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八月闽西南故地重游之六—龙岩长汀丁屋岭

洋溢

这次出行共三天时间,陆陆续续在漳州、龙岩两地跑了一些地方。第三天上午不到十点就逛完了土楼王景区,还有空余时间便打算再找一个景点逛逛。龙岩这边还来得比较多,旅游景点除永定土楼外,还有古田会议旧址、冠豸山、龙硿洞、九龙湖、培田古民居、长汀古城和丁屋岭等景点‌,这些景点基本都去过,考虑顺路、时间、难度等因素,最后选择了长汀丁屋岭作为此次出行的最后一站。<br> 据介绍,丁屋岭是长汀县古城镇丁黄村里最大的自然村,是一个拥有800多年历史的客家山寨村落,古村以“无蚊传说”闻名遐迩。丁屋岭山高林密、空气清新、曲径通幽、风景如画,至今仍完好保留原始村落形态,被许多人称作“客家山民原始生活的活化石”。 黄泥墙、黑灰瓦、木房子、石台阶随处可见,粗糙厚重的石寨门,天然独特的老石板,敞开式的老祠堂,乾隆年间的老古井是这个村庄历史与文化的积淀。丁屋岭先后获得“闽西十大最美古村落”、“福建摄影家与画家创作基地”、“影视拍摄基地”、“厦门大学校外实践基地” “国家级传统古村落”、“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等美誉,并有十多部影视作品先后在丁屋岭拍摄取景。<br>  从永定土楼王景区到丁屋岭大概200公里路程,在长汀收费站下高速后,先在路边找了一家餐馆吃过中饭,才朝着丁屋岭方向驶去。在山路上行驶将近20公里后,到达山上的停车场,虽非节假日,但来这里的游客不少,停车场都停满了车。以前来过丁屋岭,知道这里不收门票,从停车场走过去也不远,就没坐观光车。从停车场到山寨只有几百米,现在新修了台阶直接上山比以前更近了,前行一段就可看见一座灰色石片砌垒成的寨门,石门上嵌一石匾,上书遒劲楷书“丁屋岭”。穿过寨门后开始下坡,路边有一座“山寨人家”的客栈,现在似乎荒弃了。往下走还有丁屋岭国际青年旅社等房屋,都没开门 营业。 一路走来,感觉景区游客虽不少,但不少店铺都没开门。上次过来是19年春节期间,那时游客更多,景区充满生气,所有店铺都对外营业,整个景区热热闹闹。现在反差有些大,一直来到游客服务中心所在的路口,才稍有些人气。这里是一个丁字路口,左边是牛市街,我选择先往右边去。 走过一座风雨廊桥,下去就是一个小湖,湖面波光荡漾,清澈明亮,湖边修建几间优雅别致的水榭亭台。这里是山房水寨,是到丁屋岭必去的打卡点之一。客家木楼依山而建,临水而居,保留了丁屋岭原生态的建筑风貌。 与上次相比,湖边新修了一些设施,这座寨上桥上次好像没有,不过走到桥后并没什么景,看导游全景图这边应该有一个后山花园,可站在桥上观赏花景,现在只能看到一片青山。还是回到湖边绕湖行走,湖边的景色更漂亮。 这条长廓叫做“同心桥”,附近的桐花山谷有百米落锅瀑布,但在修缮中就没去找寻。但临湖而建的木屋旁悬崖下有一丝细小的泉水落下,被称为小瀑布。山房水寨这些木楼以前都有店铺或展览,现在也没看见了,但古老的木屋倒映在清澈的湖水里,犹如一幅水墨画。 从山房水寨返回到村中路口,再走进牛市街去逛逛,牛市街入口还有一只水牛。据介绍丁氏祖先以前是居住在山下一带,家里的耕牛经常走失,后来发现牛经常在丁屋岭山坳里的一个小水潭里过夜,丁氏祖先就觉得这地方也许是个风水宝地,便请来了风水先生,发现这个地方果然能使人丁兴旺,便整村迁移至丁屋岭,把家安在了这里,丁氏祖先为了纪念水牛,便取名“牛市街”。 前行来到了聚星堂,这是一个影视展览馆。丁屋岭的的原始风貌和特色显著的红色文化,吸引了很多剧组来丁屋岭取景。有《风雨出汀州》、《绝命后卫师》、《绝境铸剑》、《绝密使命》、《古田军号》、《邓小平出山》和《浴血荣光》等十多部影视作品先后在丁屋岭拍摄取景。 丁屋岭的房屋是一座座一层或者两层的小楼房,黄泥墙、黑灰瓦、石台阶、木房子随处可见,山寨到处古朴厚重和自然生态,百姓建房都用本地特有的“丁屋岭页岩”作为材料,山寨吊脚楼随着地势,依山而建,高低起伏,错落有致。 丁屋岭页岩是丁屋岭房屋的一大特色,这种页岩的特点“又硬又脆”,不按他的纹路撬呢,非常硬,按他的纹路撬,一片一片很容易撬开,非常脆。页岩往上是夯土墙,客家人为了墙体的坚固,在制作的时候加入了红糖糯米,再往上则是清一色的黑灰瓦。整个寨子的房屋依地势而建,古朴原生态。 沿着巷子走了一会儿,发现里面店铺开门的不多,许多店铺都关着门,偶尔有两、三家餐馆在营业。寂静的巷子里,看到的只是陆续走过的游客,找寻曾在这吃过小吃的小吃店,也没开门了。也许现在的游客只是闲逛,没有什么消费,生意也做不起来。 据说这个小水潭便是当初找到水牛的地方,后来村子里的人也就把家由山脚下迁移到此处,在这生活了下来。这座老井是乾隆年间的老古井,古井水甘甜清凉,雨天不溢,旱季也不会干枯,大块花岗岩石凿成的圆形井沿,早被村民打水的绳索拉出许多缺口,只好用铁箍箍住。 走到牛市街尽头,用无人机拍拍丁屋岭全景。丁屋岭整个村庄的布局也呈现一个丁字形,往山房水寨方向走的是“丁”字的那一横,牛市街则是“丁”字的一钩。丁屋岭最为奇特的是村内800年来无蚊子生存,成为一个未解之谜。 开始往回走,丁屋岭是一个拥有800多年历史的客家山寨村落,被誉为“客家山民原始生活的活化石”。在牛市街这条800年前的明清老街上,至今保留着128栋木构土屋,村内的古寨门、古井、古祠堂、古戏台等古迹,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记忆。 出了牛市街,再返回停车场,虽然前面走过一遍,拍过照片,还是随手再拍几张。丁屋岭的建筑风格独特,黄泥墙、黑灰瓦、木房子、石台阶随处可见,粗糙厚重的石寨门、天然独特的老石板、敞开式的老祠堂、乾隆年间的老古井等,都体现了客家传统建筑的特色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