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从宏村乘车到西递,距离不远,很快就到了。</p><p class="ql-block"> 宏村和西递同为世界文化遗产古村落,但两者也有不同,宏村以水系景观和摄影体验著称,西递以官学文化和建筑细节见长,所以西递更重历史内涵,而宏村更重视觉美感,如果不是亲临其境,对两个古村落的异同是没什么体验的。</p> <p class="ql-block"> 所以来西递,更多的是体验古建筑的官学文化和三雕(砖雕、木雕、石雕),它们以精湛的工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西递古民居的核心特色。</p><p class="ql-block"> 西递拥有《徽州三雕》、《徽州传统民居营造技艺》两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 西递始建于北宋庆历年间,由胡氏家族在此聚居形成村落,比宏村要早100年。</p><p class="ql-block"> 西递村整体呈船形,四面环山,两条溪流串村而过,远山近水、青砖灰瓦、漫步其间、如诗如画。如今巳过了赏荷的季节,荷塘里的荷叶有的已经枯萎,但稻田里一片金黄,街道两旁五颜六色,一派晒秋景象。</p> <p class="ql-block"> 明经湖边挤滿了前来写生的学子们,他们用自己手中的画笔,精心描绘西递不一样的美。</p> <p class="ql-block"> 胡文光牌坊是西递最具代表性的古建遗存了,是朝庭为表彰官员胡文光政绩而建的功德牌坊,历经四百余年风雨保存完好,牌坊主体雕饰栩栩如生,是徽州石雕工艺的典型代表。</p> <p class="ql-block"> 西递村是徽派建筑的典范,现存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就有124幢。被誉为“中国明清民居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应天齐艺术馆,集中展示了应天齐《西递村系列》水印板画。该系列作品表现徽派建筑美并多次获奖和机构收藏。</p> <p class="ql-block"> 胡氏祠堂(敬爱堂),原为明经胡氏十四世祖的享堂,清乾隆年间毁于火灾后重建为宗祠,承载祭祀、族务管理和家风传承功能,是徽派宗祠建筑的典范。厅内悬挂“天恩重沐”等古匾及朱熹所书“孝”字,教化后人“敬老尊老”“兄弟互爱”。</p> <p class="ql-block"> 追慕堂,建于清乾隆年间,由明经胡氏甘四世祖胡贯三追思祖父和父亲所建,供奉唐太宗李世民塑像和功臣画像,堂名寓意“追思先祖、永慕恩德”。</p> <p class="ql-block"> 瑞玉庭的一幅对联引人注目,“快乐每从辛苦得,便宜多自吃亏来”,这副楹联以独特的错字设计而闻名,被誉为“徽州第一联”。</p><p class="ql-block"> 楹联中“快”字少一点,“辛”字多一横,“多”字少一点,“亏”字多一横。核心含义为“多一份辛苦,多一份收获,多吃一点小亏,可赚大便宜”。它不仅是胡氏家族的家训,更是徽商精神的浓缩。</p> <p class="ql-block"> 东园游览亮点,正厅“厚光堂”陈列的明清家具、徽州木雕床榻,庭院中的石雕漏窗“松石”“梅竹”为徽派石雕代表作。感受“扇”形石窗(谐音“善”)与叶形漏窗(寓意叶落归根)的设计巧思。</p> <p class="ql-block"> 大夫第为朝列大夫、知府胡文煦的故居,门罩砖刻“大夫第”彰显其官邸身份。</p> <p class="ql-block"> 临街彩楼飞檐翘角,楼额悬木刻隶书“桃花源里人家”。</p> <p class="ql-block"> “作退一步想”的进退哲学。</p> <p class="ql-block"> 笃谊庭,建于清道光年间,为江南首富胡贯三之子,三朝宰相曹振镛之婿胡元熙的故居。还有西园、履福堂、惇仁堂等官邸民宅。 这一圈的参观下来,总算对官学文化有了一定认识,也为徽派建筑“三雕”的精湛技艺赞叹不巳。</p> <p class="ql-block"> 漫步在街道小巷,随处可见作画的学子,他们用画笔传情,描绘西递的美,我们置身其中,用脚步丈量西递,用心去体验和感受西递之美。</p> <p class="ql-block"> 去了宏村,来了西递,一个水墨传情,一个如诗如画,这既是大自然的恩赐,也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人们聪明智慧的代代传承。我们来此,除了赏心悦目,更是目睹了徽派建筑和三雕技艺的博大精深。西递古村,美如画卷,让人心驰神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