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车子刚拐进纪念园的入口,山风就裹着湿气扑在车窗上。我停好车,看见一位老人站在牌坊下,粉色上衣在灰沉的天色里像一簇未熄的火苗。五角星在牌坊顶端静静闪着光,背后是层层叠叠的山林,仿佛从土地里长出的历史。我走过去,没说话,只是并肩站了一会儿。阴天让一切都慢了下来,连记忆都变得清晰——这路,我去年从吉林市往南开时也走过,如今调转方向,竟像是把日子倒着翻了一遍。</p> <p class="ql-block">十八里长峡的步道边,河水清得能照见云影。我扶着栏杆站了会儿,19℃的风从水面滑上来,不冷,也不暖,刚好让人清醒。远处几栋小楼藏在树影里,像被山林收留的过客。去年这时候,我正从昆明出发,车轮碾过云南的红土,一路向北。如今回程的念头刚冒头,心却已先一步动了。这水,这山,这阴沉却安宁的天,都像是在替我默念:该回去了。</p> <p class="ql-block">朱仙镇的岳庙前阳光正好,29℃的晴天晒得石砖地微微发烫。老人站在门口,粉色上衣被风轻轻掀起一角,像一面无声的旗帜。我抬头看那对联,字迹苍劲,写的是忠义千秋。去年我路过这儿时匆匆一瞥,如今再看,竟觉得那“还我河山”的横批,像是在对我说话。从吉林市到昆明,三千多公里,我一路追着季节跑,春天在昆明开花,我在东北看雪,如今春又来,我也该调头南下了。</p> <p class="ql-block">一条小径被白雕像夹道迎接,它们沉默地立着,姿态各异,却都朝向同一个方向。我走在这条路上,蓝天高远,树影斑驳。忽然觉得,这一路的往返,不也像一场与自己的对视?去时满怀期待,归时满载记忆。那些雕像,像极了我沿途遇见的人和事——不说话,却都留下了影子。我继续往前走,阳光穿过树叶,洒在肩上,像一种无声的鼓励。</p> <p class="ql-block">“卧龙潭”三个字刻在石头上,池塘如镜,倒映着绿树和远处城市的轮廓。我站在那儿笑了,不是因为风景多美,而是突然明白:这一来一回,不是重复,是闭环。去年从昆明出发,像是把心扔了出去;如今从吉林市往回走,是把它捡回来。城市在远处若隐若现,像未来的轮廓,而我,正站在过去与未来的交界处。</p> <p class="ql-block">丹江边的石板路一直延伸到水边,河流宽阔,田野无垠。18℃的晴天,云朵慢悠悠地走,像赶路的旅人。我站在这儿,想起去年冬天在吉林市的清晨,雪落在车顶,像一封封未拆的信。如今春暖,我又要启程。这一路南北穿梭,不是为了逃离什么,而是为了确认——确认我还爱这山河,确认我仍愿意为一片风景停下脚步。</p> <p class="ql-block">南阳武侯祠的“卧龙冈”牌匾在阳光下泛着古意,游客来来往往,像时间的细流。我站在入口,没急着进去。去年此时,我正驱车穿过秦岭,听着导航说“前方进入湖北”,心里竟有些激动。如今回程在即,同样的路,会不会有不一样的心情?或许,旅行最动人的不是风景,而是那个在路上不断变化的自己。</p> <p class="ql-block">“龙回头”三个大字红得醒目,像一句命运的提示。我站在石碑前,23℃的阳光洒在脸上,笑得没由来地开心。这名字起得妙——人生哪有不回头的路?从昆明到吉林市,再从吉林市回昆明,看似绕圈,实则是螺旋上升。每一次回头,都比上一次看得更远。石碑后的山峦静静立着,像一群见证者,不说话,却都记得。</p> <p class="ql-block">山海关的“天下第一关”牌匾下,有人高举双手,笑得像个孩子。我远远看着,没上前打扰。23℃的晴天,石板地晒得发亮。去年我站在这儿,是北上的中途;如今再看,已是归途的起点。这关隘雄浑,却挡不住一颗想回家的心。我拍了张照,不是为了打卡,而是想记住:无论走多远,总有一条路,能带你回到出发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老龙头景区的指示牌上,“老龙头”三个字被手指轻轻点着。我笑着指向它,像在告诉谁:看,我又来了。花坛里的紫花橙花开得热闹,绿树成荫,像一场盛大的欢迎。去年我从这儿北上,如今从这儿南下,方向变了,心情却更轻快。或许,真正的自由不是一直往前,而是有勇气回头,重新走一遍来时的路。</p> <p class="ql-block">太行山入口的壁画上,山势连绵,像大地的脊梁。阴云压顶,却压不住我想出发的心。粉色外套裹在身上,像一团不灭的暖意。去年我从昆明出发时,也是这样的天色。如今再启程,心里多了一份笃定:这一路,不是逃离,是奔赴;不是结束,是重逢。</p> <p class="ql-block">停车场开阔,山脉在远处沉默地立着,壁画上的山水与真实的山峦重叠在一起,分不清哪是画,哪是景。我站在这儿,阴云密布,却笑得从容。从吉林市回昆明,路还长,但心已到。这一趟往返,不是浪费时间,是在用脚步丈量热爱。</p> <p class="ql-block">“太行一号公路”的绿色标志牌立在左侧,像一个明确的指引。阴沉的天色下,我站在停车场,山丘与壁画静静相对。去年我一路向北,追逐雪季;如今春回大地,我选择南归。不是所有路都要走到尽头才知意义,有时候,回头一看,答案就在来时的路上。</p> <p class="ql-block">山路蜿蜒,护栏白得醒目,树木绿得深沉。我走在这条熟悉的路上,阴云依旧,却不再觉得压抑。去年从昆明出发时,我问自己:这一路能看见什么?如今回程,我终于明白:看见的不是风景,是自己。</p> <p class="ql-block">山间小路被云雾缠绕,砖墙低矮,像一道温柔的界线。我戴着帽子,粉色外套在青色山影里格外显眼。2025年9月16日,我又站在这条路上。从吉林市回昆明,不是结束,是新一轮的开始。云雾缭绕,看不清前路,但我知道,只要车轮还在转,故事就还没完。</p> <p class="ql-block">我举起一只手,不是招呼谁,是向这片山,这片云,这片路,打个招呼。阴云密布,山脉沉默,但我的心是晴的。去年北上,今年南归,同样的风景,不同的心境。这一路往返,像一场与自己的和解。</p> <p class="ql-block">长城在身后蜿蜒,像一条沉睡的龙。我站在空地上,山脉起伏,阴云低垂。去年我曾在这里驻足,如今再来,笑容更轻松。从昆明到吉林市,再从吉林市回昆明,不是绕圈,是画一个完整的圆。圆心,是我出发时那颗想看世界的心。</p> <p class="ql-block">白墙上的中式图案静静铺展,山脉在雾中若隐若现。我站在这儿,阴天,户外,心却明亮。去年北上,今年南归,每一次出发,都是为了更好地回来。这墙,这山,这天,都在告诉我:路,一直都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