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英国🇬🇧— 爱尔兰🇮🇪</p><p class="ql-block"> 北爱尔兰— 都柏林— 宝尔势格庄园</p> <p class="ql-block"> 2025年9月30日,在女王的注视下,我们乘坐大巴车暂时离开英国领土,从北爱尔兰跨越“国境线”前往爱尔兰的首都~都柏林。</p> <p class="ql-block"> 从北爱尔兰陆路进入爱尔兰没有可见的实体国境线或边检设施,只是路肩旁的白色行车线变成黄色线,路牌上显示英语和爱尔兰语两种文字,我们坐在旅游大巴车上“丝滑入境”。</p> <p class="ql-block"> 爱尔兰是爱尔兰共和国的简称,欧盟成员国之一,世界五个永久中立国之一。因森林覆盖率极高,满目翠绿,被誉为“翡翠岛国”,国土面积约7.03万平方公里,人口约538万。从凯尔特人的竖琴到科技巨头的服务器,从莫赫悬崖的浪涛到圣三一学院的书香,从U2的摇滚乐到叶芝的诗,爱尔兰以翡翠般的坚韧与浪漫书写着属于小国的伟大传奇。</p> <p class="ql-block"> 都柏林是爱尔兰共和国的首都,历史可以追溯到1000多年前,从一个小型的维京村落发展成为世界最有朝气的城市之一。它有着“欧洲的硅谷”美誉,苹果、谷歌、亚马逊等的欧洲总部都设在都柏林,因为这里的税率在欧洲最低。</p> <p class="ql-block"> 时至中午,我们首先来到都柏林市中心奥康奈尔大街的一家“福满楼”中餐馆用午餐(自助餐,每人11.99欧元),餐后开始都柏林的市区游览。</p><p class="ql-block"> 在爱尔兰消费只收欧元,不接受英镑。</p> <p class="ql-block"> 奥康奈尔大街是都柏林最著名的街道之一,建于17世纪,是为纪念丹尼尔•奥康奈尔而命名的。他是19世纪初爱尔兰著名的政治领袖,为领导解放天主教运动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被爱尔兰人民看成自由的象征。南北走向穿过都柏林市中心的街道,南起利菲河奥康奈尔桥。这条街在政治、文化、经济上都具有重大意义,是爱尔兰历史的中心舞台,经常举行大型庆祝游行和纪念活动。</p> <p class="ql-block"> 这根貌似定海神针的不锈钢尖塔,又称“光明之柱”或“光之纪念碑”,坐落在奥康奈尔大街上,荣膺都柏林的最新地标,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人观览。因为通体为不锈钢打造,极具张力的简洁感,像一枚细细的钢针寒光闪闪矗立于天地之间。</p> <p class="ql-block"> 建于2003年的都柏林尖塔高121.2米,为巨型不锈钢尖塔,以6段平均长度20米的塔身连接起来,基座直径为3米,顶部只有15厘米,就像针头一般尖锐。</p> <p class="ql-block"> 都柏林尖塔的设计理念是以典雅及充满能量的简洁感,连接起艺术与科学的桥梁。它取代了1966年爱尔兰共和军炸毁的纳尔逊纪念柱,象征着奥康奈尔大街的新生,获得了国际上多项大奖。</p> <p class="ql-block"> 利菲河,都柏林的母亲河,自西向东穿城而过,将都柏林分为南北两岸。</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利菲河上最有名的桥当属半便士桥, 正式的名称叫威灵顿桥,是都柏林的标志性建筑。1816年,爱尔兰人在河上建造了这座轻便桥,仅供行人通过,行人过桥时须交纳半便士的过桥费,有点儿留下买路钱的意思!所以才有“半便士桥”的称谓。 </p><p class="ql-block"> 这座桥意义重大,因为自从有了它,才把都柏林南北市区连为一体。看来我们的高速公路要交过路费,在19世纪初的爱尔兰就有了先例。</p> <p class="ql-block"> 下午,我们驱车来到梅林广场周边参观游览。</p><p class="ql-block"> 梅林广场,又称梅瑞恩广场,是利菲河南岸最具代表性的乔治风格广场之一。它始建于1762年,被认为是都柏林保存最完好的乔治风格广场。其名称源自当地的梅瑞恩家族,最初为贵族住宅区,三面环绕乔治风格红砖房屋,西侧则毗邻伦斯特府(爱尔兰议会)、政府大厦、爱尔兰国家美术馆等。</p> <p class="ql-block"> 广场以对称的乔治风格联排建筑著称,红砖立面与白色窗框形成鲜明对比。窗户为上下推拉窗,门前常有半圆形扇形窗和彩色的大门,形成了独特的“都柏林之门”景观。 20世纪50年代前,这些房屋多为私人住宅,后来逐渐转为办公用房。</p><p class="ql-block"> 广场曾居住过多位文化名人,如诗人叶芝(82号)、丹尼尔·奥康奈尔(58号,现为圣母大学基奥诺顿中心),以及奥斯卡·王尔德(1号)。许多建筑外挂有历史牌匾,记录前住户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 都柏林之门并非一个单独的建筑物的门,而是指位于都柏林梅林广场的乔治风格联排住宅的入户大门。这些门之所以被称为“都柏林之门”,是因为它们各自具有独特的颜色和装饰,形成了该地区特有的风景线。</p> <p class="ql-block"> 关于都柏林之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791年至1825年间。</p><p class="ql-block"> 传说,都柏林两位著名作家乔治·摩尔和哥瑞德是邻居,他们都是酒鬼,经常喝得酩酊大醉。为了避免互相闯入对方家中,摩尔将自己的家门涂成了醒目的绿色,而哥瑞德则将自己的家门涂成了红色。这个传说虽然未必完全真实,但它确实反映了都柏林之门的一个特点:红、绿、蓝等高饱和色的艳丽多彩的大门。</p><p class="ql-block"> 再配以精致黄铜门环、扇形窗和古典立柱,形成华丽对称的街景。五颜六色的大门也象征都柏林人热情奔放的性格,成为都柏林这座城市一张优雅名片。</p> <p class="ql-block"> 都柏林之门对面是“梅林广场公园”。这个位于梅林广场中央的公园,植被茂盛、芳草如茵、鲜花盛开、环境宜人,为市民和游人提供了一个城市中的绿色休憩空间。</p> <p class="ql-block"> 梅林广场公园最惹眼的是位于西北角的奥斯卡·王尔德(1854-1900)雕像。以此纪念这位19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与艺术家之一,以其剧作、诗歌、童话和小说闻名,唯美主义艺术运动的倡导者。</p> <p class="ql-block"> 这位“言语的魔术师”、童话故事《快乐王子》《自私的巨人》《夜莺与玫瑰》的作者,斜躺在几吨重的石英巨石上,嘴角微翘,仿佛刚抛出一句名言警句。</p><p class="ql-block"> 街对面的梅林北1号,就是奥斯卡·王尔德的童年旧居,他童年大部分时光都在这里度过的。雕像正对着自己的旧居,每天都可以注视着自己曾经的家。</p><p class="ql-block"> 雕塑由丹尼·奥斯金设计,1997年落成,石料取自王尔德在英、爱两地服刑与流寓的采石场,象征苦乐交织的一生。</p> <p class="ql-block"> 雕像将才华横溢却又桀骜不驯的奥斯卡·王尔德表现得惟妙惟肖,只见他自在地半倚在石头上。附近有两尊青铜雕塑:一是他怀孕的妻子康斯坦丝的裸体雕像;另一尊是酒神狄俄尼索斯的青铜躯干雕塑,放置在一根高约1.5米的黑色花岗岩柱上,象征着戏剧、葡萄酒与生命力,同王尔德的文学精神相呼应。</p><p class="ql-block"> 他怀孕的妻子回头忧伤地望着他,而他的目光则望向另一侧岩柱上酒神狄俄尼索斯的躯干。</p> <p class="ql-block"> 雕像的造型风格一如王尔德本人的风格:标新立异、狂放不羁。</p><p class="ql-block"> 他的名言警句机智幽默、富含哲理,很受文艺青年喜欢。如:“生活是世上最罕见的事,大多数人只是存在而已。”“我们都在阴沟里,但仍有人仰望星空。”“生活太重要,不能过于严肃对待。”…</p> <p class="ql-block"> 公园里还有一个战争纪念碑,里面有长明灯,缅怀战争中牺牲的军人。</p><p class="ql-block"> 战争纪念碑呈简洁的金字塔形,四面以粗凿花岗岩叠砌,顶端嵌一只青铜火炬杯,昼夜燃着天然气长明火。碑体四面共铸有四尊爱尔兰士兵立像,分别代表步兵、工兵、空军与海军,作持枪守望状,象征对两次世界大战阵亡者的永久守护。中央嵌一块玻璃板,镌刻有“1914-1918、1939-1945”及“Lest We Forget”字样,玻璃后的火焰在风中跳动,被当地人称为“活的心脏”。</p> <p class="ql-block"> 公园的角落里还有其他雕像,吸引游人驻足观看。</p> <p class="ql-block"> 梅林广场公园北侧入口隔着梅林街正对的,是都柏林最密集、最重要的国家建筑群,自东而西依次排开,几乎每一栋都带有“第一”或“唯一”的头衔,形成一条“乔治亚式国家走廊”。</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伦斯特府,是1745年为伦斯特公爵兴建的私邸,典型帕拉第奥立面。1922年起成为爱尔兰议会两院所在地,被视为爱尔兰共和国政治权力的原点。</p> <p class="ql-block"> 政府大厦,1906—1922年作为皇家理学院而建,石面采用波特兰石灰岩,钟楼高耸。现为总理府与财政、公共服务部办公地。</p> <p class="ql-block"> 爱尔兰国家美术馆,建于1854年,是一个专门收藏、保护和展出爱尔兰及欧洲艺术作品的殿堂,美术馆以丰富的馆藏和独特的建筑风格吸引着全球旅游者常年免费参观。门前立着“爱尔兰铁路之父”威廉·达更雕像。</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蜻蜓点水式游完都柏林市区,大巴车载着我们驶向距都柏林以南大约二十多公里的威克洛郡,直奔全球十佳园林中名列第三的宝尔势格庄园。</p> <p class="ql-block"> 藏在威克洛山脉褶皱里的宝尔势格庄园是爱尔兰最为著名、最漂亮的庄园之一,被《孤独星球》评为世界十大豪宅之一。</p> <p class="ql-block"> 到了宝尔势格庄园停车场,还没进庄园,外面的环境已经惊艳到我们。如此开阔的大草坪,是天然的还是人工培植的?</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庄园外面有一个高尔夫球场,是这片草地成就了这个高尔夫球场,还是高尔夫球场成就了这片草地?</p> <p class="ql-block"> 宝尔势格庄园始建于18世纪20年代,整体占地面积大约为14000英亩,核心花园区域为47英亩,由100个工人耗时12年建成。</p><p class="ql-block"> 庄园群山环抱,地势高低起伏,融合意式、日式建筑风格与壮丽自然景观,成为爱尔兰最负盛名的贵族庄园之一。</p> <p class="ql-block"> 园艺设计深受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格影响,拥有对称布局的意大利式花园、梯田式草坪、精致雕塑和装饰性水池。园区分为多个主题区域,包括围墙花园、喷水池、日式花园和胡椒塔等,各具特色。</p> <p class="ql-block"> 主轴线以喷水池为中心,池畔点缀着意大利飞马雕塑,背景是绵延的威克洛山脉,构成如油画般的全景式画面。</p> <p class="ql-block"> 到了19世纪,庄园以其开阔怡人的风景,精心设计的意大利雕塑,错落有致的园林、花园,还有工艺精湛、别致美观的欧式雕花鎏金铁围栏、铁门和喷水池而闻名于世。</p><p class="ql-block"> 举目远望,可见连绵起伏的威克洛群山。眼前是大片的草坪、树林、花圃、喷泉、雕塑,好一处让人流连忘返的自然风光,好一处让人迷恋的世外桃源!</p> <p class="ql-block"> 步入庄园,昔日的三层帕拉第奥风格的庄园别墅已被购物店、咖啡店和花店等占用。</p> <p class="ql-block"> 站在别墅前的大平台远眺,感觉与俄罗斯圣彼得堡夏宫前面的设计、布局有那么一点点相似。</p><p class="ql-block"> 宽大的平台及台阶两边都有精美的雕塑,这些雕塑是善于收藏的第六代和第七代庄园主人游历欧洲大陆时寻觅得到的,他们用从世界各地淘来的宝贝装饰自己的庄园,并代代相传。</p><p class="ql-block"> 一条中轴线从高到低向前延伸着,把人的视线拉到底。但规模与壮观程度远不如俄罗斯的夏宫,毕竟一个是皇宫,一个是庄园,一个是皇帝,一个是勋爵。不过,这里凭借优越的地貌地势和一些配套设施,现今已成为爱尔兰十大旅游景点之一,成为来爱尔兰旅游必打卡之地。</p> <p class="ql-block"> 意大利式花园最靠近宅邸别墅,一条宽20米的花岗岩台阶分三段下降,每段台阶两侧是斜坡草坪,用黄杨镶边,剪得滚圆,植被葱茏,绿草如茵。</p><p class="ql-block"> 走到最底,是一口圆形喷水池,中央这座长满青苔的雕塑喷着水柱,高度达6米多,水声盖过人语,是整条轴线的“句号”。</p> <p class="ql-block"> 意大利式的花园是庄园的核心景观,也是最惊艳的部分。经过精心打理的巨大花园,值得仔细观赏。</p> <p class="ql-block"> 临近喷水池,可见20米宽的罗马花岗岩台阶与飞马雕塑相映成趣,池中水柱与水草共舞。</p> <p class="ql-block"> 从喷水池对面看别墅主楼角度最佳。可以看到整个花园顺着斜坡呈现出梯田式分布。</p> <p class="ql-block"> 过了喷水池,就要分左右两边继续参观庄园,我们先选择走左边。</p> <p class="ql-block"> 自然天成的古老大树比比皆是。似乎告诉我们这些匆匆过客,它们才是这里真正的“主人”,已经见证了庄园几百年的时代变迁和人间悲喜剧,而且还将继续见证下去。</p> <p class="ql-block"> 漫步庄园,来到日式花园。先过朱红小桥,桥下流水自山坡引来,水边植杜鹃、槭树。再往里是手工竹篱、石灯笼、枯山水,面积不大,但曲径回环,一步一弯。樱花树、凉亭与石灯点缀出东方雅韵。</p> <p class="ql-block"> 日式花园外缘,有一个宠物墓地。这是我在爱尔兰乃至其他国家见过的最为正规的宠物墓地。几排低矮石碑,上面刻着“Rover 1892–1905”“Bran 1908–1922”等名字,都是庄园主人养过的猎犬、猎鹰,甚至一匹小马也埋在这里。石碑最高的不过膝,却都朝南,向着甜面包山。宠物墓地表达了爱尔兰人对生命的尊重,哪怕是一只犬、一只猫甚至是一只鸟。</p> <p class="ql-block"> 继续往前,地势突然低下去,一条碎石子路将我们引到“胡椒罐”塔楼。塔高15米,白墙灰帽,形状像餐桌上的胡椒罐,因而得名。塔下砌有炮台,当年用于防御,如今供游人登高远望。登上胡椒罐塔楼,可远眺威克洛群山与庄园湖泊,宛如印象派油画。</p> <p class="ql-block"> 回到庄园主楼,西侧有一个颇具规模的围墙花园。</p> <p class="ql-block">花园内中心水池与雕塑。</p> <p class="ql-block"> 花园里还有许多意大利风格的雕像,值得逐一仔细品味。</p><p class="ql-block"> 拉奥孔是希腊神话中特洛伊祭司。特洛伊战争中,奥德赛率众英雄藏入木马肚里,特洛伊人想把木马拖进城。拉奥孔便警告特洛伊人不要把这匹木马拉进城内,以免中计。这触怒了雅典娜和众神要毁灭特洛伊城的意志。 雅典娜便派遣两条巨蛇,把拉奥孔父子三人缠死(荷马史诗《 伊利亚特》)。真是应了那句古语:天机不可泄露啊!</p> <p class="ql-block"> 围墙花园是宝尔势格庄园最古老的区域之一,拥有多个装饰性雕塑。这座美人鱼喷泉雕塑,是庄园众多精美雕塑之一,具有典型的欧式园林艺术风格,是游人参观时的一个视觉亮点。</p> <p class="ql-block"> 庄园里还有一个被围墙和铁门围起来的园中园。据说是为纪念庄园七世子爵夫人茱莉娅而建。园中种植许多爱尔兰的特色植物和花卉。</p> <p class="ql-block"> 宝尔势格庄园没有皇宫的金碧辉煌,却用一条笔直的视线把山、水、雕塑、花园串成一体:人在台阶上,山在远处,水在近处,雕像在中间,像一幅慢慢展开的长卷,让人感到“整齐”带来的舒服。这就是它最朴实、也最耐看的特色!</p> <p class="ql-block"> 爱尔兰都柏林之旅,四处景观,一日尽览:城区街景、广场建筑、公园雕像、庄园诗意,层层递进,像阅读一部由人间到童话的长诗。</p><p class="ql-block"> 去往酒店的车上,我把相机收起,明白爱尔兰之美,不在镜头里,而在心里被悄悄拓宽的疆域!</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未完…</p><p class="ql-block"> 敬请期待,《走进英国 之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