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民间技能传承人古乐大师聂荣

吉祥如易

<p class="ql-block">  金秋十月,随州市老年大学请来了湖北省大师级民间技能传承人,古乐大师聂荣为学员讲了一节《编钟音乐文化》课,此堂课主题是《聆听千年编钟古乐,探寻礼乐之乡文明》。</p> <p class="ql-block">  聂荣,生于1962年,湖北随州人,现任随州市博物馆编钟古乐团艺术总监。其作品多次荣获省级,国家级等重大奖项,他以古乐器制作和表演闻名,曾经参与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等大型文化活动的音乐制作,2014年,被省组织部,人社厅批准认定为湖北省大师级民间技能传承人了,随州报2015年4月14日,以题为《记湖北省大师级民闻技能传承人,古乐大师聂荣》报道他的事迹。</p><p class="ql-block"> 他为艺术奉献大半个人生,先后为2008北京奥运会音乐制作三台石琴,两套石钟,两套双音磬,一套曾候乙编磬,为大导演张艺谋团队在河南省创作的《少林禅宗》制作石琴两台,石埙四个,曾候乙编磬一套,为珠海石博城制作彩绘编磬一套,彩绘特磬一件,……曾候乙编磬一套及各时代的编磬复制品一批。他制作的古乐器远销东南亚并被收藏。</p><p class="ql-block"> 他曾带队参加了迎2007香港回归前的大型编钟古乐音乐会,;黄帝故里大型祭典活动策划实施;古城之都洛阳《十万宫廷乐舞》策划指导;南京夫子庙,佛山祖庙,海南五公祠,武汉黄鹤楼,襄阳隆中等地的编钟古乐演出;西安钟鼓乐,上海民俗文化庙会等大型活动;培训了二十多支编钟古乐队,其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p><p class="ql-block"> 他将一生奉献给他忠爱的古乐及古乐器。 经过二十多年的研制,将失传千年的古乐器再现于世,将古代宫廷音乐文化展现于世,将中国古代乐器进一步挖掘。在保留原有风格的前提下,对其材质,性能,音质,音色和使用方法等进行挖掘改进,创新制作出多种类古乐器,为古为今用作出不朽贡献。</p> <p class="ql-block">  随州历史悠久,古称为“汉东之国”,以炎帝神农诞生地和曾候乙编钟出土地闻名,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为自己能生长在这块人杰地灵,历史悠久的风水宝地而自豪。</p> <p class="ql-block"> 这些古青铜乐器, 1978年出土于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共65件,总重量25oo多公斤。</p> <p class="ql-block">  编钟在中国古代文献和现代研究中被称为“歌钟”的编钟,此别称源于其能演奏出歌唱般的旋律,常用于宫廷礼仪和祭祀活动,是权力和等级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  其音色清脆明亮,音域跨五个半八度,敲一下余音绕梁,悠扬动听。采用“一钟双音”技术和十二半音体系改写了世界音乐史。《天坛志略》记载“每编钟一鸣,歌换一字”。</p> <p class="ql-block">  这是聂荣大师现场为学员们演奏,让学员们为生在古乐之乡的自己感到自豪和荣幸,激发了学员们更爱自己家乡的热情。</p> <p class="ql-block">  聂老师声情并茂地讲解古乐的各类知识。'</p> <p class="ql-block">  聂老师为学员演奏不同乐器。这些都是他精心研制的。不愧为大师,真是名副其实。</p> <p class="ql-block">  聂老师用自己制作的埙为大家吹奏《归来》,一首吹奏,将听者带进曲中的意境。</p> <p class="ql-block">聂老师为学员们讲解古代各乐器的结构,演奏,音色等知识,让我们大开眼界。更爱祖国的古代文明。</p> <p class="ql-block">  这是聂老师自己制作的瑟,弹奏者是曾径在博物馆工作过,随州古筝名师吕仙老师,现任老年大学古筝课任老师,其教学风格独具特色,教学严谨,追求完美,面对小白老学生,辅导耐心细致,百问百答,不厌其烦,手把手教。深受广大学员喜爱。</p> <p class="ql-block">吕仙老师的教学课堂略影。有这样的好老师教,我们没有理由学不会。</p> <p class="ql-block">  我们的大中华自古就是一个文明于世的国家,中国的古代音乐远超于西方国家。</p> <p class="ql-block">聂老师自制的瑟琴。</p> <p class="ql-block">  聂荣大师用自制的箫和古筝名师吕仙合奏一首《枉凝眉》,二位老师的瑟箫合奏,把我们带进电视剧《红楼梦》的画面,不仅有了欣赏艺术的美感,还为古代音乐铸就了文明的大中华感到骄傲自豪。简直就是一种艺术的享受,让人听了赏心悦目。不得不为二位高人点赞。</p> <p class="ql-block">  作者54年的马,终身愿望想做一匹千里马?只因人生背负超重,无力奋蹄远跃。最终一事无成,汗颜啊!</p> <p class="ql-block">编 辑:老年大学学员易成清</p><p class="ql-block">图片来源:课 堂 收 集,</p><p class="ql-block">时 间:2025年11月7日</p>