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5日,在中华医学会第20次放射肿瘤治疗学术会议期间,"清华大学医学物理20周年"庆典举办。 会议前,我欣喜地接到了署名”清华大学医学物理全体校友“的参会邀请函。<div><br></div> <p class="ql-block">余下曾于2004年秋,在中华放疗学会的一次学术会议上,有幸结识王石老师。闻他作为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海归学者,将创办中国医学物理人才培养。今二十载春秋,事业有成,功勋彪炳,欣喜之余,作覆如下:</p><p class="ql-block">二十年前,闻王石老师莘莘学子,本已海外事业有成,毅归清华白手创业。人到中年,顽劣如少,暑期驾吉普敢闯西藏阿里禁区,虽摔断肋骨不悔,仍执鞭讲坛。经二十年筚路蓝缕,今桃李硕果芬芳。君才华横溢,兼荷塘月色之风,育俊才于清华校园,探医学物理之杏林。二十载岁月拼搏,率黄埔物理师之铁军,探华夏医学物理之创新。美哉,王石!</p> 10月25日16点,我来到青岛金沙滩希尔顿酒店,见到酒店草坪上二百余名身着嵌有"清华大学医学物理及RTUP" 徽标紫色T恤的医学物理学子,围伫于王石老师教学团队旁,拍摄二十周年合影,精神瞿乐,气势辉宏。 我在庆典会场签字报到,在志愿者引导下来到典礼会场。惊见辉宏大厅,巨幅屏幕上,竟然即刻显示我的祝贺。足见清华大学医学物理学子之睿智、高效、时尚、机敏,在庆典安排细节上展示之惊艳。 清华大学工物系前领导王学武教授致庆典开幕词。 宾客入座,大屏幕LED播放之"清华大学医学物理及RTUP"视频全面回顾了王石,吴朝霞等老师团队率全体学子二十年拼博、奉献、成长经历。<div>观看之余,请记住本片是由上海仁济医院四期学子曹鸿斌制作,二期学子武警总医院杨书明原创配曲,四期学子福建省肿瘤医院胡彩容策划的作品,他们可全是医学物理师呀!</div> 在本次庆典的总策划者王石老师在致词中,我没有听到他叙述二十载星霜中的成功。他的满篇讲话都是对学校领导,对放疗医生,对物理学家,对放疗装备,对社会贤达,尤其是对三千余同窗弟子之感恩,其语言之朴实无华,令我耄耋老翁泪湿眼框。 第二十次放射肿瘤治疗学术会议的最大东道主,中国工程院院士于金明教授作了庆典开致词。他在盛赞清华医学物理对中国放射肿瘤行业的奉献时,称王石老师为自已的老朋友,是一个有格局、有情怀的实干家,并祝团队保持初心,坚持梦想,继续进步。 本届放射肿瘤治疗学会主任委员,山东省肿瘤医院李宝生教授出席庆典,他在讲话中勉励清华子弟砥砺共进,努力超越师长,更好地服务于健康中国事业。 中国医疗装备学会放射治疗分会主任委员,协和医院放疗科主任张福泉在祝词中勉励清华学子在中国放射治疗技术的创新中作出贡献。 <p class="ql-block">胡逸民教授是我国放射物理学科建设勋臣,1987年出版了我国首卷《放射治疗物理学》,他对中国放射物理人才匮乏忧心重重,一贯支持王石老师始于二十年前澳门会议的清华医学物理教育建立与发展。</p> 邓小武教授是入学于文革以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的第一届加速器专业学生。毕生从业放射治疗事业,曾为国际医学物理组织(IOMP)50名最优物理学家荣誉,我们来听听他对王石老师的点评吧! 戴建荣教授是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放射物理分会前任主任委员,医科院肿瘤医院放疗科副主任,也是清华大学放射物理学科的研究生导师。他曾送本院七位物理师入读清华大学。今天他的学生,现任放疗科物理室主任门阔教授制作了一块请华大学老校门的油画,作为医科院肿瘤医院送给庆典礼物。 成都华西医院首席物理师柏森教授也是清华大学医学物理研究生导师,听听他对王石老师的祝贺和对清华大学医学物理的期望。 香港理工大学蔡景教授向庆典赠礼。 <p class="ql-block">参加今天庆典的10位学子代表受教于清华大学三千在职医学物理师,集体朗诵了诗作《廿载芳华,医路清华》。</p><p class="ql-block">2005年的秋天,清华园里悄然播下一粒希望的种子——工物系与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携手,率先开办医学物理方向工程硕士班。那是我们从零起步的探索,是为了回应国家对于医学物理师的迫切呼唤。当时面对国内医学物理师将近10000人的巨大缺口,我们深知肩上的责任与使命。从第一堂课的开讲到第一个实验室的建立,从理论体系的构建到临床实践的探索,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在“培养需十年”的行业规律下,踏实铺就人才培育之路。</p><p class="ql-block">在LED背景中出现了2005首届学子张可与他的女儿晨晨,二十年之后,又一代清华物理学子或将延续荷塘书声,不减光华,共话末来。</p> <p class="ql-block">三位2005年清华医学物理班首届学子:徐寿平、张可,吴钦宏。二十年来,这些学子已茁壮成长、开花结果。从水木清华到神州大地,从基层放疗科室到顶尖肿瘤医院,近300名毕业生如星光般洒向全国27个省市,近百家单位。那些曾经青涩的学子,如今已成为行业的脊梁。</p> 今年即将发布的《RTUP 实践指南》,更凝聚着我们的匠心,2016年开始进行第一版的编写,2018年7月开始,先后在50多家医院进行测试、打磨和优化。近三千基层医院物理师在这里获得新知、提升技能。我们相信,每一次奔赴,都是对“健康中国”最坚定的回答;每一次培训,都是对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最有力的推动。 2016年,依托十余年人才培养的积淀,清华大学联合各级医院、学会和企业,创立了非营利性的“放射治疗联合平台(RTUP)”。带着“赋能基层”的使命,我们将标准化的质控理念和专业的公益性现场服务,送往祖国的四面八方。覆盖21个省、32个市,我们将理论结合实践的火种,点燃在每一个需要的地方。 今天参加庆典约500名宾客、教师、学子共同分享了尺寸有1.6x0.6米的”清华大学医学物理20周年“巨形生日蛋糕。 今日盛典恰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分院放疗科主任金晶教授58岁生日。王石老师切下第一块蛋糕和鲜花奉献给这位中国放射肿瘤行业的佳人学者。<div><br></div> 2025.10.25可能是金晶教授此生最隆重的生日庆典,在场放射肿瘤行业的500同仁,学子,亲友祝你生日快乐! 二十年,是一段薪火相传的征程,也是一份为生命守护的初心。它承载着无数个日夜的坚持,汇聚了一代代医学物理人的智慧与汗水,在时光的长河中熠熠生辉。<div>二十年,足够一棵树苗长成参天大树,也足够一个理想长成一片森林。这二十年是里程碑,记载着奋斗与成长;更是新起点,召唤着我们继续前行。从清华的学术殿堂到基层诊疗现场,我们始终怀揣着同一份赤诚:为医者仁心赋能,为健康中国筑基。我们坚信,医学物理不止是技术,更是温度;不止是专业,更是使命。<br><div><br></div></div> 2005年的秋天,清华园里悄然播下一粒希望的种子——工物系与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携手,率先开办医学物理方向工程硕士班。那是我们从零起步的探索,是为了回应国家对于医学物理师的迫切呼唤。当时面对国内医学物理师将近10000人的巨大缺口,我们深知肩上的责任与使命。从第一堂课的开讲到第一个实验室的建立,从理论体系的构建到临床实践的探索,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在“培养需十年”的行业规律下,踏实铺就人才培育之路。 <p class="ql-block">此刻站在二十周年的节点回望,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学科的成长,更是一群人用青春书写的担当。未来已来,路在脚下,我们将带着这份温暖和力量,继续与所有同行者并肩,以专业守护生命,用奉献书写担当。我们坚信,医学物理这门年轻的学科,必将在新时代绽放更灿烂的光芒,为人类健康事业贡献更多的中国智慧、清华力量。让我们携手,在下一个二十年,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