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木心先生曾说过:“地图是平的,历史是长的,艺术是尖的。”意思是说,只有那些站在艺术尖顶上的人,才能被大众记住。艺术其实是一种非常残酷的职业,如果你的作品不能给人强烈的审美陌生感,那就不会有那种让人过目不忘的辨识度。而刘冠玉就是这样的人,很多人绞尽脑汁都达不到的效果,他吹着口哨,又蹦又跳地就完成了。</p> <p class="ql-block">刘冠玉的作品像他的名字一样,带着碧绿的灵气和光泽。他的剪纸作品让我看到了一个毫无障碍的青葱少年,正神采飞扬地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中。才华这东西真是说不清楚。看他的作品,我常常觉得他一步就迈进了自然,不是在作品中创造性的粉饰和想象自然,而是他本身就是完全自然的存在。他的作品丝毫看不出苦思冥想的痕迹,仿佛信手拈来,生动而有趣。</p> <p class="ql-block">刘冠玉的作品遵循剪纸规律,但又不失灵性。他的剪纸语言就像一个顽皮的孩子在纸上所做的成长语录。在他的画面中,自然万物是有语言和感知的生命,它们可以和刘冠玉对话,像一群鸟儿围着他喳喳鸣叫。于是,他伸展四肢和灵魂,忘情的向东走,向西走,向任何方向走……或者,只有在这里,刘冠玉才能寻找到彻底的闲适与松弛,于是,那些充满灵性的画面和感人的生命便飘然而至。</p> <p class="ql-block">他的系列作品《母亲的故事》是一首童心外溢的长篇叙事诗。画面以儿童般的遐想完成结构上的组织与意境上的纯真,是他对生命中和母亲一起的那些短暂美好时光的无限追忆。他把母亲琐碎生活片段的每一个瞬间都紧紧抓住又细细的咀嚼,并用大量充满生活质感的情境与细节贴心贴肺的倾诉给我们看,让我们感动于生活的庸常、平凡和他内心灼灼的温情。画面里的人物形象像极了动画片里那些憨头憨脑的小蚂蚁,歪着头,扭着屁股,穿着宽大的高掉裤,小眼睛里满是聪慧机灵的光芒。</p> <p class="ql-block">我惊奇地发现,那些小房子都睁着大大的眼睛等他,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庄稼和禾苗张着臂膀大声呼吸……其实,所有的形象都源于他用剪刀在纸上破开了一个洞,于是那些灵巧的生命便像放电影般一幕一幕的从暗哑的纸里蹦了出来,他们天然和谐的生长在一起,看着熨帖而自然,仿佛他们原本就这个样子。他的作品让我想起了一种遥远又遥远的生活,就像顾城的一首诗:“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或者,刘冠玉就是离云很近的那个孩子。</p> <p class="ql-block">注:来自网上,不知作者。遇见好的剪纸,遇到好的赏析文字,分享给大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