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鸡毛换糖路•重温艰辛创业情”大型活动启程

生活艺术胡姐

<p class="ql-block">11月6日,义乌市“重走鸡毛换糖路•重温艰辛创业情”企业家精神弘扬主题活动启动仪式在横塘公园温情启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活动旨在通过重走鸡毛换糖路、老中青三代企业家对话,传承奋斗精神,激发创业活力。</p><p class="ql-block">启动仪式上,义乌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工商联党组书记龚春强主持活动,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义商研究中心主任斯基根等50余位新老企业家代表齐聚,共同回望从“鸡毛换糖”到“买卖全球”的奋斗历程。斯基根提及四十年前义乌农民肩挑糖担、手摇拨浪鼓走南闯北的往事,翁荣弟作为老一辈创业者感慨“鸡毛换糖”精神是义商传家宝,新生代企业家代表张康则表态将传承“四千精神”、实干创新——这些话语里,藏着义乌民营经济的根与魂。</p><p class="ql-block">廿三里拨浪鼓公益协会的志愿者和5位老一辈鸡毛换糖践行者一起也积极加入其中,以热忱服务为这场传承之旅增添了一抹温暖亮色。</p> <p class="ql-block">第一站兰溪</p><p class="ql-block">“鸡毛换糖”的吆喝仿佛还在巷弄回荡。当年货郎们肩挑的担子,一头挑着生计,一头挑着韧劲,走街串巷踏出了义乌商业的雏形。如今,这担子换了新模样——担起的是新征程的开拓,是老手艺里的创新,是前辈们“一分钱掰开花”的精明与“走千山万水”的拼劲,在新时代里续写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第二站龙游</p><p class="ql-block">青石板路上仿佛还留着货郎担的辙痕。当年“鸡毛换糖”的拨浪鼓声穿越时空,在这里与新时代的脚步声重合。货郎们曾走村串户收集鸡毛,如今这股“敢闯敢试”的劲头,化作了龙游大地上的新活力——从传统手艺的创新传承到新兴产业的落地生根,都是这股精神的延续。</p><p class="ql-block">在兰溪义乌会馆、龙游县义乌商会,还郑重举行了货郎担赠送交接,象征着义商精神的铭记和传递。</p> <p class="ql-block">第三站</p><p class="ql-block">走进谢高华故居,仿佛踏入一段波澜壮阔的改革记忆。</p><p class="ql-block">不大的院落里,青瓦白墙透着朴素,屋内陈列的旧物——磨得发亮的搪瓷杯、泛黄的工作笔记、当年与群众交流的老照片,无声地诉说着这位“义乌小商品市场催生者”的一生。</p><p class="ql-block">听着讲解员讲述他推动“四个允许”的魄力,和建设乌溪江引水工程时“抢晴天、战雨天”的实干,能深刻感受到他一心为民的情怀和担当。</p><p class="ql-block">参观谢高华故居,是一场与改革精神的对话,更是一次汲取前行力量的精神洗礼。走进谢高华故居,仿佛踏入一段波澜壮阔的改革记忆。</p> <p class="ql-block">此次活动中,廿三里拨浪鼓公益协会的参与,不仅是对活动的贴心保障,更是对“鸡毛换糖”精神的另一种践行:用公益服务连接社群,用实际行动传承本土文化。</p><p class="ql-block">正如“鸡毛换糖”里藏着的诚信、坚韧与创新,志愿者们的付出也让这份精神在新时代有了更鲜活的注脚,助力这场精神传承之旅从历史记忆走向更广泛的实践传承,为义乌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凝聚起多元力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