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童年、滋养一生”园本课程故事—《霉菌》

南叙🎐

<p class="ql-block">课程起源:淇淇小朋友不想来上学,说害怕舞蹈教室的墙面,墙上长出来黑色的东西,特别害怕,我很震惊,从来没有想过墙上长出来的霉菌,会让小平感到害怕,也让我不禁想起每个人想的时候也有自己害怕的东西,可能是夜晚的时候,墙上的树影,也可能一个小玩偶。琪琪是一个胆子比较胆小的小女生,根据淇淇害怕的点启发了我的教育契机,于是绘本《霉菌》应运而生。</p> <p class="ql-block">绘本以霉菌好吃开头,小朋友一下来就兴趣!霉菌是个贪吃鬼,它什么都吃,水果、剩饭、蔬菜、衣服、砖头、房子、烂皮鞋、泥巴... ...什么都吃。它从来都是偷偷溜进来搞破坏,并且无孔不入。但惹人讨厌霉菌,却也还是有很多优点呢!可以提取抗生素、可以酿酒、可以做豆瓣酱、还可以做奶酪!绘本以诙谐幽默的图文把霉菌所需的营养物质、如何形成、繁殖方式、霉菌的种类以及有哪些有害的霉菌、抑制霉菌的方法、预防发霉,霉菌滋生的方法、有哪些有益的霉菌及有益霉菌的作用、霉菌需要与哪些细菌鉴别?显微镜下霉菌的样子等等,都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来了。</p> <p class="ql-block">可是……奇怪了,东西明明装在箱子和瓶子里,霉菌是怎样偷偷溜进去的呢?原来,在霉菌成为一个叫人头疼的大块头之前,它是一粒很小的小孢子呢!很小,很小,就像这样—因为孢子个头很小,几乎没有重量,所以它们能乘着风、灰尘、树叶和小虫到处游荡,寻找水和食物任何小地方,孢子都能轻易钻进去,一找到食物,孢子就开始痛痛快快地吃!尤其是这种湿乎乎的甜食,孢子简直爱的不得了。然后,迅速长大!长大!长大!长大!。。。。。。。。</p> <p class="ql-block">绘本为媒介,孩子给祖辈讲出来,或祖辈听到爸爸妈妈给孩子讲读绘本,或自己与孩子共读的过程也是他们自己一起接受科普的过程,能够帮助老人跳出来看到自己,比其他人直接指出要柔和得多,他们也更容易接受、逐步调整甚至改变。</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根据本次霉菌绘本的开展、小朋友从家里带来了发霉的姜,带给小朋友们参观欣赏,给小朋友们带来了极大的启发性意义</p> <p class="ql-block">在一次给种植去浇水的过程中,琪琪小朋友发现种植区的植物里面长了白白的东西也是霉菌,于是迫不及待地将这个消息分享给小朋友们,小朋友们兴致勃勃的一起参观白色的他霉菌,给小朋友们的生活带来了趣味性,启发小朋友们霉菌不仅有不同的形状也有不同的颜色!</p> <p class="ql-block">绘本表征</p> <p class="ql-block">实际操作延伸</p><p class="ql-block">幼儿绘本《霉菌》的核心意义是用童趣化方式帮孩子认知微观世界,兼具认知启蒙与习惯培养价值:</p><p class="ql-block">1. 科学认知启蒙:把“霉菌”这种抽象微观生物具象化,让孩子直观了解霉菌的形态、生长条件(如潮湿、阴暗),初步建立“微生物存在”的概念,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好奇心;</p><p class="ql-block">2. 生活习惯养成:结合生活场景(如发霉的面包、水果),自然传递“食物变质不能吃”“保持环境干燥清洁”的健康常识,帮孩子建立良好的卫生和饮食安全意识;</p><p class="ql-block">3. 思维与情感引导:避免用“霉菌有害”单一标签,客观呈现其特性(如部分霉菌可用于制作食物),培养孩子辩证看待事物的思维;同时通过温馨画面减少对“发霉”的恐惧,引导正确应对生活中的小问题。</p> <p class="ql-block">劳动教育对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且积极的影响。</p><p class="ql-block">它能够带给幼儿美好的德性享受;它是助力幼小衔接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利于加强学段衔接,促进学习目标连续性和进阶性,也为幼儿下一阶段的学习与发展做好准备、奠定基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