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云南,昆明

曲矣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国庆前一天的中午,我们到达昆明,叫了顺风车。司机说节日高速公路免费,车多容易堵,建议走国道和乡道。结果这一走用了一个半小时,国道、乡道也很拥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既来之,则安之,也算亲眼看到节日期间人们出行的场景。路上有一段很长的路沿着滇池行驶,一直到城里。于是,我们在抵达昆明的第一刻便看到了滇池。司机一路上介绍昆明的历史和滇池整治的情况,旅途虽慢,却别有趣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从司机那里得知,昆明有几家老字号美食店值得尝试,而且口味相对清淡、适合不吃辣的旅人。比如:福照楼:以汽锅鸡闻名,鸡肉鲜嫩、汤清味美,非常适合不吃辣的人。老街豆花米线:口味温和,米线细滑,豆花嫩滑,微微调味即可。官渡老字号小吃:如酥油饼、炸洋芋等,偏咸香不辣,也能体验地道昆明风味。总的来说,昆明老字号菜肴讲究原汁原味,辣味不重,对不吃辣的旅人非常友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一到旅馆,放下行李,我们直奔汽锅鸡店——福照楼。果然名不虚传,它是昆明最有名的老字号餐馆之一。我们点的是乌鸡,加上冬虫夏草菇,蒸出来的气锅鸡真是山珍海味般地好吃!</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气锅鸡,云南省的一道传统名菜。</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汽锅鸡是云南省建水县的传统名菜,属滇菜系,以蒸汽蒸制鸡肉为特色。该菜起源于清代乾隆年间,由临安府厨师杨沥创制,后经陶工向逢春创制汽锅工艺。选用本地土鸡,配以生姜、葱段等调料,蒸制时不加水,汤汁由蒸汽凝结形成,后期可加入三七、虫草等药。制作采用建水特制紫陶汽锅,通过底部汽嘴导入蒸汽将鸡肉逐渐蒸熟(一般需3~4小时),汤汁清澈鲜甜,肉质酥烂嫩滑。1972年尼克松访华期间被列入国宴菜单。2018年入选“中国菜”云南十大经典名菜。其独特烹饪方式最大程度保留食材原味与营养,兼具滋补功效。(摘自网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汽锅鸡下午饭吃完,我们闲逛古城步行街。秋雨,时停时落,明日国庆,今日晩午了,街上人不多。露天舞台的表演吸引了我们。</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在昆明,我们的行程比较随意,三晚四天过得充实而愉快。</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国庆节,去了石林。那天时晴时雨,空气清新,石林在光影变化中显得格外生动,仿佛走进了电影《阿诗玛》的场景。石灰岩奇峰林立,形态各异,气势壮观。漫步其间,真切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也想起阿诗玛的故事,仿佛那些歌声仍在山谷间回荡。当地彝族撒尼人的文化深厚而有趣。参观了规模宏大的石林地质博物馆,展品丰富,令人开眼界。(我另写一篇《走进云南石林·阿诗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下午四时,去了翠湖公园。翠湖公园位于昆明市中心,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公园,湖水清澈,绿树环绕,四季景色各异。公园旁有讲武堂,见证了云南近代教育与军事历史。周边还有云南大学、云南省博物馆等,街区小吃和茶馆丰富。国庆的下午,这里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年轻人打扮特别,各种时髦和流行动画人物装扮,充满青春活力。昆明独特的都市与自然融合氛围,让我们这些外地游客也能轻松融入其中,如鱼得水一般自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第二天参观了云南省博物馆。展品种类繁多,从古代青铜器到少数民族服饰,都能让人直观地了解云南悠久的历史和多样的文化。印象极好的是云南博物馆的语音讲解工具。AI辅助的特别眼镜使用,其解说涵盖了太多阅读参观者想知道的东西,图片色泽鲜艳,配上历史及传说到位,实在令人赞叹和满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之后去了官渡古镇,街巷熙熙攘攘,庙宇与老房子相映成趣,各式小吃带着浓浓的地方味。留焕美食,名不虚传。我拍了不少街头照片,少数民族的服饰打扮、生活场景以及寺庙建筑。作为汉族,对其他民族的方方面面格外感兴趣,也觉得新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妙湛寺始建于元代,至明天顺年间重修,时任镇守云南总兵官沐璘在此期间开始筹建金刚塔,后由云南镇守太监罗珪独自承担建塔费用,该塔自天顺元年(1457年)10月动工,至次年末完工,与北京真觉寺金刚宝座塔为同时期作品。清康熙年间,金刚塔因地震受损,至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由昆明县令罗国珍筹集资金重修。(摘自网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第三天去了滇池边的大观公园,正赶上国庆节的菊花展,满园花色缤纷,空气中都是淡淡花香。我们沿着湖边散步,聆听市民和游客们的笑声。昆明人热情、礼貌,各民族和谐相处,处处能感受到一种宁静而温暖的城市气息。</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大观楼公园游玩之后,我们赶下午一点半的高铁,前往新的旅行目的地——普洱。</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2px;">谢谢!</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