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感悟:虽没有路标 仍记得归途

老猫

<p class="ql-block">人老了以后,一般不会再有谁想跟我们亲近了,因为我们已经没有了利用价值。所以说,不要总是给亲朋好友打电话发消息,真的没几人在乎你的问候,甚至连你自己的儿女也不会待见你。人这一生最狠的刀子不是岁月刻在脸上的皱纹,而是某天突然发现自己的存在成了别人的负担。</p> <p class="ql-block">年轻时总以为情谊是酒,愈陈愈香,可现实告诉我们,世间关系多是秤。自己有几多价值,便得几分温度。就像那树上的秋蝉,声嘶力竭唱完盛夏,及至霜降时,连片叶子都不愿为它停留。有人诟病此言凉薄,义正辞严地抛出血浓于水的道理,果真血比水浓,怎会有那么多老人守着电话等不来一声响?亲情这碗饭,光靠旧日情分早就凉透了,你必须得往灶膛里添新柴。</p> <p class="ql-block">有哲人说了,人到中年,时常会觉得孤独,因为他一睁开眼睛,周围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其实何止中年,老去的孤独更扎心更刺骨。当年你托举世界的手,而今连杯茶都端不稳;那些曾被你照亮的人,却连影子都不肯施舍。所谓的孝顺,说穿了就是一场心照不宣的交换。你养他小,他养你老,听着是轮回,实则是契约。契约最怕什么?一旦失去了筹码,亲情的天平就斜进了尘埃里。因此,且不要用道德绑架所谓的孝道,还是顺天意遂人性的好。</p> <p class="ql-block">古人云,人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我有德于人也,亦不可不忘也。想世间有多少父母错把付出当存折,总想着连本带利收回温暖,却不知感情最忌以算账来衡量,越算越不堪。真正的清醒是看透却不绝望。学学山崖上的青松,春来无需招凤引凰,冬雪压顶时也不曾求谁分担。把自己的晚年活成风景,而非悬在子女肩头的道德磨盘。点灯的人终要学会在黑暗里自然成火,那点光未必耀眼,但足够照暖自己的三尺方圆。养儿防老,不如养好自己这颗心。 </p> <p class="ql-block">当我们不把自己活成待救的难民,世界自会腾出位置,安放尊严。亲情从来不是雪中送炭的交易,而是锦上添花的余韵。此刻,捧着手机想拨号的手,不如换个方式泡壶茶,茶烟袅袅里,且细品味。人活到最后,拼的不是谁惦记你,而是你能否在无人惦记的路上依然认得归途。</p><p class="ql-block">夕阳余晖里,健步安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10-29重阳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