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五日研学行 初二2班 张墨白</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五日的研学时光如湘江流水般匆匆而过,却在我心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记。这趟旅程,既有文人墨客的千古情怀,也有生态保护的责任担当,更有师生同窗的温暖相伴,每一段经历都成为了成长路上珍贵的馈赠。</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研学的第一站,我们走进了岳阳楼。站在“衔远山,吞长江”的楼前,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仿佛在耳畔回响。登楼远眺,烟波浩渺的洞庭湖尽收眼底,渔帆点点,鸥鸟翔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韵在此完美交融。老师细致地为我们讲解岳阳楼的历史变迁与文学价值,让我们不仅领略了古建筑的精巧工艺,更读懂了古人“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襟,这种精神力量深深震撼着每一个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随后,我们抵达了星城长沙,而橘子洲头的探访则让我们感受到了青春的激昂与家国的情怀。漫步在湘江之畔,望着对岸层林尽染的岳麓山,想象着青年毛泽东在此“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豪情壮志,心中涌起无限感慨。江风拂面,草木葱茏,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不仅孕育了伟人的理想,更见证了时代的变迁。同学们结伴而行,在橘子洲的草坪上交流感悟,在毛泽东青年雕像前驻足沉思,青春的朝气与历史的厚重在此碰撞,让我们对“责任”二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此次研学的核心主题——环境保护,则让我们从人文情怀走向了现实担当。在长沙的环保教育基地,我们通过实地观察、实验操作,系统学习了水污染治理、垃圾分类、生态保护等相关知识。专家们用详实的数据和生动的案例,为我们揭示了当前生态环境面临的挑战,也让我们看到了环保工作者们的坚守与付出。我们走进湘江边的生态修复区,亲手参与了植被养护工作,看着曾经的滩涂如今重现绿意,真切体会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内涵。这些实践经历,让环保不再是课本上的抽象概念,而是转化为我们心中沉甸甸的责任与行动的自觉。</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五天的旅程中,最温暖的莫过于老师与同学们的陪伴。每当我们在学习中遇到困惑,老师总会耐心地答疑解惑,用专业的知识和温暖的鼓励为我们指引方向;每当我们在行程中感到疲惫,同学们总会伸出援手,分享零食、互帮互助,欢声笑语洒满了每一段路程。从岳阳楼的集体诵读到环保基地的小组合作,从橘子洲的并肩漫步到旅途上的相互关照,我们在协作中收获了友谊,在陪伴中共同成长。这份师生情、同学谊,如同冬日的暖阳,温暖而珍贵。</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研学虽已结束,但它带给我的成长却从未停止。我不仅领略了湖湘大地的人文之美,树立了强烈的环保意识,更懂得了责任与担当的意义。感谢老师们的悉心教导与无私付出,是你们让这趟旅程充满了知识与温暖;感谢同学们的真诚陪伴与热心帮助,是你们让这段时光充满了欢笑与感动。</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这五天的经历,是一次知识的充电,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它让我明白,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既要胸怀文人的家国情怀,也要肩负起环保的时代使命,用所学知识守护绿水青山,用青春力量书写责任担当。这段难忘的研学之旅,将永远镌刻在我的记忆中,成为我人生路上不竭的动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