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今天我们参观北京大运河博物馆,踏入北京大运河博物馆的那一刻,仿佛脚下的青石板突然化作粼粼波光,载着我们驶入一条流淌了两千五百多年的时光长河。这座以“运河”为魂的建筑本身便是一件杰作——流线型的屋顶如运河波浪般起伏,玻璃幕墙倒映着天光云影。这座博物馆里,没有冰冷的文物陈列,只有一条活态的运河,在光影与声息中,诉说着水如何塑造了一座城,一条河如何串联起一个民族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2014年6月22日,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p><p class="ql-block">中国大运河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包括京杭大运河、浙东大运河和隋唐大运河三个部分,全长3200公里,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8个省(直辖市),35座城市,纵贯在中国华北大平原上,通达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p><p class="ql-block">一条大运河,半部中国史。中国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流经距离最长、工程规模最大的人工运河。</p><p class="ql-block">大运河始凿于春秋末期吴王夫差开挖的邗沟,后经隋、元两次大规模扩展,利用天然河道加以疏浚修凿连接而成。全程分为通惠河、北运河、南运河、鲁运河、中运河、里运河(古称“邗沟”)以及“江南运河”七段。向为历代漕运要道,对南北经济和文化交流曾起重大作用。清中叶后,因南北海运兴起,津浦铁路通车,其作用逐渐减弱。清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迁徙后山东境内段水源不足,河道淤浅,南北断航。新中国成立后,进行整治,拓宽加深,裁弯取直,增建船闸,并建有江都、淮安等水利枢纽工程,使之成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主要通道之一。1988年底建成京杭运河和钱塘江沟通工程,将五大水系连接起来。</p> <p class="ql-block">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位于北京市通州区绿心路1号院5号楼,是一座智慧型综合性博物馆,集收藏保管、开放式展陈、科学研究、社会教育、文保修复等功能于一体,总建筑面积约9.97万平方米。</p><p class="ql-block">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于2019年10月28日正式动工。2023年12月27日,北京大运河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开放。</p><p class="ql-block">北京大运河博物馆由共享大厅、展陈大楼(主楼)和休闲水街共同组成。博物馆建设设计理念源于古运河图景中的船、帆、水三个元素,以运河为线索,将历史文化融入建筑之中。共享大厅屋顶造型取自“船”,展陈大楼(主楼)屋顶造型取自“帆”。</p> <p class="ql-block">我国现在主要有五大大运河主题博物馆:</p><p class="ql-block">一、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国家一级博物馆,2021年开放,占地200亩,藏品超1万件,设常设展、专题展及数字化体验。</p><p class="ql-block">二、杭州京杭大运河博物馆:坐落于杭州市拱墅区,以京杭大运河为主题,展示运河历史与杭州城市变迁。</p><p class="ql-block">三、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东馆):</p><p class="ql-block">位于北京市通州区,2023年开放,设计融入船、帆、水元素,聚焦运河与北京发展关系。</p><p class="ql-block">四、聊城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位于山东省聊城市,展示运河历史、水工科技及沿岸民俗,藏有元代漕船等文物。</p><p class="ql-block">五、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位于河南省洛阳市,2022年开放,以隋唐大运河为核心,展陈包括古沉船等文物。</p><p class="ql-block">另外还有:淮安中国漕运博物馆,全国唯一漕运专题馆,位于江苏省淮安市。</p><p class="ql-block">沧州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河北省沧州市,展示运河非遗文化。</p> <p class="ql-block">大厅5D巨幕影片《运河上的中国》沉浸式体验运河沿线风光。</p> <p class="ql-block">大运河由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浙东运河三部分构成,联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跨越2500多年、奔流近3200公里,是世界上距离最长、规模最大的运河。大运河促进了南北交融、中外交流,维系着国家统一、民族团结。</p> <p class="ql-block">1号馆大厅进口处墙上是镇馆之宝——隋唐汴河河道剖面图,全长25米长。</p> <p class="ql-block">前言</p><p class="ql-block">大运河由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浙东运河三部分构成,通联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跨越2500多年、奔流近</p><p class="ql-block">3200公里,是世界上距商最长、规模最大的运河。大运河促进了南北交融中外交流,维系着国家统一民展现我国劳动人民伟大智慧,传承着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彰显了中华民族深厚的凝聚力与向心力、是一部书写在中华大地上的宏伟诗篇,</p><p class="ql-block">千里运河向千年古都源源不断输送养分,推动北京一步步从北方重镇向国家都城,塑造了北京城市文化的集大成性:首善之区多元,荟萃成果又籍由大运河反巩固全国,日益北京作为大国之都的绝地位,也由此讲了人与水、河与城的动人故事。北京人常说“大运河漂来的北京城”,形象地抒发了对大运河的感恩之情。</p><p class="ql-block">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p><p class="ql-block">利用好;保护大运河是运河沿线所有地区的共同责任,北京要积报发挥示范作用。北京作为历史古都和全国文化中心,在大运河文化带与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国建设中正积报发挥示范作用,为大运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利用再建勋业</p> <p class="ql-block">结语</p><p class="ql-block">悠悠运河是沿岸人民回家的路,寄托着共同的乡情。</p><p class="ql-block">巍巍帆格是联通古今的使者,飘动着共同的记忆。</p><p class="ql-block">绵绵河水是承载千年历史的文脉,滋养着共同的精神家园。</p><p class="ql-block">千言万语,道不尽北京与大运河的辉煌不朽。</p><p class="ql-block">万水千山,隔不断北京与运河沿岸的血脉情谊。</p><p class="ql-block">新时代的北京与大运河同谱新篇,奔向未来!</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