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然观世界” 古典园林陶然亭(原创)昵称:文哲(哈尔滨)

文哲

<p class="ql-block">深秋暖阳,在北京有兴游览了“都门胜地”之誉的北京陶然亭公园,公园为北京市历史文化名园,漫步湖畔,垂柳摇曳,赏花观景,怡然自得,陶然其中。</p> <p class="ql-block">陶然亭公园以“亭文化”为核心,以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特色。园内分布着30余座风格各异的亭子。‘’华夏名亭园‘’ 集中仿建了10余座全国知名历史名亭,如醉翁亭、兰亭等,公园最著名的亭子是陶然亭(中国四大名亭之一)。山水竹林相依,楼台亭榭其间,环境静谧雅致。</p> <p class="ql-block">陶然亭菊花展(即第三届菊花文化节)于2025年9月24日开幕,主题为“菊满陶然 悦享秋光”,展出20余万株秋日花卉,覆盖5000平方米展区。‌</p> <p class="ql-block">“陶然亭”石碑,右题“民国十九年”(1930年),下署“楚蒲袁俊书”,游人经常将此碑作为陶然亭公园标志,在此拍照打卡留念。</p> <p class="ql-block">陶然亭公园总体布局以中国古典园林特色的建筑小品,园内亭区不但独立成景,而且景景相连,竹林掩映,峰回路转,各有千秋,是国家AAAA级风景区。</p> <p class="ql-block">陶然亭是清代的名亭,也是中国四大名亭之一。清康熙34年(公元1695年),当时任窑厂监督的工部郎中江藻在慈悲庵内创建此亭,并取唐代诗人白居易 “更待菊黄家酝熟,共君一醉一陶然” 之诗意,为亭题额曰“陶然”,这便是公园名称的由来。</p> <p class="ql-block">湖心岛残荷听雨,使游人进入“留得残荷听雨声”的美妙境界。</p> <p class="ql-block">游人漫步于长廊之中,湖畔垂柳轻抚碧波,红墙黛瓦装点画卷,仿佛置身于白居易笔下:“绿杨阴里白沙提” 的诗意江南。</p> <p class="ql-block">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湖南人齐白石撰书的《重上陶然亭望西山词》石刻,挥毫而就 “西山犹在不须愁,何用沾衫袖泪” 以抒发爱国情思。</p> <p class="ql-block">陶然亭慈悲庵自明朝中叶起为士人名流游息之地,清代建陶然亭后尤盛。至近代,则因许多著名的爱国者和革命家多曾与此有所联系而闻名于世。</p> <p class="ql-block">鸦片战争时期的林则徐、龚自珍、魏源、黄爵兹;戊戌变法时期的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辛亥革命前的秋瑾;民国初年的孙中山;五四运动前后的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等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来过这里。因此,陶然亭有“人民革命的摇篮”之称。</p> <p class="ql-block">匾额 “陶然亭” 几个大字是由郭沫若所题写。</p> <p class="ql-block">泛舟湖上,白鹭掠过水面,荡起涟漪层层。</p> <p class="ql-block">一朵朵、一簇簇的菊花竞相开放,仿佛是大自然最绚烂的画笔在秋天的画卷上挥洒自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深秋的午后,走进陶然亭公园,它虽没有春天的百花烂漫、夏天时节的荷花飘香,但依然感受到繁华落尽前的绚烂,景色幽静而美好。</p> <p class="ql-block">陶然亭内侧柱挂联为清代翰林院编修沈朝初撰:</p><p class="ql-block">“慧眼光中,开半亩红莲碧沼;</p><p class="ql-block">烟花象外,坐一堂白月清风”。</p><p class="ql-block">门口挂联为:</p><p class="ql-block">“烟笼古寺无人到,</p><p class="ql-block">树倚深堂有月来”。</p> <p class="ql-block">秋天的陶然亭公园,是老舍笔下那个让人心驰神往的故乡美景。</p> <p class="ql-block">从古至今,从唐代诗人的名句到现代人走过的足迹,陶然亭公园将历史沉淀与市井生活完美融合,始终是京城最动人的文化风景胜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