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异型扳是直扳救星

了然

<p class="ql-block">学习打乒乓,教练的第一课便是握板。因为握板是你乒乓水平的“天花板”,正确的握板,让你前途无量,而错误的握板则是一条死胡同。</p><p class="ql-block">乒乓球握板可分为二类,横板和直板。说白了,横板,直板实际上是手的延伸,手指,手腕的灵活运用。基于这个观点横板是当前的主流握板,因为它避开了人体的限制,手指、手腕的运用非常灵活。而直板因为身体的局限,手指、手腕的活动被限制了。故,直板没落了。尽管法国小将勒布伦的直板让人眼前一亮,观察其握板,他的握板很有特点,在所谓的“小钳式”握板上,侧重于大拇指的运用,再加上中指在后面的顶,他的这一握板的调整,让反手的拍型有了更多的调整空间。因此,小勒布伦的反手技术不差于横板的技术,相持开来,不落下风。但是,这种握法,使得拍头重,拍柄轻的感觉。若让小娃娃用这种握法训练,小娃娃的手小,力气小很难拿稳球拍,拿不稳球拍,一切免谈。因此,乒乓球器材厂家,要为小娃娃生产出小而轻,又不失质量的特制球拍。</p><p class="ql-block">最近有许多乒乓器材商,另辟蹊径,在乒乓板上做文章,想彻底改变打直板,手指,手腕不灵活的弊端,让直板和横板一样丝滑流畅。有雷式,彭式球拍,小规模的推广,大规模的推广当属于三维乒乓器材厂家,它们的产品有枪拍,苏式的大钳、小钳等产品。而且已推广了几年了,但是在球场上使用这类产品的人并不多。因为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位拿异型球板夺冠之人,没有影响力!</p><p class="ql-block">按照厂家的介绍,一个握拍的改变就会让你的乒乓球水平再上一个台阶。我不禁好奇,也禁不住诱惑,决定买一块试试,根据厂家介绍,手小者宜用苏式小钳。</p><p class="ql-block">我在网上买了一块,试一下苏式小钳的魅力。一取到货,我就迫不及待地尝试了,正手多尼克f1(旧胶皮),反手武藏正胶(新胶皮正胶)。用旧胶皮可体验到板子的差别。这一体验,让我大喜过望。先用直拍横打,横打不经意之间鞭打的感觉特别明显,出球质量比我六、七千的拍子还稳定,再用正手攻球,鞭打的感觉还是不错,由于握拍的改变,正手出球的弧线变长了。因此,击球时动作要比原来的动作小一点,或者要故意用身体压弧线,才能保证上台率,球上台的质量非常高。接着又用正胶搓球,由于拍面可随意调整,搓过去的球弧线低,速度快,左右切换非常丝滑。</p><p class="ql-block">这一体验,我对这款苏式小钳非常满意,直拍横打,食指的指根作用非常明显,不像传统的直拍横打一定要凸显出拇指和中指的作用,食指的作用微乎其微,而苏式小钳横打,除了拇指和中指的作用,又加上了食指指根的作用,使击球的质量提升了许多。更重要的是拍子后面的中指,无名指,小指很自然的靠拢了,而且握拍的感觉很稳,没有头重脚轻的不适感,也没有那种轻飘飘的不适感,拍子后面的手指收缩靠拢,让横打的面积增大了许多。</p><p class="ql-block">通过体验,真是不试不知道,一试有惊喜。各位如有兴趣不妨一试。我以为三维乒乓器材厂家的思路是对的,方向也是对的,直板的手指,手腕灵活了,背面的击球空间增大了,直板的腾飞指日可待!</p><p class="ql-block">其实,如今的乒乓器材不可与昔日的相比,多少年来,乒乓器材在力量,速度,旋转方面上大做文章。套胶的迭进,底板的更新换代,材料的更新,形状的改变。但是横、直在握板上没有多少改观。可喜的是中国三维乒乓器材脑洞大开,开始了大胆的尝试。但愿这尝试能彻底改变直板握板的囧境,助直板飞黄腾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声明一下,我可不是厂家聘请的试打员,也不是专门宣传某家。我只是觉得为直板的腾飞尽一点微薄之力。顺便简单介绍一下我打球的历史,曾在中学乒乓球队打过四年球。1982年大学毕业后,到了单位,与同事调侃用大刀一样玩你们,大刀玩了30年。后又改回直板,又玩了20多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