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6月20日,在延边大学2025届学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食堂阿姨刘晓梅的演讲感动了无数人(可搜索视频)。</p><p class="ql-block"> 刘晓梅阿姨的演讲,我一句没改,贴在下面。读第一遍,眼眶热;读第二遍,心里暖;第三遍,想起自己家里那个总爱唠叨“多吃点”的人。她没讲大道理,只把四年的笑,盛在饭勺里,递给我们。</p><p class="ql-block">原文如下:</p><p class="ql-block">亲爱的同学们:</p><p class="ql-block"> 今天,站在这里,我有点紧张,也有点激动。我是二食堂一楼“宝哥风味砂锅居”的阿姨,也是后勤饮食服务中心的刘晓梅。可能你们更熟悉的是我手里的饭勺,而不是话筒。</p><p class="ql-block"> 四年了,每天在窗口见到你们,听你们喊一声“阿姨”“姐姐”,看你们从青涩少年长成挺拔青年。记得你们捧着碗说“阿姨多加点饭”的腼腆;记得考研那会儿,深夜来食堂时你们疲惫却发亮的眼睛;也记得那些悄悄放在档口、留给我们的果茶和糖果……这些点滴,我和后勤的叔叔阿姨们都记在心里。</p><p class="ql-block"> 别嫌阿姨啰嗦啊。今天你们要毕业了,我真是有太多放心不下:</p><p class="ql-block"> “外卖再快,不如自己煮的安心”——工作再忙,也要抽空做顿饭,热汤热菜养胃更养心;</p><p class="ql-block">“熬夜加班,别总拿泡面糊弄”——身体是奋斗的本钱,吃饱了才有力气追梦;“委屈难过了,千万别一个人硬扛”——记得给家里打电话,或者回来找阿姨唠唠嗑。</p><p class="ql-block"> 孩子们,在父母眼里,你们是宝贝;在我们后勤人心里,你们也是捧在手心的孩子啊!为了送你们远行,全体后勤叔叔阿姨连夜包了15000个饺子。东北人说“上车饺子下车面”,这饺子包的是我们的牵挂:愿你们脚下有根,走得再远也记得食堂这口热乎味;愿你们心里有光,累了就回家吃顿饭。</p><p class="ql-block"> 最后阿姨再唠叨一句:甭管将来是当精英还是做普通人,踏踏实实吃饭,堂堂正正做人,平凡岗位也能暖人肺腑——就像我这把饭勺,也能盛出你们的青春回忆!</p><p class="ql-block"> 祝你们一路平安,前程似锦!记得:好好吃饭,常回来看看!</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放下手机,想起小时候。母亲站在灶台前,油烟呛得她直眯眼,她还是先笑一下。那笑很浅,却陪我过了整个童年。后来离家读书,食堂阿姨、便利店姐姐、公交车司机(也很多不友好的),都在不同的窗口冲我笑过,一模一样的弧度,让我把“想家”两个字咽回去。原来,我们都被这样悄悄护着。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父母笑,我们敢跌跌撞撞往前走!</p><p class="ql-block"> 老师笑,我们敢把不会的问题举得老高;</p><p class="ql-block"> 领导笑,我们敢在会议里小声说出自己的主意;</p><p class="ql-block"> 食堂阿姨笑,我们敢把“今天很糟糕”说出口,又立刻补一句“但饭很好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笑不需要成本,却能让一颗心踏实三天。</p><p class="ql-block"> 让人愿意在地铁里给老人让座,再把笑意递给旁边站着的陌生人;</p><p class="ql-block"> 在失败后的清晨继续出门,因为想起有人说过“吃饱了才有力气追梦”。</p><p class="ql-block"> 刘阿姨那柄饭勺,盛的是饭菜,也是笑意。</p><p class="ql-block"> 她把四年的笑,包成一万五千个饺子,让每个孩子带走。饺子会吃完,笑却留在胃里,暖三天,再三天,又三天。</p><p class="ql-block"> 把笑传递,世界就悄悄被点亮,是“公共光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