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贵州省的安顺,这里不仅有举世闻名的黄果树瀑布,还藏匿着一处让人惊艳的人间秘境——龙宫。龙宫景区不仅是龙王传说里的神秘住所,还是一片将自然风光、文化底蕴与民俗风情完美融合在一起的人间仙境。龙宫,宛如贵州旅游的璀璨明珠,让人心驰神往。</p> <p class="ql-block">我是百度安顺旅游才知道安顺有个五A景区龙宫的,我和妻子游完织金洞后,便当天坐火车来到了安顺。初到安顺,我便被这座城市的宁静与和谐所吸引。街道两旁绿树成荫,繁花似锦,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花园之中。这里的空气格外清新,每一次呼吸都仿佛能洗净心灵的尘埃。安顺市区并不大,但布局合理,交通便捷,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与舒适。</p> <p class="ql-block">我走在安顺的街头巷尾,总能看到一些背着篼的人,他们或蹲或坐,有的甚至靠着筐子半躺着,从而形成独特的贵州“背篼文化”。除了背篼,我还看到了一些挑担子的人。他们担子里装的多是一些废品类的东西。看到这些场景,我觉得安顺的人民生活真是充满了烟火气息。</p> <p class="ql-block">贵州的地形多山,没有平原,这可能是背篼文化从古保留至今的一个重要原因。安顺有句老话:“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形象地描述了贵州的气候多雨、山路陡峭、经济相对落后的特点。在去龙宫景区的公交车上,我看到车上有一位中年妇女,背着背篼,怀里还抱着一只大公鸡,妻子好奇地询问道:“大姐,您抱着鸡坐公交去干什么去呀?”她平和地回答说:“到前面大集上去卖鸡,挣点钱回来再购买一些日常生活用品。”我听后心里感觉安顺地区虽然山清水秀,民风纯朴,但这里人民的生活水平却实在让人不敢恭维,此情此景也是中国广大贫穷农村地区生活的真实写照。</p> <p class="ql-block">公交车一个多小后到达景区游客中心,我们购票过安检,走进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片郁郁葱葱的山林,山路蜿蜒曲折,如同一条古老的龙脉,引领着游客深入腹地。我们沿着山路前行,沿途的景致如画卷般展开,让人目不暇接。</p> <p class="ql-block">景区湖水碧波荡漾,清澈见底。湖畔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景色宜人。我们沿着湖边小道漫步,欣赏着湖光山色,感受着大自然的恩赐。</p> <p class="ql-block">我们沿明湖岸边行走,依次经过九子广场、香渡洲、卧龙桥等景点,前行400多米,到达龙宫正门,一面“寿”字壁让人大开眼界,有许多人拿着祈愿条,掛在栏杆上祈福。妻子在此给我拍照留念,祝福我健康长寿。</p> <p class="ql-block">“寿”字壁的寿字出自宋代理学大师朱熹之手,相传朱熹曾坐在壁前听瀑布涛声似雷声,如同潮水奔涌而来,便有了“雷音潮寿”说法,岩壁整体血肉被掏空,留下根根脊梁悬立在头脚之间,又好似在提醒众人,这就是龙宫的“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如果说龙宫是时光雕琢的产物,那龙门飞瀑便是其中最具气势的一员。流水在重力的强大牵引下,从洞穴深处呼啸奔涌而出,化身磅礴瀑布,裹挟着山间清风,如洁白的练带从高空悬空坠落。水流与岩石激烈碰撞,瞬间碎成无数飞溅的水珠,磅礴的轰鸣声向着四方传开,震人心魄,这便是国内最大的洞中岩溶瀑布——龙门飞瀑。瀑布左侧,飞瀑观景栈道蜿蜒而上。沿着刻有“天下奇观”的石壁拾级而上,便能更近距离地感受瀑布的汹涌气势与溶洞的宏大壮观。</p> <p class="ql-block">我走下观景平台,跨越由两条巨龙造型组成的桥,走向桥左边的观光电梯,桥下是瀑布汇聚而成的河流,河水清清,泛着浪花,蜿蜒流淌。</p> <p class="ql-block">龙宫观光电梯依悬崖而建,曳引式电梯是龙门飞瀑通往天池的垂直交通工具,垂直高差90米,运行高度80米 ,运载量为13人/次。</p> <p class="ql-block">我和妻子乘坐电梯,到达山顶,便来到了石趣园,又称龙宫小石林。它位于龙宫暗河上方,里面有各种地面岩溶形态堆砌成的石头,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石趣园内还有一片竹林,竹林之景,清幽雅致,翠绿欲滴。竹叶轻摇,沙沙作响,宛如天籁之音,令人心旷神怡。阳光透过竹叶,斑驳陆离,洒在林间小径上,更添几分诗意。我漫步在竹林,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尘世烦恼,尽皆忘却。</p> <p class="ql-block">走出石趣园,又沿着蜿蜒的山路前行,来到了龙宫。这里供奉的是龙王的第五子叫饕餮,喜欢美食,据说龙宫就是它的行宫。从这拾级而下,转个弯道,就到了天池。</p> <p class="ql-block">天池的水从上往下倾泻,翻滚奔腾,掀起无数白色的水花,落入山涧,发出振聋发聩的隆隆声,气势无比壮观。我站在观景平台上,被眼前的美景震撼了。天池是一个水深30多米的深潭,呈椭圆形,四周悬崖陡峭,犹如刀削。天池的水一年四季水色澄碧,较浅处清澈见底。池四周古木林立,遮天蔽日。天池是龙宫地下河的转折端,因河道加宽、地下河水不断溶蚀岩体,最终导致溶洞顶板塌陷形成天池。</p> <p class="ql-block">天池的一侧就是登船的地方,我们在这里排队很快便坐上了船,每艘船上面可以坐10个游客。这里的码头比较特殊,每个码头都有凹进去的船头的位置,等船靠岸时,船头伸进此处就不会来回晃荡了,游客就能很轻松地登船。我们登上了船,穿上救生衣,游船便驶进了龙宫,开始湖面宽阔,湖水黄绿色,由于游船来来往,湖面激起波波涟漪。</p> <p class="ql-block">游船很快就驶进了一进龙宫,这有一个狭窄的过道,只容一艘船行进,返航的船需要在旁边等待。等船过完之后才能行驶过去。一进龙宫全长840米,分为九个洞厅,第一个洞厅叫群龙迎宾厅,从洞顶垂下的钟乳石就是龙头,他们好像在迎接进洞的客人,左边第二厅是浮雕壁画厅,这里看到神龙戏水,狮子舞绣球等等,前方还有一棵大榕树,生机勃勃。</p> <p class="ql-block">第三厅五龙护宝厅,右侧的石钟乳好像五条巨龙,在守护着洞顶的一大一小的镇洞之宝在山洞里。从洞顶往下生长的叫石钟乳,从下往上生长的叫石笋,它们连在一起就形成了石柱。前方进入第四厅水晶宫水深26米,洞高四十多米,是水上音乐厅,这里有脚踩风火轮的哪吒,群猴捞月。第五厅是高峡幽谷宫,这里还有老龙王葡萄园,80年开花,80年结果。这里生长的一种特殊的蕨类植物,没有阳光,他们倒垂在洞顶,长得郁郁葱葱,打破了植物生长靠太阳的规律。</p> <p class="ql-block">当地人常说,这地下河是龙王的居所,每逢干旱,百姓便来此祈雨。虽无科学依据,但这些口耳相传的故事,为龙宫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走在洞中,看到某处岩石形似龙首,某段水流如鳞片闪烁,便不由得相信:或许真有某种古老的生命,藏匿于这幽深之处,默默守护着这片土地的秘密。我们一进龙宫下船之后,沿着铁板搭成的铁桥继续往前走。</p> <p class="ql-block">来到二进龙宫处,我看到水从上倾泻而下,翻滚飞腾,溅起了无数水花。二进龙宫全长400米,共分为四个大厅。洞内景观粗旷,钟乳怪诞,如刀劈似斧削,潭深水幽,曲折神密,水幕电影光怪陆离,船行其中恍如“时光隧道”,妙趣横生。</p> <p class="ql-block">在龙宫,白天与黑夜失去了意义。没有阳光的指引,人们只能依靠灯光和感觉判断方向。手表上的数字变得无关紧要,取而代之的是心跳与呼吸的节奏。有人形容这段旅程像一场冥想,外界的纷扰被彻底隔绝,只剩下自己与这片亘古存在的对话。当船缓缓驶出洞口,重见天光的一瞬,竟有种重返人间的恍惚感。</p> <p class="ql-block">我们走出龙宫,在药谷开始沿着古道向山上攀爬,中途路过龙腾堡和九九屯。九九屯为龙宫景区步道最高点,为古时龙宫通往镇宁的古道第九站,同时“九”取意为天地之大数,游客至此,可驻足留连、登高望远、鸣钟祈福。</p> <p class="ql-block">沿台阶拾级而上,不远处我们来到了观音洞。当我踏进龙宫观音洞的一刹那,尘世的喧嚣便被喀斯特地貌的沉默吞噬,唯有湿润的风裹着石缝里的潮气,引着脚步向观音洞深处走去。</p> <p class="ql-block">洞中的钟乳石是时光凝结的模样,有的如垂落的银帘,水珠从尖端坠下,“嘀嗒”一声便漾开满洞的静;有的似打坐的老者,披着乳白的苔衣,在昏暗里守着不知多少个春秋。这些并非冰冷的岩石,倒像被注入了禅意,每一道纹路都藏着低语,与暗处摇曳的烛火相映,将“禅窟”二字刻进人心。</p> <p class="ql-block">循着微光前行,佛堂的轮廓渐次清晰。韦驮殿里,护法神像立得端正,铠甲上似还凝着护持的庄严;弥勒殿的笑佛敞着衣襟,眉眼间的豁达竟让洞中的风都柔和了几分;观音殿的白衣塑像静立莲台,指尖似有甘露欲坠,连周遭的钟乳石都仿佛染上了慈悲的光晕。最难忘达摩祖师歇脚处,一方石凳朴素无华,却似仍留着祖师参禅的余温,让人忍不住放轻呼吸,怕惊扰了跨越千年的禅思。再到地藏殿的沉肃、大雄宝殿的肃穆,一殿一景,一佛一韵,都在喀斯特溶洞的环抱里,酿成了独特的禅意。</p> <p class="ql-block">走出观音洞,我们乘观光车,来到璇塘景区。山不转水转的龙宫漩塘是典型的喀斯特漏斗地貌,由于它特殊的地形地貌,形成了“山不转水转”和“一水分两边”的龙宫奇景。</p> <p class="ql-block">但龙宫的魅力可不止于此,这里还有一种名叫“龙字田”的奇特景观。这片占地约8万平方米的农田,可是世界上最大的植物汉字景观。春天,油菜花和蚕豆交织成一片金黄的“龙”字,秋天则换上黑糯米和水稻的斑斓衣裳。这种创意种植不仅展现了农民的聪明才智,还让“龙”字在四季中展现出不同的风采。</p> <p class="ql-block">站在龙字田里,仿佛能感受到一种与大自然的亲密连接。这里不仅是农作物的家园,更是苗族、布依族儿女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见证。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在黔山秀水间绣出了这个巨大的“龙”字,仿佛在向世界宣告贵州的独特魅力和自然之美。</p> <p class="ql-block">至此,我们的安顺龙宫之行接近尾声,当我离开安顺龙宫景区时,脑海中仍回荡着那片幽蓝的水域和变幻的光影。它不像瀑布那样奔放,也不似高山那般巍峨,却以一种内敛而深邃的方式,触动人心最柔软的部分。就像读完一本没有结局的小说,意犹未尽,总想回头再看一眼。</p> <p class="ql-block">这不仅仅是一次旅行,更像是一场关于时间、耐心与美的启蒙课。它提醒我们,在这个快节奏的世界之外,还存在着另一种存在方式——缓慢、恒久、不动声色,正如那滴落在石尖上的水,看似毫无力量,却能在千年之后,雕琢出令人屏息的奇迹。安顺龙宫,不只是地理坐标上的一个点,它是大地写给天空的情书,是黑暗孕育出的光明,是人类用眼睛丈量不到尽头的诗意栖居。</p><p class="ql-block">2025年11月安顺龙宫游记于北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