如歌,韶光如诗。在湘江的涟漪中,韶山冲以其独特的魅力,静静诉说着岁月的故事。这里不仅是一片充满绿色的山水田园,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韶山冲,一个古朴而宁静的村落,承载着毛泽东主席童年的回忆。</p><p class="ql-block">“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p> <p class="ql-block">领袖故里</p> <p class="ql-block">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同志故居》为邓小平1983年6月27日所题。</p> <p class="ql-block">故居陈列的原物有:堂屋中的两张方桌,两条板凳和神龛;厨房中的大水缸和碗柜;横屋中的方桌;父母卧室中的床、衣柜、书桌、长睡椅和摺衣凳;毛泽东卧室中的床、衣柜、方桌;毛泽覃卧室中的床;毛泽民卧室中的床、书桌和衣柜;农具室中的石磨、水车和晒谷大木耙;碓屋中的米碓、糠碓、风车。</p> <p class="ql-block">堂屋</p> <p class="ql-block">厨房</p> <p class="ql-block">横屋,是吃饭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父母卧室。</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卧室。</p> <p class="ql-block">毛泽覃卧室</p> <p class="ql-block">农具室</p> <p class="ql-block">碓屋</p> <p class="ql-block">晒谷坪</p> <p class="ql-block">南岸私塾是毛主席小时候接受启蒙教育的地方,毛主席8岁开始读书,在韶山接受了6年的孔夫子教育,6年时间里换过7所私塾,毛主席在南岸学习了2年,南岸私塾是主席少时读过的私塾中唯一保存下来的一处旧址。</p> <p class="ql-block">范阳堂是私塾内的核心建筑,原为邹姓家族的祠堂,高悬“范阳堂”匾额,陈列着石雕元宝等镇宅之物。 </p> 毛泽东广场。 <p class="ql-block">这块像只昂首的雄鸡的景观石来自广东的英德,材质是黄石,石头上镌刻“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几个红色大字。</p> <p class="ql-block">瞻仰大道两旁有对称的六处小景观石,分别题刻着毛主席一生众多杰出诗词作品中的代表作《沁园春·雪》、《沁园春·长沙》、《七律·长征》、《蝶恋花·答李淑一》、《卜算子·咏梅》、《七律·到韶山》。</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铜像是1993年经中共中央批准兴建的纪念毛泽东一百周年诞辰重点献礼工程。主席身着中山装,手执文稿,左胸前挂着”主席”字样的出席证,目视东方,面带微笑,神采奕奕、巍然挺立,成功的再现了主席在开国大典上的光辉形象。</p> 前往炭子冲刘少奇故居。 <p class="ql-block">从长沙出发,又返回了长沙。</p> <p class="ql-block">“刘少奇故里”牌楼,是1998年刘少奇同志诞辰百周年之际投资建成的。门楼高12.4米,宽15米,呈山墙暴露式,颇具江南古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刘少奇同志铜像,是1988年刘少奇同志诞辰90周年时落成的,由时任国家主席杨尚昆同志亲自揭幕。铜像广场两边山头青松傲立、杂树生花,石级中央一条苍翠的匍地龙笔直前伸,广场视野开阔,四周山头连绵起伏,幽远深遂。广场正前方,整齐的小松柏簇拥着一个庄严肃穆的平台,平台中央,少奇同志铜像威严地矗立着。</p> <p class="ql-block">刘少奇同志纪念馆是全国唯一一座系统、完整地介绍刘少奇同志生平业绩的传记性专馆。开馆于1988年11月24日,占地面积2700多平方米,采取江南园林式建筑风格,纪念馆正门上悬挂的“刘少奇同志纪念馆”匾额,由邓小平同志于1987年题写。</p> <p class="ql-block">刘少奇工运历程专题馆以刘少奇同志领导中国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的历程为脉络,通过近200幅珍贵历史图片、100余件(套)文物、资料,采用雕塑、图表、艺术装置等多种形式,展现刘少奇同志作为中国工人运动和工会事业的开拓者、奠基者、创新者、理论集大成者,中国工人运动杰出领袖的卓著功勋和伟人风采。</p> <p class="ql-block">刘少奇故居是一栋土木结构的普通江南四合院,占地面积13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460平方米,共有房屋21间半,其中瓦房16间半,茅屋5间。故居共陈列展品200多件,生动地再现了湖南农家的风貌和刘少奇同志在这里学习活动的部分场景。</p> <p class="ql-block">花明楼</p> 景区留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