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十一月伊始,【同学情凤阳行】的第二天,我们一行人就与秋阳秋风秋叶秋花秋意撞个满怀!今天的“重头戏”是去探访在凤阳大庙的“上外五七干校”旧址,我们七个语种(英日阿德法西俄)的同学代表怀着激动又惴惴不安的心情从安徽建功新时代大酒店租旅游大巴车一路南下。</p> <p class="ql-block">人说,若将岁月开成花,人生何时不芳华?伤春悲秋的农教授有感而发:“许多梦,总是峰回路转;许多事,早已镌刻于心然;许多人,已是满脸沧桑。倘若不曾有过惊奇的过去,又怎会有如今的魂牵梦萦般的绚烂呢?” 是呀,五十三年前,我们不经意地相逢在上外凤阳五七干校的拐角处,开启了独属于我们的“七语”人生。</p><p class="ql-block">我们在龙兴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曾在那里出家当和尚的地方)、明中都皇故城城楼和城墙、大明皇陵那里都作了短暂停留。午餐又在“洪武宴”餐馆,此处请您看清楚了不是“鸿门宴”,我们美美地吃了一顿凤阳传承文化菜大餐。这家餐馆的名字取之于大明皇朝开国皇帝年号洪武,听听就霸气侧漏!(以上这些参访细节绝对需要另辟篇章详叙,写到此就允我吊吊众人胃口,“请听下回分解”)。但是,所有这些文化盛宴以及舌尖上的凤阳大餐都没能阻挡我们继续向前向前向前!</p> <p class="ql-block">感谢马秘夫人栾丽英上传的短视频,让我回想起,这奔赴五七干校旧址的一路上的所见所闻。随着车窗外,大路两旁的参差不齐的树枝迅速向后掠过,远处的凤阳山脉和大片的黄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喜看稻菽千层浪”,又看炊烟袅袅的景象让这大巴车上的人都淡定不下来啊,连司机大哥也被我们亢奋的状态所感染。平时有午睡小憩习惯的老同学们个个精神抖擞,紧盯着窗外的变化,指指点点,辨认着似曾相识的场景。</p><p class="ql-block">我们为什么至今对眼前这块并不富饶,甚至是贫瘠的土地情有独钟?记得俄语孟庆和同学在《SISU文脉 | 凤阳山下的外语培训班 ——纪念上外干校外语培训班创办50周年》的大作里为我们曾经的岁月做了一个划时代的小结,也说出了我们这代人的心声。我们在凤阳(1972-1976)这长达四年之久的奋斗史,确实给我们每个人都留下了人生中最珍贵的记忆。就连凤阳洪武宴菜馆的总经理也感性地对我们说:“感谢你们,你们把青春最美好的时光留给了我们凤阳”。</p> <p class="ql-block">故地重游,人人心中不免有点小激动,车厢里前后左右都听得见叽叽喳喳的交谈和调侃声,一派祥和的气象。很快来到大庙地界,当年的大庙就那么一条街,我估计大部分同学应该都去逛过,特别是赶大集的时候。我们很多女生会记得买炒花生或者油馓子,买芝麻糖或高粱饴吃。</p><p class="ql-block">突然“乐极生悲”了,刹车一声响,把大家拉回到现实。司机大哥跳下车,我们也不知所以然。朝前一看,一根标杆把旅游大巴拦住了。原来此地限高3.2米,大巴连车顶的空调算在内绝对超过3.4米。如果绕道,还得原路返回,还得多开30公里的路程,如此,除了折腾,到天黑也到不了目的地。</p> <p class="ql-block">难道我们这群“身经百战”的凤阳干校人会被这只“拦路虎”吓倒吗?只见马秘跳下车,先与司机上下查看是否有不走回头路的可能。“我完全了解大哥大姐们的心情,我也不想开车返回,大家一定会想出办法”,司机说。</p><p class="ql-block">俗话说,功夫不负有心人,马秘在路边石墩“上窜下跳”的,发现这根标杆左侧比右侧高了一点,于是三方默契配合:司机将车头向左前方小心翼翼地驱动;杨头领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架式,在车头前方拦住所有由南向北的车辆;马秘则在大巴后方,认真谨慎地“平息”着后面紧跟的大小车主的“路怒”。当然还少不了咱小英班的“工会主席”郑传庆同学客串“辅警”角色。</p> <p class="ql-block">就这样,在大家上下一致,“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互动下,胆大心细的司机大哥终于把大巴开出了“高危地带”,紧接着一阵欢呼声和掌声不约而同地从车厢的各个角落响起,好险啊!差一点,我们的干校之行就半途而废啦。</p><p class="ql-block">写到这里,马秘夫人栾老师补充了一个小细节,说是她把这“三剑客”的“光辉形象”抓拍下来了。当时马秘和郑老是站在马路两侧窄窄的护栏上“指点江山”的,后来才知道,“他们站立的护桥栏下方竟然是一条河流呢,现在回想起来,这些抓拍的照片还是挺珍贵的,凤阳干校那段青春无悔的岁月锤炼了他们,这种处事不惊和高效处置问题的能力……”让我们深受感动和敬佩。</p> <p class="ql-block">幸好幸好,幸好我们拥有淡定从容的“三剑客”,他们急中生智,又临危不乱的应变能力化解了一场“危机”。我们是何其幸运,这一切刚好发生在这个地点。这一小插曲让我相信,在凤阳,只要遇见了我们这群人,就一定会有“迎刃而解”的好事发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