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h1>津巴布韦是非洲东南部内陆国。东邻莫桑比克,南接南非,西和西北与博茨瓦纳、赞比亚毗邻。公元1100年前后开始形成中央集权国家。13世纪,卡伦加人建立莫诺莫塔帕王国,15世纪初王国达到鼎盛时期。1890年沦为英国南非公司殖民地,1895年被命名为<b>南罗得西亚</b>。1923年英国政府接管该地,给予“自治领”地位。1953年,英国将南罗得西亚、北罗得西亚(今赞比亚)和尼亚萨兰(今马拉维)合组为“中非联邦”。1963年底“联邦”解体。1964年,南罗得西亚白人右翼势力组成以伊恩·史密斯为首的政府,并于1965年11月宣布独立。20世纪60年代,津巴布韦非洲人民联盟(简称人盟)和津巴布韦非洲民族联盟(简称民盟)先后成立,进行反对白人种族主义统治的武装斗争。1979年,津巴布韦各派在英国主持下召开伦敦制宪会议。1980年2月底举行议会选举,穆加贝领导的民盟获胜。同年4月18日独立,定国名为津巴布韦共和国。</h1> 1932-1936版 <h1>1888年英属南非的钻石投机家, 谢西尔. 罗德斯取得当地的釆矿权, 建立南非公司。1895年命名为南罗得西亚,1923年后由英国政府直接管辖。当地流通英国制币和南非制币。1932年,南罗德西亚货币委员会开始发行当地制币, 英属南罗德西亚(SOUTHERN RHODESIA) 硬币。币制与英国本土相同,1/2便士和1便士中心有一孔的铜镍合金币。3、 6便士1、2先令以及1/2克朗正面有英王头像的银币。</h1> 1937版 1938-1947版 1948-1952版 1953-1954版 1955版 <h1>1953年, 南北罗德西亚和尼亚萨兰组成联邦, 该联邦建立了中非货币委员会,1955年发行罗德西亚及尼亚萨兰联邦(RHODESIA AND NYASALAND)1/2、1便士铜币,3、6便士,1、 2先令和1/2克朗铜镍合金币。1956年改由罗德西亚和尼亚萨兰银行发行。</h1> 1964版 <h1>1963年,罗德西亚尼亚萨兰联邦解散,各地形成罗德西亚共和国(南罗德西亚);赞比亚(北罗德西亚)共和国;马拉维(尼亚萨兰)共和国。罗得西亚共和国取消小额的1/2、 1便士, 1964年釆用双重面额体系,即先令-便士体系和元-分体糸,100分=10先令=1元。发行了3、 6便士,1、2、2.5先令铜镍合金币;较独特的是为方便使用,6便士成为5分,2先令6便士成为25分。</h1><p class="ql-block"><br></p> 1970版 <h1>1965年,南罗得西亚土生白人总理, 伊安. 史密斯宣布该国脱离英国管辖,1970年成立共和国。并未得到黑人支持,国际上也未承认,但英国并没实际使用武力来恢复控制权。货币彻底釆用十进制,发行了1/2、1分铜币, 2-1/2、 5、10、20、25分铜镍合金币。</h1> 1980版 <h1>1980年举行民主选举,罗伯特. 穆加贝贏得选举, 国家政权转移到黑人手中。正式定国名为津巴布韦。新的硬币釆用津巴布韦的国宝, 出自于 公元14世纪至15世纪马卡兰人所崇拜的神鸟, 一只石雕的津巴布韦鸟伏踞在战鼓上作为主要图案,发行了津巴布韦共和国(ZIMBABWE)1、5、 10、 20、50分和1元铜镍合金币和2元铜币及5元双色币。正面为津巴布韦石雕鸟,上铭ZIMBABWE(津巴布韦)。</h1> 2014版 <h1>2009年,津巴布韦经济发生恶性通货膨胀,发行过面值100万亿一张的津元。为挽救本国经济,央行不得已废除本国货币津元,改用美元,同时允许英镑、南非兰特、博茨瓦纳普拉等外国货币在津巴布韦自由流通。但是,津巴布韦在引入美元的同时并未引入美分硬币,这一方面导致津巴布韦的商品最低一美元起步,使津巴布韦物价高于周边国家,另一方面又给找零带来了很多困难。</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津巴布韦央行2014年12月18日发行了价值1000万美元的本国债券硬币,以缓解缺乏零钱找兑的窘状。这个从2009年开始就废除了自己的货币、改用美元的国家终于开始有了自己的硬币。这套在南非制造的硬币面值分别为1分、5分、10分、 25分和50分,价值与同面值美分相同。2016年发行1元硬币。网上见到2018年发行的2元硬币,没有下载到清晰的图片。</h1><p class="ql-block"><br></p>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