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7---大葆台:西汉广阳国历史文化展】

林钢

<div>网传大葆台遗址博物馆于2025年5月改建后重新开放,很想去看看,直到11月1日才得以成行。</div><div><br></div><div> 大葆台遗址博物馆,在北京市丰台区花乡郭公庄,是一座汉代历史文化专题博物馆,是1974年6月被发现,距今2000多年的西汉广阳顷王刘建及其王后墓葬,以遗址为基础,完整呈现中国首例“梓宫、便房、黄肠题凑”葬制 。该馆原址建于1983年,是新中国首座汉代遗址类博物馆,2025年完成改建后新馆建筑面积7600平方米,展陈面积2800平方米,遵循“整体保护”与“最小干预”设计原则 。</div><div><br></div><div>常设展览《勃碣都会 幽燕华章——西汉广阳国历史文化展》展出鎏金铜铺首、玉舞人等200余件文物,临时展览展示汉代贵族生活器物 。</div><div><br></div><div>长沙马王堆出土的重要标志是千年不朽的女尸;而大葆台出土的重大标志则是“黄肠题凑”。</div> 新建博物馆的正门。 博物馆外墙装饰有“黄肠题凑”元素。 <p class="ql-block">博物馆一层大厅,有特展《文景之治--帝陵深处的盛世图景》</p><p class="ql-block">(特展的照片在下一篇文章展示)。</p> 地下是常设展览《勃碣都会 幽燕华章--西汉广阳国历史文化展》。展览包括"北土汉邦""长乐未央""题凑礼藏"三个部分。 “勃碣都会”由“勃”(渤海)和“碣”(碣石山)构成,意为渤海与碣石山之间的繁华都会。这一概念出自《史记·货殖列传》,描述蓟城(今北京)为“勃、碣之间一都会也”,突显其地理位置优越、资源丰富(如鱼盐枣栗),是连接中原与北方边疆的枢纽。‌<br> 蓟城何在?答:勃碣之间一都会。 玉舞人。 <div>“黄肠题凑”是西汉帝王陵寝椁室,四周用柏木堆垒成的框形结构,“黄肠题凑”一名最初见于《汉书·霍光传》中。根据汉代的礼制,黄肠题凑与梓宫、便房、外藏椁、金缕玉衣等同属帝王陵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大葆台广阳顷王刘建与王后合葬墓规格最高、最宏大。<br></div><div><br></div>有关大葆台汉墓考古的报道中如下描述:<div><br></div><div>一根又一根90厘米×10厘米×10厘米的条木,整整齐齐地层层垒起,堆成了墓室的四壁。其中三面墙壁倒塌严重,唯有西面靠近西北角的一段保存最为完好,木条足有27层,堆成的木墙残高2.67米。直到今天,已经从考古所退休多年的考古队员蒋忠义对木条散发的香味记忆犹新:“人还没下去,松柏味儿就出来了,味道特别重。”<br><br>  仔细观察,可以发现每根条木都很光滑,平整划一,不少木材尚坚硬如新,有的表面还有一层黄色树脂油,各条木之间无榫卯固定,却堆垒得十分坚固。据考古推测,条木堆成的四壁木墙高3米,厚0.9米,总长42米,所用的条木总数14000多根,相当于122立方米木材,用材之多,简直不亚于一片森林,着实壮观。</div> 墓道中的车马坑。 车马坑中的殉葬品是原广阳王使用过的真实车马。 车马复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