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都匀东山公园是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都匀市的一座标志性城市公园,坐落在剑江河畔,因位于城区东部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 它不仅是市民日常休闲、锻炼身体的好去处,更是游客领略都匀城市风貌、了解历史文化、登高望远的最佳地点之一。</p> <p class="ql-block"> 公园的主体是一座山,爬到山顶的观景台,可以360度无死角地俯瞰整个都匀市区。</p> <p class="ql-block"> 东山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山上古迹众多,包括奎星阁,鹤戏亭,碑林等。</p> <p class="ql-block"> 这里还是城市中心的“天然氧吧”。</p> <p class="ql-block"> 公园内树木葱郁,环境清幽,就像一个城市绿肺,是逃离喧嚣、亲近自然的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 东山最著名的是奎星阁(又名钟鼓楼)。</p> <p class="ql-block"> 它是都匀的标志性古建筑之一,承载着当地文运昌盛的美好寓意。</p> <p class="ql-block"> 奎星阁是都匀天际线上最高的古建筑。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曾于山顶建东城门。清嘉庆庚申年(1800年)都匀知府张问渠在山顶建奎星阁。。</p> <p class="ql-block"> 阁分三间,正中一间塑魁星神像,左右两间分置铜铸巨钟大鼓。每当清晨日出,自城中望去,山巅流光溢彩,楼阁若隐若现。仿佛琼楼仙阁,瑰丽无比。晨钟荡响,宏亮悠扬,漂越城区上空,声震数十里。</p> <p class="ql-block"> 阁旁石壁有周涛所题“山河一览”四字,四周有多方石刻。为清代人士陶廷杰、莫友芝等手书诗文。</p> <p class="ql-block"> 奎星阁1967年被毁,碑刻散失,古木也被砍伐,1987年市人民政府拨款重建。</p> <p class="ql-block"> 奎星阁四方井内,有9块明万历年间文人墨客讴歌东山的碑文石刻。</p> <p class="ql-block"> 站在山顶,登高望远,可以俯瞰全城。</p> <p class="ql-block"> 蜿蜒的剑江<span style="font-size:18px;">如一条玉带穿城而过,</span>鳞次栉比的楼房、远方的群山尽收眼底,文峰园与文峰塔隔江相望,与东山奎星阁形成呼应,城市脉络清晰可见。</p> <p class="ql-block"> 山顶上还有一个钟亭。</p> <p class="ql-block"> 铜钟尽管不是原物,但这口新铸的铜钟依然是一个重要的文化符号。它连接着都匀的过去与现在,让“东山晓日”的景色中,重新拥有了“钟声”这一听觉上的想象空间。</p> <p class="ql-block"> 钟亭前是“东山晓日”碑刻。这里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古代“都匀八景”之首——</span>“东山晓日”的观景地,也是东山公园最负盛名的景观,极具诗情画意和文化底蕴。“东山晓日”描绘的是一幅清晨在东山之巅,眺望旭日东升、霞光染遍全城的壮丽画卷。</p> <p class="ql-block"> 奎星阁下有仿建陶廷杰的笔迹的“文行忠信”碑刻。</p> <p class="ql-block"> 东山半山腰有鹤戏亭,有石级直通。鹤戏亭的前下方是三角花园。张翀字子仪,号鹤楼,为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进士。在任刑部主事期间,因上疏弹劾奸相严嵩营私乱政被下狱、廷仗,后被贬谪都匀“戍边”。</p> <p class="ql-block"> 张翀在都匀的时间长达九年之久,并设讲坛讲学,从学者甚众。嘉靖四十年,新皇帝登基,招<span style="font-size:18px;">张翀进京担任要职。</span>临走时为感谢当地百姓的理解和尊重,特在东山写下石刻。</p> <p class="ql-block"> 张翀的摩崖石刻:“仁智之情,动静之理,栖此盘石,饮此泉水”十六个大字,题款是大明嘉靖四十年鹤楼张翀书。摩崖石刻用草书书就,字势雄强,刚健峻洁,气韵深洒。</p> <p class="ql-block"> 东山,一座具有历史遗迹的登高之处,如果你来到都匀,不妨花上一两个小时,爬上东山之巅,感受一下这座城市的脉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