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采风】触摸历史脉搏 感悟时代荣光

燕子

<p class="ql-block">美篇昵称:燕子</p><p class="ql-block">美篇号:971742</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生在武汉,长在长江、汉江边。近在咫尺的江汉关博物馆在门前走过无数次,却未能走进她那充满历史故事的宝殿。</p><p class="ql-block">11月5日,初中同学一甲子的纪念,我们走进了这里,激起我们那颗热爱历史,热爱武汉,致敬前辈的情怀。</p><p class="ql-block">江汉关博物馆是位于湖北省武汉市的国家二级博物馆,由江汉关博物馆、武汉国民政府旧址纪念馆、詹天佑故居博物馆合并组建而成,三馆分别依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江汉关大楼、汉口南洋大楼、武汉詹天佑故居建设而成。</p> <p class="ql-block">建筑:凝固的历史符号</p><p class="ql-block"> 江汉关大楼本身就是一部立体的历史书。其融合了古典主义与近代建筑风格的外观,高耸的钟楼曾是武汉的地标之一。走进内部,复古的吊顶、立柱与陈列的老物件相得益彰,尤其是那些还原近代海关办公场景的区域,木质柜台、铜制雕像,瞬间将人拉回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每一处建筑细节,都是历史的凝固符号,诉说着武汉作为近代通商口岸的繁华与沧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该博物馆是以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与武汉近现代历史相关的各类文物、文献及实物为主,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非营利性永久机构。馆内有各类藏品、文献资料近万件,涵盖金属器、瓷器、木器、纸制品等多个类别。</p> <p class="ql-block">其中,江汉关大楼建成于1924年1月,曾是近代汉口开埠的标志,也是近代中国四大海关之一,建筑风格为英国古典主义,庄重典雅。武汉国民政府旧址是现存唯一国共合作的中央政府所在地,见证了重要历史事件。詹天佑故居则是纪念“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的专题性人物纪念馆,故居建筑风格为欧式,保存完好。</p> <p class="ql-block">我们踏入江汉关博物馆的那一刻,仿佛推开了一扇通往百年时光的大门。这座承载着武汉近代历史记忆的建筑,以其厚重的底蕴和生动的展陈,让每一位参观者都能沉浸式触摸历史脉搏,在先驱者的丰功伟绩中,读懂武汉今日历史、政治、经济地位的基石。</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的基本陈列有《江汉朝宗——武汉城市现代化历程》《武汉国民政府史迹展》《为国筑路——‘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生平展》等,还会举办各类临时展览和社教活动。它是了解武汉近现代历史、感受城市文化底蕴的重要场所,也是武汉市的文化地标之一,曾获得“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优胜奖”“湖北省博物馆六大陈列展览精品奖”等多项荣誉。</p> <p class="ql-block">既熟悉又不那么铭记于心的历史事件,让游客安静游览,沉浸在武汉这座英雄城市的成长过程中……。</p> <p class="ql-block">江汉关博物馆承载着武汉近现代波澜壮阔的历史,是一部立体的城市发展史册。从《天津条约》签订后汉口开埠,到外籍税务司把持下的江汉关,再到辛亥革命后的城市变革、抗战时期成为全国抗战中心,以及租界“国中之国”的建立,每一段历史都在馆内留下了深刻的印记。</p> <p class="ql-block">历史:先驱者的奋斗长卷</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在馆内的展陈中,无数先驱者的故事如画卷般铺展开来。从早期海关官员的恪尽职守,到近代实业家的锐意进取,再到革命先辈的热血抗争,他们在不同阶段为武汉的发展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p><p class="ql-block"> 那些在海关岗位上严谨工作的先驱,规范贸易、守护国门,为近代武汉的经济秩序奠定基础;实业界的先驱们,在这片土地上创办工厂、发展商业,让武汉逐渐成为华中地区的经济重镇;还有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奋斗的革命先驱,他们的牺牲与奉献,更让武汉在近代中国政治史上留下光辉印记。</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这里能深入了解武汉从近代开埠到现代化进程中的沧桑巨变,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深沉。通过那些珍贵的文物、详实的史料和生动的展览,人们仿佛穿越时空,见证了武汉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挣扎、奋斗与发展。它不仅让参观者对武汉的城市历史有了系统且深刻的认知,更能激发起对国家兴衰、城市发展的思考,在历史的熏陶中,增强文化认同感与民族自豪感,于潜移默化中接受了一次深刻的历史教育与精神洗礼。</p> <p class="ql-block">作为武重人,当在江汉关博物馆看到那些关于武重的展品和史料时,心中满是感慨。</p> <p class="ql-block">武汉重型机床厂是我国“一五”时期的重点工程,1958年9月建成投产,还试制成功了我国第一台五米轻型立式车床,这是武重人曾经的骄傲,是一代又一代武重人挥洒汗水、奉献智慧的成果,凝聚着武重人对工业事业的执着与热爱。</p> <p class="ql-block">1958年9月15日毛泽东第二次视察武汉重型机床厂,这是武重乃至武汉工业史上的光辉时刻,这份荣光属于每一位为武重奋斗过的人。</p> <p class="ql-block">那些武汉机床厂徽章、武汉锅炉厂纪念章等工业印记,也让我们联想到武重在武汉工业发展历程中与其他工业企业并肩奋斗的岁月,武重是武汉工业辉煌的一部分,也是中国工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身为武重人,我们见证过它的蓬勃发展,也承载着它的历史记忆,这些在江汉关博物馆的呈现,让我们的工业情怀有了寄托,也让更多人了解到武重乃至中国工业发展的艰辛与成就,这份属于武重人的骄傲与感慨,将永远铭刻在心。</p> <p class="ql-block">感悟:历史积淀与当代回响</p><p class="ql-block"> 参观江汉关博物馆,最深刻的感悟是历史的传承与当下的共鸣。先驱者们的奋斗,不仅奠定了武汉历史的厚度,更塑造了这座城市政治、经济地位的根基。</p><p class="ql-block"> 在经济上,武汉作为近代商贸枢纽的基因,延续至今仍是中部经济的重要引擎;在历史文化上,江汉关所代表的开放、进取精神,也融入了武汉的城市品格。站在今天回望,我们能清晰看到,是一代又一代先驱的拼搏,铺就了武汉发展的道路,而这份历史荣光,也在激励着当代武汉人继续书写新的篇章。</p> <p class="ql-block">在武汉江汉关博物馆里的“穿越时空”。</p> <p class="ql-block">小编置身其中,与这些铜像合影,仿佛打破了时间壁垒,“穿梭”到了近代海关的工作场景里,既趣味十足,又能直观感受历史风貌。</p> <p class="ql-block">走出博物馆,江汉关的钟楼钟声仿佛仍在耳畔回响,那是历史的回响,也是时代的召唤。它让我们明白,唯有铭记历史、致敬先驱,才能在未来的征程中,让武汉的历史更厚重、发展更强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