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豁达之心,走从容之路

工长

<p class="ql-block">  品读这篇解读《道德经》(附后)的文章,仿佛在浮躁尘世中遇见一汪清泉,让我对“格局”与“人生”有了更为通透的认知。老子的智慧穿越千年,依然为我们指引着挣脱欲望、摆脱纠缠的人生之道。</p><p class="ql-block"> 不贪婪,是内心的清醒与自持。文中渔夫的故事令人警醒:从满足于小网捕鱼,到贪念滋生不断扩大渔网,最终因无法承载过度欲望而葬身大海。这恰印证了“祸莫大于不知足”的真理。生活中,我们何尝不是时常陷入这样的困境?羡慕他人的财富,追逐无尽的名利,却在贪婪的漩涡中迷失本心。其实,知足并非安于现状,而是懂得在欲望与底线之间划定边界,在拥有与失去之间保持平衡,这份清醒正是人生安稳的根基。</p><p class="ql-block"> 不纠缠,是处世的通透与智慧。道长坦然接纳误解,默默照料孩子,直至真相大白仍淡然处之,这份“为而不争”的境界令人敬佩。人生路上,难免遇到烂人烂事、无端非议,若事事计较、句句争辩,只会消耗心力、陷入内耗。正如“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所有矛盾与纷扰终将随时间流逝。学会放下纠缠,不是懦弱退让,而是格局使然——把精力留给值得的人和事,方能活出通透与自在。</p><p class="ql-block"> 眼界决定心境,格局成就人生。《道德经》的智慧告诉我们,真正的富足不在于拥有多少,而在于内心的安宁;真正的强大不在于争赢多少,而在于包容多少。在快节奏的当下,我们更需要修炼“知足不贪”的境界,涵养“不缠不辩”的智慧。</p><p class="ql-block"> 拓宽眼界,便不会困于眼前的得失;放大格局,便不会被琐事牵绊前行的脚步。愿我们都能践行老子的智慧,以知足之心面对欲望,以豁达之心化解纷扰,在人生路上行稳致远,收获内心的从容与安宁。</p> <p class="ql-block">附:《道德经》:眼界越宽,越不贪婪;格局越大,越不纠缠!</p><p class="ql-block">逍遥子 国学人生</p><p class="ql-block"> 2025年11月4日 06:02 浙江</p><p class="ql-block">撑大我们的格局,学会包容,不去争辩。</p><p class="ql-block">1</p><p class="ql-block">不贪婪,是为人的境界</p><p class="ql-block">《道德经·第四十六章》中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p><p class="ql-block">老子告诉我们:不懂得知足是一个人最大的祸患。</p><p class="ql-block">有的人生活稳定之后,羡慕别人的那种安逸;得到安逸的生活之后,却又想要奢侈的享受。</p><p class="ql-block">殊不知:贪婪是人生一大忌讳,不懂得知足,一昧的贪婪必然会给自己带来灾难。</p><p class="ql-block">曾听过这样一则故事,在海边,有一个渔夫为了贪图省事,编织的渔网只有一口锅那么大。</p><p class="ql-block">他与附近的渔夫每天出海打鱼,其他人都是满载而归,只有他两手空空。</p><p class="ql-block">有一个热心的邻居看到后,对他说:“你的渔网太小了,难怪打不到鱼,改天换个大些的渔网,就可以捕到鱼了”</p><p class="ql-block">渔夫听后,马上回家把渔网改大了几倍,果然,第二天出海满载而归。</p><p class="ql-block">第一次捕到这么多的鱼,渔夫非常高兴,心想:看来渔网越大,捕到的鱼越多。于是,他又把渔网改大了好几倍。</p><p class="ql-block">随后,他拿着新编织的巨大的渔网出海捕鱼。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渔网撒到大海。心想,今天一定可以捕到更多的鱼。</p><p class="ql-block">但到了收网的时候,他发现拉网很吃力。于是,便用更大的力气去拉。</p><p class="ql-block">结果发现自己根本拉不动这个大网,自己的渔船反而被渔网中的鱼拉着跑。</p><p class="ql-block">而渔夫又不想放弃自己网中的鱼,双手仍然紧紧抓着渔网,最后渔夫被自己的编织的大网拉到了海中,丧失了生命。</p><p class="ql-block">《道德经·第四十四章》中讲:“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p><p class="ql-block">过分的追逐名利和财富,必定会付出惨重的代价。只有懂得适可而止,才不会给自己带来灾祸,才可以得到长久的平安。</p><p class="ql-block">2</p><p class="ql-block">不纠缠,是处世的智慧</p><p class="ql-block">《道德经·第八十一章》中讲:“圣人之道,为而不争”。</p><p class="ql-block">人生很短,格局越大的人,越不会与烂人烂事纠缠。</p><p class="ql-block">有这样一则故事:在一个村子里,有一户人家的女儿还未出嫁就怀孕了,在这个传统思想根深蒂固的地方,这位少女免不了被全村的人指指点点。</p><p class="ql-block">而少女的家人也一直逼问她孩子的父亲是谁。迫于压力,少女撒谎说:孩子的父亲是附近山上道观中的道长。</p><p class="ql-block">于是家人带着出生不久的孩子来到道观见到了道长。道长听完事情的来龙去脉后说:“这样啊”,默默地接过孩子。</p><p class="ql-block">之后的每一天,道长都带着孩子在村里挨家挨户的讨牛奶。全村人都在背后对道长议论纷纷。</p><p class="ql-block">在道长的细心呵护下,孩子长得白白胖胖,而道长却日渐消瘦。</p><p class="ql-block">终于,少女受不了内心的煎熬,感到万分愧疚,对家人说出了实情。家人知道后,满怀愧疚的上山找到了道长。</p><p class="ql-block">道长听后,说了声:“这样啊”,便把孩子还给了这家人。</p><p class="ql-block">古诗云: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p><p class="ql-block">人活世上,烦恼的事有很多。与其与他人争辩的面红耳赤,不如一笑置之,问心无愧即可。</p><p class="ql-block">《道德经·第二十二章》中讲:“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p><p class="ql-block">在老子看来,不争辩、不纠缠不仅是心胸的豁达,也是一种处世的智慧。</p><p class="ql-block">《道德经·第二十三章》中讲:“飘风不终朝, 骤雨不终日。”</p><p class="ql-block">老子告诉我们:不管是生活中的诱惑,还是与他人之间的矛盾,随着时间的流逝,任何事情都是会过去的。</p><p class="ql-block">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在经历过去的一切之后,去拓宽我们的眼界,懂得知足。撑大我们的格局,学会包容,不去争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